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政法干警常識判斷習題帶答案
浙江政法干警常識判斷習題(一)
B.加強黨風建設
C.人民群眾
D.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2.“拔苗助長”事與愿違,“皰丁解牛”事半功倍,這兩則寓言故事的不同結果反映的同一哲理是( )。
A.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會有不同的反映
B.人類有認識和利用規律的主觀能動性
C.發揮主觀能動性要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
D.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
3.2015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指出,堅持黨的領導,一條根本的政治規矩是首先要堅持( )。
A.四項基本原則
B.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
C.民民主專政
D.黨的群眾路線
4.“知行兼舉”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個命題,下列選項與之無關的是( )。
A.“紙上得未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B.“汝果缺學詩,工夫在詩外”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D.“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5.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 )
A.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B.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C.“三個有利于”標準
D.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浙江政法干警常識判斷習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性力量。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證明:保持黨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是黨一往無前、戰無不勝的根本保證,人民群眾是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故正確答案為C。
2.答案: C
解析:
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結合的原理包括:(1)尊重客觀規律離不開發揮主觀能動性;(2)發揮主觀能動性要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實事求是;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應用這一原理,說明人類各項成功的活動都是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結合。所以本題選C
3.答案: B
解析: 在1月16日的中央政治局會上,進一步提出,“堅持黨的領導,首先是要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這是一條根本的政治規矩”。故選擇B選項。
4.答案: C
解析:
本題要求選出與“知行兼舉”無關的一項。“知行兼舉”強調“行”與“知”的辯證統一關系,二者缺一不可。
A項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未能理解知識的真諦。要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必須親身去躬行實踐。
B項“汝果缺學詩,工夫在詩外”的意思是你如果當真要學詩的話,那就應該多注重關于作詩以外的事。就是說不能為了作詩而作詩,增加閱歷不是浪費時間,是為了作詩積累素材,這樣才能作出好詩。
D項“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強調認識和實踐的辯證關系。
C項“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強調自強不息的重要性,也就是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問題,與“知行”辯證關系無關。
故正確答案為C。
5.答案: D
解析: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精髓,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也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故本題選擇D。
浙江政法干警常識判斷習題(二)
1.下列選項中,( )是各級人民政府信息的集中保管地,可設置政府信息查閱場所,配備相應的設施、設備,以方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獲取政府信息。
A.政府網站
B.公共圖書館
C.大學圖書館
D.國家檔案館
2.張某因毆打李某被某縣公安局一派出所罰款50元,張某不服向某公安局提起復議,縣公安局撤消了該處罰決定,李某不服向某縣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 )。
A.應予受理
B.應不予受理
C.應駁回起訴
D.應告知李某向某市公安局申請復議
3.下列哪一項屬于行政裁決的范疇?( )
A.行政機關對特定民事糾紛的裁決
B.行政機關對特定行政糾紛的裁決
C.人民法院對特定民事糾紛的裁決
D.人民法院對特定行政糾紛的裁決
4.不服地方各級法院第一審未生效判決時,哪類人有權請求檢察院提起抗訴?( )
A.被害人及其近親屬
B.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
C.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D.被害人以及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
5.根據我國《國防動員法》的有關規定,在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脅時,決定全國總動員或局部動員和發布動員令的分別是(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國務院
B.、國務院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長、
浙江政法干警常識判斷習題答案
1.答案: BD
解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在國家檔案館、公共圖書館設置政府信息查閱場所,并配備相應的設施、設備,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獲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行政機關應當及時向國家檔案館、公共圖書館提供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AC項錯誤,故選BD
2.答案: A
解析: 行政訴訟中原告資格的構成要件。原告必須是承擔具體行政行為法律后果或受其影響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在特定情況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即使不是直接相對人,但只要其有足夠充分的理由認為其權益受到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影響,也可以成為行政訴訟原告。只要原告“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就可以依照行政訴訟法提起訴訟,人民法院也應當受理。另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也規定:與撤銷或者變更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3.答案: A
解析:
行政裁決是指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授權,對當事人之間發生的、與行政管理活動密切相關的、與合同無關的民事糾紛進行審查,并作出裁決的行政行為。所以答案是A。
4.答案: C
解析:
《刑事訴訟法》第218條規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故本題選C。
5.答案: C
解析:
根據2010年2月26日頒布的《國防動員法》第8條規定,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脅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依照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決定全國總動員或者局部動員;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發布動員令。故正確答案為C。
浙江政法干警常識判斷習題帶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