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政法干警常識判斷訓練題帶答案
廣西政法干警常識判斷訓練題(一)
B.給予特別行政區包括外交和國防在內的自治權
C.在外交問題上采取了更加靈活的策略
D.大陸實現社會主義,港澳臺實行資本主義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位一體”建設指( )。
A.經濟建設、政治建設、道德建設、社會建設
B.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
C.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法治建設、文化建設
D.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
3.毛澤東同志在其詩詞中描寫過許多歷史事件:
①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漫卷西風
②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③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④霧滿龍岡千峰暗,齊聲喚,前頭捉住了張輝瓚
以上詩詞涉及的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②④③① B.④②①③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4.“一頭獅子率領的一群綿羊可以打敗一頭羊率領的一群獅子”,這句話的哲理在于說明( )。
A.領導群體的士氣至關重要 B.領導班子結構合理化至關重要
C.領導班子中一把手的選用至關重要 D.領導者和被領導者的合作至關重要
5.下列選項中,屬于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的是( )。
A.生態文明 B.創造條件讓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
C.分配更加注意公平 D.廉政文化
廣西政法干警常識判斷訓練題答案
1.【答案】D。解析:“一國兩制”指“一個國家,兩種制度”,該政策是鄧小平為實現中國統一的目而提出的方針,指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香港和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所以D項正確。注意:特別行政區實行高度自治,依照法律的規定享有立法權、行政管理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但不享有國家主權,沒有外交和國防方面的權力,也不是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B項錯誤。故本題選D。
2.【答案】B。解析:2005年10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的會議中,把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任務進一步表述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故本題選B。
3.【答案】A。解析:略。
4.【答案】C。解析:題干說明了領導對團隊的重要性。故本題選C。
5.【答案】B。解析:十七大報告中的五個“首次”:一、中共黨代會報告首次提出202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兩番;二、中共首次把“生態文明”寫進黨代會政治報告;三、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四、中共首次強調在初次分配中體現公平以遏制貧富差距;五、黨與腐敗“水火不相容”、“廉政文化”首次出現在報告中。故本題選B。
廣西政法干警常識判斷訓練題(二)
1.在我國農歷的干支紀年中,從甲子年到癸亥年共六十年構成一個循環,如果將上一個甲子年當做本循環中的第1年,那么第31年是( )。
A.甲戌年 B.甲午年 C.戊戌年 D.庚午年
2.郭沫若用“犀利”“恣肆”“渾厚”“峻峭”四個詞語分別概括了先秦四大散文家作品的風格。符合這四種風格的散文家依次是( )。
A.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 B.莊子、孟子、荀子、韓非子
C.孟子、莊子、韓非子、荀子 D.莊子、孟子、韓非子、荀子
3.卜骨和卜甲是古代占卜器具,先民以其推測吉兇的主要依據是( )。
A.甲骨上面鉆出孔洞的形狀 B.甲骨被水浸泡后的表面條紋狀
C.甲骨被敲碎后的碎片形狀 D.甲骨上面灼燒出的裂紋形狀
4.如果一個社會10個人只有4個人就業,另外6個人失業,社會保障體系就要用4個人的收入支持另外6個人的保障;如果一個社會10個人中有9個人就業,只有1個人失業,那么社會保障體系就很容易高質量地建立起來。這說明( )。
A.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根本措施
B.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需要經濟發展為其奠定物質基礎
C.就業是民生之本,我們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
D.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是每個勞動者的正確選擇
5.生物物種間具有爭奪資源和空間的競爭現象。競爭的結果往往對一方不利,甚至于被消滅。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生活方式和習性、棲所及食物類型越接近,其競爭程度越激烈。下列成語和俗語中描寫這種物種間競爭現象的是( )。
A.鳩占鵲巢 B.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
C.一山不容二虎 D.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廣西政法干警常識判斷訓練題答案
1.【答案】B。解析:天干地支紀年法是我國古代先人運用天干地支,五行八卦等方法發明出來的紀年方法。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組合成如下六十個計時序號,作為紀年、月、日、時的名稱,叫“干支紀年法”。第1年如果是甲子年,那么第31年的算法是:31/10=3余1,那么1對應的天干就是甲,31/12=2余7,7對應的地支就是午,所以第31年為甲午年。B項正確。故本題選B。
2.【答案】A。解析: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說:“孟文的犀利,莊文的恣肆,荀文的渾厚,韓文的峻峭,單拿文章來講,實在各有千秋。”因此A項正確。故本題選A。
3.【答案】D。解析:商朝人用龜甲、獸骨占卜。在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邊,有的還把過若干日后的吉兇應驗也刻上去。占卜的時候就在這些小坑上加熱是甲骨表面產生裂痕。這種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樣子。從事占卜的人就根據卜兆的各種形狀來判斷吉兇。學者稱這種記錄為卜辭,這種文字為甲骨文。故本題選D。
4.【答案】B。解析:資料中體現的是就業人數對社會保障體系建議的作用,就業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從而為社會保障體系建立提供了物質基礎。A項是體現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性,與題意不符合。C項是對我們的啟示,不是直接從材料中體現的。D項側重強調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文段中未體現。故本題選B。
5.【答案】A。解析:鵲巢鳩占反映的是生物的競爭。從生物學上分析,是生物種間爭奪資源和空間的一種競爭現象。競爭的結果往往對一方不利,甚至于被消滅。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生活方式和習性、棲所及食物類型越接近,其競爭程度越激烈。諺語“老鼠過街,人人喊打”說的也是物種間的競爭。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描述的是生物的捕食在生物學上它具有食物鏈的含意。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說的是生物間的差異,不屬于競爭現象。一山不容二虎,是種內生物間的斗爭關系,說的是同種生物間的相似性,屬于遺傳現象。故本題選A。
廣西政法干警常識判斷訓練題帶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