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政法干警邏輯訓練題及答案
江蘇政法干警邏輯訓練題(一)
A.正是因為有30%的居民使用化妝品才要針對他們做廣告
B.化妝品公司做的廣告一般都比較多
C.去年實際使用化妝品的北京居民有40%
D.大多數不使用化妝品的居民不關心其廣告宣傳
2.旅行社剛剛為三位旅客預定了飛機票。這三位旅阿客是荷蘭人比爾、加拿大人伯托和英國人丹皮。他們三人一個去荷蘭、一個去加拿大、一個去英國。據悉比爾不打算去荷蘭,丹皮不打算去英國,伯托既不去加拿大,也不去英國。
以下哪項,從上述題干中推出最為恰當?( )
A.伯托去荷蘭,丹皮去英國,比爾皮加拿大
B.伯托去荷蘭,丹皮去加拿大,比爾去英國
C.伯托去英國,丹皮去荷蘭,比爾去加拿大
D.伯托去加拿大,丹皮去英國,比爾去荷蘭
3.私有企業通過提供高薪來吸引具有較強能力的專業人才。這一措施導致的結果是,大多數受雇于私有企業的專業人才的收入比相同層次但在國有企事業單位工作的專業人才高出60%。所以,除非國有企事業單位雇傭的專業人才更多的是被對公眾和利益事業的責任感而不是個人利益所驅使,否則國有企事業單位有可能使它的相當一部分專業人才流失到私有企業,因為這些專業人才沒有在私有企業中找不到工作的。
上述推理基于以下哪項假設?( )
A.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專業人才的成就不如在私有企業工作的專業人才的工作成就被承認程度高
B.現在,在國有企事業單位工作的專業人才沒有人比受雇于私有企業的專業人才賺到的錢多
C.國有企事業單位雇傭的具有特殊技能的專業人才的數量沒有私有企業中的任何一個大公司所雇傭的此類人才多
D.國有企事業單位不給它工作的專業人才提供優越的工作條件,或者是不支付超過這些專業人才由于較低的工資而獲得補償的額外福利
4.金剛石與石墨同由碳元素構成,性質相差極遠,金剛石堅硬無比,石墨卻比較柔軟,研究發現,其性能差異的根源在于碳原子的排列結構不同.
這說明( )。
A.排列順序和結構的不同可能引起事物質的飛躍
B.金剛石中的碳原子排列比較緊密
C.可以用石墨來制造金剛石
D.金剛石比石墨更有價值
5.小英、小紅、小燕三個人討論一道題,當每個人都把自己的解法說出后,小英說:“我做錯了”,小紅說:“小英做對了”,小燕說:“我做錯了”。老師看過她們的答案并聽了她們的上述意見后,說三個人中有一個人答案正確,有一個意見正確。
據此我們可以知道做出正確答案的是( )。
A.小紅 B.小英 C.小燕 D.不能確定
江蘇政法干警邏輯訓練題答案
1.【答案】C。解析:題干中的結論為我國化妝品公司的廣告投入有很大的盲目性;要加強該結論只需找出做廣告前后使用化妝品人數沒有增長的例子就可以了;對比四個選項只有C項最能加強該結論。故本題選C。
2.【答案】B。解析:此題從伯托入手,伯托不去加拿大和英國,則只能去荷蘭;而丹皮不去英國,那么他只能去加拿大;比爾別無選擇只能去英國。故本題選B。
3.【答案】D。解析:D項屬于沒有別的因素影響推理的假設。假設、前提、條件類題目,我們可以首先排除明顯無關選項,然后在剩余的選項上“加非”尋找最能削弱題干的一項。D加非: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給”它工作的專業人才提供優越的工作條件,或者是“支付”超過這些專業人才由于較低的工資而獲得補償的額外福利——存在他因——削弱了題干。故本題選D。
4.【答案】A。解析:在本題中只涉及到金剛石與石墨之間性能的不同和說明原子結構排列順序的不同會對事物的性能有不同的影響,可能會產生事物質的飛躍。故本題選A。
5.【答案】B。解析:在本題中我們可以從小英的意見出發來考慮問題。假如小英說法正確,則小紅說法錯誤,因為只有一個意見正確,故小燕的說法無法得出,即此時有兩個錯誤的說法,故由此可知只能是小英說法錯誤,即小英得出了正確答案。故本題選B。
江蘇政法干警邏輯訓練題(二)
1.古代有一個地方,只有兩種人,騎士和無賴。騎士說真話,無賴說假話,但從外表上看不出什么分別。一個學者遇到兩個人,甲和乙,他問甲:“你們兩個當中肯定有一個騎士?”甲說:“沒有”。
請你判斷甲和乙分別是( )。
A.甲是騎士,乙是無賴 B.甲、乙都是騎士
C.甲是無賴,乙是騎士 D.甲、乙都是無賴
2.政府對基本商品征收的一種稅是對出售的每一罐食用征稅兩分錢。稅務記錄顯示,盡管人口數量保持穩定且稅法執行有力,食用油的稅收額在稅法生效的頭兩年中還是顯著下降了。
以下如果正確,最有助于解釋食用油的稅收額下降的一項是( )。
A.很少家庭在加稅后開始生產他們自己的食用油
B.商人在稅法實施后開始用比以前更大的罐子售油
C.在食用油稅實行后的兩年,政府開始在許多其他基本商品上征稅
D.食用油傳統上被用作結婚禮物,稅法實施后,用食用油做禮物增多了
3.小說離不開人生世相的描繪,一個閱歷不多、涉世不深的作者,是很難在這一領域嶄露頭角的。詩的創作,特別是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的誕生,大都是源于詩人的靈感和天賦。
所以( )。
A.詩人年紀一般都比較輕
B.寫小說的人都是中老年人
C.一個人不可能既是優秀的小說家,同時又是杰出的詩人
D.早慧的小說家,古今中外比較少有,而早慧的詩人歷史上卻比較多
4.教育上“誰受益、誰出錢”這一提法如果是正確的話,只能理解為國家是教育的最大受益者。這是因為一方面,教育的經濟效益,雖然不能直接、立即體現在市場經濟交換過程中,卻存在于社會之中;另一方面教育不僅有經濟效益,而且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 )。
A.教育經費主要由國家承擔是合理的
B.教育經費應由個人、集體與國家共同承擔
C.教育是社會的事情,因此經費也應由社會負責
D.應該實行由幼兒園到大學的免費教育
5.在1970年到1980年之間,世界工業的能源消耗量在達到頂峰后下降,1980年雖然工業總產量有顯著提高,但工業的能源總耗用量卻低于1970年的水平。這說明,工業部門一定采取了高效節能措施。
最能消弱上述結論的是( )。
A.1970年前,許多工業能源的使用者很少注意節約能源
B.20世紀70年代一大批能源密集型工業部門的產量急劇下降
C.工業總量的增長1970年到1980年間低于1960年至1970年間的增長
D.20世紀70年代,許多行業從使用高價石油轉向使用低價的替代物
江蘇政法干警邏輯訓練題答案
1.【答案】C。解析:假設甲回答真話,則兩人當中沒有騎士,而根據陳述中的前提可知甲是無賴,那么乙是騎士。故本題選C。
2.【答案】B。解析:題干的意思應該是既然對出售的每一罐油都有征稅,那么稅收額不應該減少,但正因為是按罐來計稅,所以在總消費量保護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銷售時用大罐裝油將少交很多稅,故此,稅收額才會減少。故本題選B。
3.【答案】D。解析:本題可采用排除法。陳述中并未涉及年齡問題,所以A項不正確;陳述中并沒有關于“寫詩”與“寫小說”之間的比較,所以C項不正確;由“……閱歷不多、涉世不深的作者,是很難在這一領域嶄露頭角的”說明寫小說者不是沒有青年人,所以B不正確。故本題選D。
4.【答案】A。解析:由題目中兩個前提“誰受益、誰出錢”和“國家是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可以直接得出結論A,選項B、C、D均與題意無關。故本題選A。
5.【答案】D。解析:本題的主要結論是工業部采取高效的節能措施導致了工業能源總耗用量的降低。要削弱這個結論,就要找出另外一個導致降低的理由,D項用低價替代物替代高價石油,促使石油的消耗總量的降低,剛好符合條件。故本題選D。
江蘇政法干警邏輯訓練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