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政法干警邏輯判斷專練題及答案
河北政法干警邏輯判斷專練題(一)
A.收拾平臺 B.在平臺上歌唱
C.如果沒有刮風,它就在平臺上唱歌 D.如果沒有刮風,它就在修建住宅
2.20世紀五六十年代,游隼(一種肉食鳥)數量快速下降并在70年代初期達到了歷史的最低點。科學家認為下降的原因是在農村地區大量使用了殺蟲劑DDT。以下哪項最能支持科學家的聲明? ( )
A.DDT在重工業區并不常用
B.自從1972年禁止使用DDT后,游隼的數量開始穩步增加
C.瓊鳥、麻雀和藍樹鳥都是游隼的獵物,它們在棲息地沒有受到DDT的負面影響
D.在游隼棲息地區也發現了其他肉食鳥,如白鷺、禿鷹和棕色鵜鶘
3.過度工作和壓力會不可避免地導致失眠癥。現在所有的管理人員都有壓力。盡管醫生反復提出警告,但大多數公司的管理人員每周工作仍然超過六十小時,而其他公司管理人員每周僅工作四十小時。只有每周工作超過五十小時的員工才能得到一定的獎金。
從上述觀點可以得出以下哪項結論? ( )
A.許多公司的大部分獎金給了管理人員
B.公司管理人員比任何別的員工更易患失眠癥
C.得到一定獎金的公司管理人員都患有失眠癥
D.每周僅僅工作四十小時的管理人員都沒有工作過度
4.一般而言,科學家總是把創新性研究當做自己的目標,并且只把同樣具有此種目標的人作為自己的同行。因此,如果有的科學家因為向大眾普及科學知識而贏得贊譽,雖然大多數科學家會認同這種贊譽,但不會把這樣的科學家作為自己的同行。
為使上述論證成立,以下哪項是必須假設的? ( )
I.創新性科學研究比普及科學知識更重要。
Ⅱ。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普及科學知識不需要創新性研究。
Ⅲ。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從事普及科學知識,不可能同時進行創新性研究。
A.只有I B.只有Ⅲ C.只有I和Ⅲ D.只有Ⅱ和Ⅲ
5.一個醫生在健康檢查時,如果檢查得足夠徹底,就會使那些本沒有病癥的被檢查者飽經無謂的折磨,并白白支付昂貴的檢查費用,如果檢查得不夠徹底,又可能錯過一些嚴重的疾病而延誤治療,問題在于,一個醫生往往很難確定該把一項檢查進行到什么程度。因此,對于普通人來說,沒有感覺不適就去醫院檢查是不明智的。
以下各項如果為真,不能削弱上述論證的是( )
A.有些嚴重疾病早期就有病人自己能覺察的明顯癥狀
B.有些嚴重疾病只有經過徹底檢查才能發現
C.有些嚴重疾病發展到病人有明顯癥狀時,已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D.有些嚴重疾病早期雖無病人能覺察明顯癥狀,但這些癥狀并不難被醫生發現
河北政法干警邏輯判斷專練題答案
1.C【解析】規則推演型題目。題干提到蟋蟀修建住宅、收拾平臺等,都是干擾項,實際上只有一個有效命題:夏夜,除非下雨或者刮風,否則蟋蟀肯定會在這個平臺上歌唱。該命題可轉化為:夏夜,只有下雨或者刮風,蟋蟀才不在平臺上唱歌→夏夜,如果不下雨且不刮風,蟋蟀就在平臺上唱歌。由此可推出,在無雨的夏夜,如果不刮風,蟋蟀才就在平臺上唱歌。
2.B【解析】加強支持型題目。科學家的觀點為,因為農村大量使用DDT,所以導致游隼數量下降。A項引入新概念“重工業區”,排除;B項表明,禁用DDT后游隼數量增加,有力地支持了DDT導致游隼數量下降的觀點;C、D項為無關項。故選B。、
3.C【解析】規則推演型題目。題干可整理為以下幾句:(1)過度工作+壓力→失眠癥;(2)管理人員都有壓力;(3)大多數公司管理人員每周工作超過六十個小時,而其他公司管理人員每周工作四十小時;(4)得到獎金→每周工作超過五十個小時。由(3)和(4)可知,管理人員得到獎金,意味著其工作過度,再結合(2)可知,得到獎金的管理人員都有壓力。由(1)可知,這些得到獎金的管理人員都不可避免地患有失眠癥。故選C。
4.D【解析】前提預設型題目。I不是題干的論證必須假設的。為使題干的論證成立,Ⅱ和Ⅲ是必須假設的。否則,如果在大多數科學家看來,普及科學知識同樣需要或者可以同時進行創新性研究,那么他們就沒有理由不把從事科學普及的科學家看做自己的同行。故選D。
5.A【解析】削弱反駁型題目。題干認為,檢查徹底,就會多花錢,檢查不徹底,又會錯過嚴重疾病,而醫生很難確定檢查應該進行到什么程度,因此,沒感覺不適就不該去醫院檢查。A項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題干結論,因為早期就能覺察,所以沒感到不適時,不必去醫院,感到不適時再去醫院也不晚;B、C、D項都表明,如果沒感到不適就不去醫院,那么很可能錯過通過檢查發現、治療嚴重疾病的機會,因此這三項都能削弱題干觀點。故選A。
河北政法干警邏輯判斷專練題(二)
【1】某日,一位上車不久的乘客發現手提袋被人割開,裝在里面的2000元錢不見了。乘客說上車前手提袋還是好的,因當時還沒有人下車,司機于是把車開到附近的派出所。經過調查尋找,發現2000元已被扒手扔在椅子下面。嫌疑人有甲、乙、丙、丁。
甲說:“反正不是我干的”
乙說:“是丁干的”
丙說:“是乙干的”
丁說:“乙是誣陷”
他們當中只有一個說假話,扒手只有一個,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9月29日,美國各地近萬名群眾在華盛頓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反對戰爭和種族主義的集會游行,呼吁美國政府不要以暴力手段來回應“9·11”的恐怖事件。下列口號中最不可能出現在集會中的是( )。
A.戰爭不能使我們的親人復生 B.嚴懲“9·11”元兇
C.不要以我們的名義發動戰爭 D.人民不需要戰爭和種族主義
【3】某年中國移動通訊公司曾經投入巨資擴大移動通訊服務覆蓋區,結果當年用戶增加了25%,但是總利潤卻下降了10%。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中國移動新增用戶的消費總額相對較低
B.中國移動話費大幅度下降了
C.中國移動當年的管理出了問題
D.中國移動為擴大市場投入的資金過多
【4】甲(男)、乙(男)、丙(女)、丁(女)、戊(女)五個人有親戚關系,其中凡有一個以上兄弟姐妹并且有一個以上兒女的人總說真話;凡只有一個以上兄弟姐妹或只有一個以上兒女的人,所說的話真假交替;凡沒有兄弟姐妹,也沒有兒女的人總說假話。他們各說了以下的話:
甲:丙是我的妻子,乙是我的兒子,戊是我的姑姑。
乙:丁是我的姐妹,戊是我的母親,戊是甲的姐妹。
丙:我沒有兄弟姐妹,甲是我的兒子,甲有一個兒子。
丁:我沒有兒女,丙是我的姐妹,甲是我的兄弟。
戊:甲是我的侄子,丁是我的侄女,丙是我的女兒。
根據題干給定的條件,能夠推出下面哪一個選項是真的?
A.甲說的都是真話,丙是他的妻子。
B.乙說的真假交替,他的母親是戊。
C.丁說的都是假話,她是甲的姐妹。
D.戊說的都是真話,丙是她的姐妹。
E.丙說的真假交替,她是甲的母親。
【5】方寧、王宜和余涌,一個是江西人,一個是安徽人,一個是上海人,余涌的年齡比上海人大,方寧和安徽人不同歲,安徽人比王宜年齡小。
根據上述斷定,以下結論都不可能推出,除了:
A.方寧是江西人,王宜是安徽人,余涌是上海人。
B.方寧是安徽人,王宜是江西人,余涌是上海人。
C.方寧是安徽人,王宜是上海人,余涌是江西人。
D.方寧是上海人,王宜是江西人,余涌是安徽人。
E.方寧是江西人,王宜是上海人,余涌是安徽人。
河北政法干警邏輯判斷專練題答案
1、【解析】B。由題干知甲、乙、丙、丁四個中只有一個是扒手,故分別依假設甲、乙、丙、丁是嫌疑人即可得出答案。①假設甲是扒手,那么可以明確:甲說了假話,乙、丙說的話也是不真實的假話,故不符合條件;②假設乙是扒手,則甲說:“反正不是我干的”是真實的,丙、丁說的是真話,只有乙說的是假話,符合條件。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2、【解析】B。題目中已交代了這次游行的性質:反對戰爭和種族主義、不要以暴力手段來回應“9.11”的恐怖事件。故B項口號是最不可能出現在集會中。
3、【解析】D。題目中交代了一個隱含條件“曾經投入巨資”,故可以直接得到答案D。A、B、C均沒有依據。
4、【解析】A。解答此題需要運用代入法。將A代入題干,則甲說真話,甲是男性,乙是男性,丙和戊都是女性,丙是甲的妻子,乙是甲的兒子,戊是甲的姑姑,沒有出現矛盾。將D代入題干,則戊說真話,丙是戊的女兒但又是戊的姐妹,出現了矛盾。同理可知,將B、C、E代入題干都會導致矛盾。
5、【解析】D。首先制作圖表如下(“+”表示“是”,“-”表示“不是”):
江西人 安徽人 上海人
方寧 -
王宜 -
余勇 + -
根據上表,既然方寧和王宜都不是安徽人,所以,余勇是安徽人。于是,選項A、B、C均可排除。再考慮到余勇大于上海人,王宜大于安徽人即王宜大于余勇,所以,王宜大于上海人,王宜不是上海人。所以,方寧是上海人。正確答案是D。
河北政法干警邏輯判斷專練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