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干警行測備考指導
政法干警行測備考指導:常識判斷
內容多,時間緊,復習的內容又很多,這常常導致考生不知從何下手。這時考生就要放松心態,有計劃、分階段的進行復習,這樣整個公基部分的復習才能得到鞏固提高。
在最初準備階段,學生首先要有廣泛的知識積累,這一部分需要平時的積累和訓練,建議考生用一周左右的時間完成常識部分所有科目的翻閱,并且在每看完一個部分后做一些相應的題目訓練,以真正達到理解所學內容的目的。
到了準備的中期,多做一些真題及模擬訓練,掌握做題的時間和感覺,更重要的是,通過做題掌握考查的重難點。在做真題的時候找準考試的趨向,在做模擬題的時候進行鞏固提高,擴大知識面。
在臨近考試的末尾階段,就可以做有針對性的復習,通過前邊做題已發現自己的知識的薄弱點,這里將會是你再次提高的地方,將這些薄弱的知識點進行重點復習,然后再做相關的試題進行鞏固訓練。只要做到一點,那就是靜下心來,踏踏實實的去學,這一部分肯定能取得一個好成績。
二、積極調整備考心態
這一部分的考題最大的特點是,雖然涉及知識面非常廣,但是考題的難度卻是相對簡單的,所以首先做到放松心態,在備考時,要相信自己通過長時間的系統復習,知識水平會有長足的進步,對于知識點的掌握也會越來越熟練,備考心態要調整好,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在考試中一定能夠取得好成績。
并且希望考生注意,從近幾年常識判斷部分的考題來看,大都與時事掛鉤,時事所占比重在不斷地增加。而且甚至很多地方,接近自己省份的時事也是比較多見。所以多了解及掌握一些時事背景,對解答這部分考題會有所幫助。而且考生還可以在平時多看看新聞,關注時事。
政法干警行測備考指導:數據比例題型分析
一、僅有絕對數不能說明相對數要說明的問題,選項要直接或者間接給出相對數。
【例題1】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報告認為,煙草使用是首要的可預防死因,每年全世界有500萬人死于煙草相關疾病,其中每年死于二手煙的人數也高達60萬,四分之一以上為兒童。
以下各項如果為真,哪項最不能質疑上述觀點?
A.每年全世界有500多萬人死于因運動不足而引發的疾病
B.每年全世界有500多萬人死于因生活不規律而引發的疾病
C.每年全世界不低于1405萬人的可預防死因并非煙草相關疾病
D.每年全世界因心理調適不當引發的疾病成為人類首要的可預防死因
【答案】C。解析:注意題目要求選擇不能質疑的一項。題干由“每年全世界有500萬人死于煙草相關疾病”得出“煙草使用是首要的可預防死因”的觀點。由此可知500萬是單一的絕對數。
A項和B項分別通過數據說明“運動不足”和“生活不規律”是首要的可預防死因,D項說明“心理調適不當”是首要的可預防死因,都削弱了題干觀點。C項的1405萬人可能是由很多種其他原因引起的總和,并不能由此說明“煙草使用不是首要的可預防死因”,不能削弱題干觀點。故答案選C。
二、僅有相對數不能說明絕對數要說明的問題,選項要直接或間接給出絕對數。
【例題2】目前,中國人的交流方式已經大大改變,人們普遍使用互聯網進行思想情感交流,因為有關部門最近在一所高校所做的一項調查表明,學生中經常利用互聯網進行思想情感交流的人已占到被調查對象的95%。
下列陳述中哪項判斷最能削弱上述觀點。
A.大學生追求時尚,對新技術容易適用
B.僅有5%的接受調查的大學生正在學習互聯網技術
C.調查范圍太小,恐怕不能反映當前所有中國人的真實情況
D.有些大學生仍然喜歡傳統的書信交流方式
【答案】C。解析:題干論點是人們普遍使用互聯網進行思想情感交流,論據是調查表明,學生中經常利用互聯網進行思想情感交流的人已經占被調查對象的95%。95%是題干中單一的相對數。
A項支持了論據,B項學習互聯網技術與用互聯網進行交流不是一個概念。D項喜愛書信交流不代表不使用互聯網交流,C項通過直接解釋相對數范圍太小來表面絕對數太小來削弱論據,故答案選C。
三、單一數據或比例缺少比較的情況下,不能說明問題。選項要提供相對應的數據或者比例進行比較。
【例題3】據調查,某地90%以上有過迷路經歷的司機都沒有安裝車載衛星導航系統。這表明,車載衛星導航系統能有效防止司機迷路。
以下最能削弱上述論證的一項是:
A.很多老司機沒有安裝車載衛星導航系統,很少迷路
B.車載衛星導航系統的使用效果不理想,對防止迷路沒有多大作用
C.當地目前只有不足10%的汽車安裝了車載衛星導航系統
D.安裝了車載衛星導航系統的司機,90%以上經常使用
【答案】C。解析:題干通過調查得出結論:車載衛星導航系統能有效防止司機迷路。題干要找最能削弱論證的一項,即要從調查無法推出結論入手。C項說明無論有無迷路經歷的司機都只有不足10%的汽車安裝了車載衛星導航系統,則由調查不足以推出結論,削弱了論證關系。A項老司機不能代表所有司機,削弱程度有限;B項直接反駁了結論,不是從論證上進行削弱;D項是無關項。故答案選C。
四、僅有部分比例數不能說明問題,選項要結合整體比例說明問題。
【例題4】根據最近一項調查顯示,近年來在某市外資企業高收入(指合法收入為年薪12萬元以上)人群中,外國留學歸來的人(簡稱“海歸派”)數占60%以上,這充分說明國內大學畢業的人(簡稱“本土派”)在該市外資企業中獲得高工資極為困難。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加強上述結論?
A.在該市外資企業中,“本土派”人數占40%
B.在該市外資企業中,“本土派”人數超過50%
C.在該市就業的人群中,“海歸派”僅為“本土派”的10%
D.在該市就業的人群中,“海歸派”與“本土派”的人數比例約為6∶4
【答案】B。解析:題干的論點是“本土派”在該市外資企業中獲得高工資極為困難,得出該結論的論據是“高收入人群中,海歸派占60%以上”。60%是海歸派占某市外資企業高收入人群的比例,屬于部門比例數。則選項需要提供相應的整體比例數。
要加強題干結論,則要補充論據:必須是“海歸派”在外資企業中的人數小于60%,才能由其在高收入人群中的比例大于60%,得出結論。故答案選B。
政法干警行測備考指導:解除統籌問題
統籌問題”不僅是最經典的數學運算題型,同時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必備素質的一種體現。在行測數學運算中“統籌問題”有各種不同的題型,各種題型也都有相對固定的思路答題,掌握了這些規律就是抓住了破題制勝的關鍵。
●巧妙稱量型
【例題1】有一架天平,只有5克和30克的砝碼各一個,現在要用這架天平把300克味精平均分成3份,那么至少需要稱多少次?( )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答案】A
【解析】第一次,先用(30+5)克砝碼稱出35克味精;第二次,再用這35克味精加上30克砝碼稱出65克味精,于是我們已經得到35+65=100(克)味精;第三次,用這100克味精再稱出100克味精,于是300克味精被平均分成了3份。總共稱了3次。
【例題2】一只天平有7克、2克砝碼各一個,如果需要將140克的鹽分成50克、90克各一份,至少要稱幾次?
A.六 B.五 C.四 D.三
【答案】D
【解析】我們按照以下步驟來稱量:
第一步,用天平將140g分成兩份,每份70g;
第二步,將其中的一份70g,平均分成兩份35g;
第三步,將砝碼分別放在天平的兩邊,將35g鹽放在天平兩邊至平衡,則每邊為(35+7+2)/2=22g,那么砝碼為2g的一邊,鹽就為20g,將其與第一步剩下的70g鹽混合,就是90g,剩下的就是50g。因此,本題答案為D選項。
【例題3】8個一元真幣和1個一元假幣混在一起,假幣與真幣外觀相同,但比真幣略重。問用一臺天平最少稱幾次就一定可以從這9個硬幣中找出假幣?( )
A. 2次 B. 3次 C. 4次 D. 5次
【答案】A
【解析】將9個硬幣分為3組,選擇兩組放在天平上稱第一次。
如果天平平衡,那么假幣在剩下的一組里,取剩下的那組中的任意兩枚稱第二次,如果平衡就說明最后剩下的一枚是假幣,如果不平衡則重的那一枚是假幣。
如果天平不平衡,那么重的那一組有假幣,取這一組中的任意兩枚稱第二次,如果平衡就說明最后剩下的一枚是假幣,如果不平衡則重的那一枚是假幣。
因此,本題答案選擇A選項。
統籌問題”雖有各種不同的題型,但只要按照各自題型的固有思路答題,就能破題制勝,希望廣大考生在政法干警考試備考時多加以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