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政法干警考試基礎常識專練題含答案
甘肅政法干警基礎常識專練題(一)
③只要發揮了主觀能動性,任何奇跡都能創造出來
④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觀點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2.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 )。
A.以人為本
B.發展
C.統籌兼顧
D.全面協調可持續
3.說,向霧霾等污染宣戰,不是說向老天爺宣戰,而是要向我們自身粗放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宣戰。這表明( )
A.順應社會發展規律就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B.向污染宣戰需要從根本上變革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
C.改善生產與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與自然的斗爭性
D.尊重自然規律,按自然規律辦事,是治污成功的關鍵
4.科學發展觀的實質是( )。
A.堅持以人為本
B.強調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C.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
D.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5.關于科學技術的發展規律,其論述錯誤的是( )。
A.社會生產對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巨大的反作用
B.社會制度對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巨大的反作用
C.社會生產對科學技術的發展起決定作用
D.科學技術產生于社會生產實踐
甘肅政法干警基礎常識專練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①人們在客觀規律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可以認識和改造規律。改造規律錯誤。③只要發揮了主觀能動性,任何奇跡都能創造出來。夸大了主觀能動性的作用,是唯心主義的觀點。②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④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觀點。②④兩點揭示了提干的哲學含義,在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B
解析:
黨的十七大報告對科學發展觀作了全面系統的闡述: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3.答案: D
解析:
本題以向霧霾等污染宣戰,建設生態文明為背景,主要考核運用哲學道理對事物現象作出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的能力。A項只強調順應社會規律,也應該尊重自然規律等客觀規律;B項表述錯誤;C項否認了矛盾的普遍性。
4.答案: ABCD
解析: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是黨中央首次明確提出關于科學發展觀的概念。胡錦濤對科學發展觀的實質內涵作了明確的闡述。胡錦濤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全面發展,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協調發展,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故正確答案為A、B、C、D。
5.答案: A
解析:
馬克思和恩格斯對科學技術發展的規律做了深刻的揭示,鄧小平根據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做了進一步闡述。其中觀點認為,社會制度對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巨大的反作用:進步的社會制度可以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落后的社會制度會阻礙科學技術的發展。因此B正確A錯誤。本題要求選出錯誤的一項,故正確答案為A。
本題相關知識點:
除此之外,科技發展規律還有另外幾個特點:
1、社會生產對科學技術發展的決定作用。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科學的產生和發展一開始就是由生產決定的。”科學技術產生于社會生產實踐(包括科學實驗),是對實踐過程中發現的自然規律的認識和積累,沒有社會生產實踐,就不可能產生科學技術。
2、現代化社會生產仍然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物質基礎,但社會主義制度對科學技術發展的促進作用和科學技術發展對生產發展的反作用是越來越強了。鄧小平充分肯定社會制度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制約作用,要求我們充分發揮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促進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
3、為了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對科學技術發展的積極促進作用,我們必須進行科技體制的改革。科技體制改革的目的,就是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更好地實現科學與經濟的結合,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提高勞動生產率,盡快實現四個現代化。
甘肅政法干警基礎常識專練題(二)
1.問題面前,是迎難而上,還是繞著走,直接反映一個干部的精神風貌,也折射出這名干部對待工作的態度和責任心,在解放思想中解除難題存在風險,甚至受到別人的責難。我們應該堅持的正確態度是()。
A.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不去做
B.上級領導沒有點頭的,不便去做
C.為避免頭腦發熱,凡事都得找出處
D.沖破習慣和傳統思維的束縛,敢想也敢做
2.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是我們黨不懈奮斗的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總的要求是( )。
A.深化改革、推進開放、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B.民主法治、統籌兼顧、穩定政策、關注民生、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C.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D.深化改革、公平正義、統籌兼顧、關注民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3.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處于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優先位置的是( )
A.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B.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
C.全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D.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
4.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如何解決( )的關系問題一直是鄧小平經濟理論的重要內容。
A. 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
B.計劃與市場
C.宏觀調控與微觀調控
D. 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
5.2008年12月27日~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京舉行。會議指出2009年農業工作要把( )作為首要任務。
A.保持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B.深化農村改革,增添發展活力
C.加強農村科技力量,加強創新能力
D.穩定農業生產,保證增產增收
甘肅政法干警基礎常識專練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問題面前,是迎難而上,還是繞著走,直接反映著干部的精神風貌,也折射出對待工作的態度和責任心。在解放思想中解除難題,的確存在風險,但只要凡事出于公心,不是頭腦發熱、盲目蠻干,而是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實踐,探索創新,即便一時遭受挫折,組織也會寬容,群眾也會理解。在解放思想中不斷創新,就必須破除“凡事都要找出處”的本本主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力,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境界。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
2.答案: C
解析: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決定》把“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明確地提了出來,為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指明了方向。故正確答案為C。
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
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
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
充滿活力,就是能夠使一切有利于社會進步的創造愿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保持安定團結。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3.答案: A
解析: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堅持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放在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優先位置;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區發展力度;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加強和完善跨區域合作機制;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扶持力度;更好發揮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在改革開放中先行先試的重要作用;加快沿邊地區開發開放。
4.答案: B
解析:
在改革中如何解決計劃與市場的關系問題,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也是鄧小平經濟理論的重要內容。鄧小平早在1982年就指出:“計劃與市場的關系問題如何解決?解決得好,對經濟的發展就很有利,解決不好,就會糟。”事實證明,市場機制作為一種資源配置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優勢。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5.答案: A
解析: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于12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2009年農業農村工作的首要任務是保持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千方百計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故正確答案為A。
甘肅政法干警考試基礎常識專練題含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