政法干警考試專業綜合知識例題講解
政法干警考試專業綜合知識例題(一)
B.構成故意傷害罪
C.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D.屬于意外事件
2.下列犯罪行為中,屬于不作為行為方式的是( )。
A.甲因高興將3歲兒子拋接但因失手致其死亡
B.乙分娩嬰兒后為掩蓋未婚先孕真相將嬰兒扔出窗外致嬰兒死亡
C.丙分娩女嬰后不愿撫養,遂以2萬元價格將其賣給他人
D.丁分娩嬰兒后將嬰兒棄置于火車站致其凍成重傷
3.間歇性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實施重危害社會行為的,( )。
A.應當負刑事責任
B.不負刑事責任
C.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D.待治療痊愈后再追究刑事責任
4.非法拘禁罪屬于( )。
A.繼續犯
B.牽連犯
C.結合犯
D.連續犯
5.在下列犯罪中,犯罪主體為特殊主體的是( )。
A.重大責任事故罪
B.交通肇事罪
C.放火罪
D.破壞交通工具罪
政法干警考試專業綜合知識例題答案
1.【答案】C。講解: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為人因疏忽大意沒有預見到或者已經預見到而輕信能夠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剝奪他人生命權的行為。本案例中,甲對乙的死亡不存有故意心態,不能構成故意殺人罪。
2.【答案】D。講解:不作為的危害行為,是指消極的行為,即行為人消極地不履行法律義務而危害社會的行為。從表現形式看,不作為是消極的行動;從違反法律規范的性質來看,不作為直接違反了某種命令性規范。選項A屬于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行為,選項B屬于作為的故意殺人行為,選項C的出賣行為也是作為行為。選項D中丁的行為屬于拒絕履行撫養義務,構成遺棄罪,屬于不作為。
3.【答案】B。講解:根據《刑法》第18條第l款,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據此本題應選B。
4.【答案】A。講解: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繼續犯的特征。繼續犯屬于實質的一罪,其最本質的特征為犯罪行為以及犯罪行為所引發的不法狀態同時處于持續過程之中。非法拘禁罪就是最典型的繼續犯,在非法拘禁罪中,非法拘禁的行為以及由非法拘禁行為所引發的被害人的人身自由被剝奪或者限制的不法狀態自犯罪著手時起,就同時不間斷地處于持續過程之中。而本題的選項中所給出的牽連犯、連續犯屬于處斷的一罪。結合犯屬于法定的一罪。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只能是 A。
5.【答案】A。講解: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具體犯罪的主體。根據《刑法》規定,重大責任事故罪的主體是工廠、礦山、林場、建筑企業或者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所以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根據《刑法》第133條、第114條、第116條的規定,交通肇事罪、放火罪、破壞交通工具罪的主體都是一般主體,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
政法干警考試專業綜合知識例題(二)
1.刑法上的因果關系是指人的危害社會的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存在的( )。
A.表面聯系
B.一般聯系
C.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
D.普遍聯系
2.根據我國的刑法學說和司法實踐,最有可能排除某種犯罪故意的認識錯誤是( )。
A.法律上的認識錯誤
B.對象認識錯誤
C.手段認識錯誤
D.客體認識錯誤
3.在下列犯罪構成的一般要件中,體現犯罪實質特征的要件是( )。
A.犯罪客體
B.犯罪客觀方面
C.犯罪主體
D.犯罪主觀方面
4.盜竊罪屬于( )。
A.故意和過失犯罪
B.過失犯罪
C.故意犯罪
D.故意或過失犯罪
5.假定甲有外遇,為達到和第三者結婚的目的,準備殺妻,已將毒藥放入妻子的碗中,妻子發覺飯有異味而將飯倒掉,幸免于難,則甲的行為屬于( )。
A.犯罪預備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構成犯罪
政法干警考試專業綜合知識例題答案
1.【答案】C。
2.【答案】D。講解:法律上的認識錯誤,是指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法律性質有不正確的理解。處理法律上的認識錯誤的總原則是:行為人的刑事責任依法判定,不因主觀上的認識錯誤而發生變化。所以,選項A法律上的認識錯誤不可能排除犯罪故意。如果行為人只是對犯罪對象認識錯誤,但是對犯罪客體認識沒有錯誤,則不能排除犯罪故意,對刑事責任也不能發生任何影響。所以,選項B對象認識錯誤也不能排除犯罪故意。手段的認識錯誤,不影響罪過成立,但是可能影響犯罪停止形態,即如果危害結果沒有發生,行為人只負犯罪未遂的刑事責任。所以,選項C手段認識錯誤也不可能排除某種犯罪故意。客體認識錯誤,即行為人意圖侵犯一種客體。而實際上侵犯了另一種客體。對于客體認識錯誤的案件,一般認為應當按照行為人意圖侵犯的客體定罪。即依行為人主觀認識的客體種類定罪。在客體認識錯誤的情況下,有可能排除某種犯罪故意。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3.【答案】A。講解:體現犯罪實質特征的犯罪要件是犯罪客體。
4.【答案】C。
5.【答案】B。講解:因甲已經著手實施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所以屬于犯罪未遂。
政法干警考試法律專練題帶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