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安全生產法》最新試題
1.新修改的《安全生產法》是根據2014年(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會第十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a、7月31日b、8月31日
c、8月30日d、7月30日
2.修改后的《安全生產法》由主席于2014年簽署第十三號令予以公布,自2014年( )起施行。
a、10月1日b、11月1日
c、12月1日d、8月31日
3.保障人民群眾( )安全,是制定《安全生產法》的目的之一。
a、生命b、財產
c、生命和財產d、生命和健康
4.制定《安全生產法》,就是要從( )保證生產經營單位健康有序地開展生產經營活動,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從而促進和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a、思想上b、組織上c、制度上d、認識上
5.《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于2002年( )經第九屆全國人大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
a、6月9日b、6月19日
c、6月29日d、11月1日
6.《安全生產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方針是( )。
a、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b、安全生產人人有責
c、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d、堅持安全發展
7.按照《安全生產法》的規定,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全國安全生產工作實施( )。
a、綜合管理b、綜合監督管理
c、監督管理d、規劃管理
8.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相應的機制,加強對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的( ),保證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
a、綜合管理b、監督考核
c、監督管理d、綜合監督管理
9.《安全生產法》第十八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負有七個方面的職責,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 )。
a、保證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b、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c、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d、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
10.《安全生產法》規定,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道路運輸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上述以外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超過( )人的,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a、100b、400c、300d、200
11.《安全生產法》規定,有關協會組織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章程,為生產經營單位提供安全生產方面的信息、培訓等服務,發揮( )作用,促進生產經營單位加強安全生產管理。
a、監督b、綜合監督c、監管d、自律
12.《安全生產法》規定,金屬冶煉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履行的職責有( )項。
a、5b、6c、7d、8
13.依據《安全生產法》第十七條的規定,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 )。
a、不得從事生產經營活動b、經主管部門批準后允許生產經營c、經安全生產監管部門批準后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d、經國家安全監督管理總局批準后方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14.《安全生產法》規定,危險物品的生產、儲存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單位應當有( )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a、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b、專職或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c、相關資格技術人員d、注冊安全工程師
15.《安全生產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 ),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a、生活設施b、福利設施c、安全設施d、工作設施
16.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國家對嚴重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實施( )制度。
a、審批b、登記c、淘汰d、監管
17.依據《安全生產法》,事故調查處理應當按照( )的原則,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質和責任。
a、實事求是、尊重科學b、公開、公正、公平c、及時、準確、合法d、科學嚴謹、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
18.生產經營單位企業與從業人員訂立的勞動合同,應當載明有關保障從業人員勞動安全、防止職業危害的事項,以及依法為從業人員辦理( )的事項。
a、工傷保險b、社會保險
c、工傷社會保險d、失業保險
19.《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不得使用使用( )的危及生命安全的工藝、設備。
a、國家明令淘汰b、國家禁止使用
c、應當淘汰d、國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
20.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有權了解其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 )。
a、勞動用工情況b、安全技術措施
c、安全投入資金情況d、事故應急措施
21.服裝企業的主要負責人未履行《安全生產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給予撤職處分,并在( )年內不得擔任任何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
a、2b、3c、5d、7
22.《安全生產法》共計有7章114條,其中條款最多的是( )。
a、第二章: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保障b、第三章:從業人員的權利和義務c、第四章: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d、第六章:法律責任
23.安全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使用、檢測、維修、改造和報廢,應當符合國家標準或者( )。
a、行業標準b、地方標準c、企業標準d、車間標準
24.《安全生產法》所指的危險物品包括( )。
a、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b、槍支彈藥c、高壓氣瓶、手持電動工具d、大型機械設備
25.《安全生產法》規定,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 ),方可上崗作業。
a、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b、培訓合格證書c、相應資格d、特種作業操作合格證書
26.《安全生產法》第一百零四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不服從管理,違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或者操作規程的,由生產經營單位給予批評教育,依照有關規章制度給予( )。
a、行政處罰b、處分c、追究刑事責任d、批評教育
27.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新建、改建或擴建的工程項目中的安全設施是否符合要求,是確保安全生產和從業人人身安全和健康的( )。
a、基本要求b、重要條件c、前提條件d、主要措施
28.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 )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負責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a、拖延不報b、遲報c、被舉報d、不報
29.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做到“三同時”,即生產經營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 )。
a、同時勘察、同時設計、同時施工b、同時審批、同時設計、同時施工c、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d、同時施工、同時修復、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30.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人員應當將檢查的時間、地點、內容、發現的問題及其處理情況( )。
a、作出書面記錄,并由檢查人員和被檢查單位的負責人簽字b、口頭告知被檢查單位,責令立即整改c、作出書面記錄,并由安全管理部門負責人簽字d、作出書面記錄,由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負責人簽字
31.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在本單位發生重大傷亡事故后逃匿的,由( )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a、公安機關b、檢察機關
c、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d、國務院
32.《安全生產法》規定,從業人員( )了解其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
a、無權b、經批準可以c、特殊情況下有權d、有權
33.根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發現危及從業人員生命安全情況時,工會有權( )從業人員撤離危險場所。
a、代表生產經營單位決定b、命令現場負責人組織
c、向生產經營單位建議組織d、采取緊急措施指揮
34.《安全生產法》的立法目的是:為了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防止和減少安全生產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
a、促進經濟發展b、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c、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d、促進人民幸福
35.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從業人員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可以( )后撤離現場。
a、經安全管理人員同意b、經單位負責人批準
c、經現場負責人同意d、采取可能的應急措施
36.國家對嚴重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實行( )。
a、審核制度b、考評制度
c、淘汰制度d、監控制度
37.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他人財產損失,拒不承擔賠償責任或者其負責人逃匿的.由( )依法強制執行。
a、人民法院b、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c、公安機關d、勞動行政主管部門
38.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對發現其所轄區域內的生產經營單位存在的事故隱患或者安全生產違法行為( )。
a、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b、應當立即下達整改通知書c、應當向當地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報告d、必須向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管理部門舉報
39.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生產經營單位與從業人員訂立的勞動合同,應當載明有關保障從業人員勞動安全和( )的事項。
a、事故應急措施b、防止職業危害
c、安全技術措施d、職業危害申報
40.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 )應當制定本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a、國家安全監督管理部門b、工會組織
c、生產經營單位d、縣級以上人民政府
41.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 )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
a、省級以上人民政府b、各級人民政府
c、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d、市級以上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
42.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堅持( )的方針,警鐘長鳴,常抓不懈。
a、安全責任重于泰山b、安全生產管理
c、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d、安全生產,人人有責
43.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生產經營單位( )工程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a、新建、擴建、引進b、新建、擴建、改建
c、擴建、改建、翻修d、新建、改建、裝修
44.《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應的( )。
a、安全作業培訓b、安全生產管理能力
c、安全生產知識d、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
45.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 )的勞動防護用品,不符合要求的,不準提供。
a、行業標準或者企業標準b、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
c、國家標準或者企業標準d、企業標準或者地方標準
46.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煤礦企業必須對安全設備進行( )維護、保養。
a、定期b、周期性c、經常性d、一次性
47.危化品企業應當建立健全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術、( ),及時發現并消除事故隱患。
a、應急措施b、救援措施
c、管理措施d、應急預案
48.《安全生產法》規定,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損害的從業人員,除依法享有工傷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 )提出賠償要求。
a、本單位b、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c、工傷保險經辦機構d、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
49.根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儲存( )的倉庫不得與員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內,并應當與員工宿舍保持距離。
a、印刷品b、仿制品c、煙花爆竹d、電動工具
50.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給予拘留的行政處罰由( )決定。
a、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報請縣級以下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權限b、縣級以上人民政府c、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d、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
51.安全生產法律責任的形式中,( )在追究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方式中運用最多。
a、行政責任b、刑事責任
c、民事責任d、賠償責任
52.《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 )。
a、安全使用標志b、安全警示標志
c、安全合格標志d、安全檢驗檢測標志
53.事故調查組的( ),說明它是法定的工作機構,代表有關人民政府履行事故調查職責,相關單位和人員必須予以支持和配合。
a、專業性b、臨時性c、法定性d、建設性
54.《安全生產法》規定,事故調查處理應當按照科學嚴謹、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及時、準確地查清( ),查明事故性質和責任。
a、事故原因b、事故類型
c、事故影響d、事故損失
55.《安全生產法》是我國眾多的安全生產法律、行政法規中唯一設定( )的法律。
a、民事責任b、刑事責任
c、賠償責任d、連帶責任
56.依照《安全生產法》的規定,承擔( )的機構應當具備國家規定的資質條件。
a、安全評價、認可、檢測、檢驗b、安全預評價、認證、檢測、檢驗c、安全評價、認證、檢測、檢驗d、安全預評價、認可、檢測、檢驗
57.《安全生產法》規定,對生產經營單位有關人員的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設定的法律責任分別處以( )的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a、降職、撤職、罰款、拘留b、降職、罰款、拘役、拘留
c、降職、撤職、拘役、拘留d、罰款、撤職、拘役、拘留
58.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生產經營單位使用的危險物品的容器、運輸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險性較大的海洋石油開采特種設備和礦山井下特種設備,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由專業生產單位生產,并經取得專業資質的檢測、檢驗機構檢測、檢驗合格,取得( )方可投入使用。
a、安全使用證或者安全標志b、檢測檢驗合格證或者安全標志c、安全認證標志或者安全警示標志d、安全生產許可證或者安全警示標志
59.依照《安全生產法》的規定,煤礦企業( )與從業人員訂立協議,免除或者減輕其對從業人員因生產安全事故傷亡依法應承擔的責任。
a、可以b、經有關部門批準可以
c、不得d、一般不得
60.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煤礦企業對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實行( )管理。
a、委托負責b、統一協調c、全面負責d、間接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