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判斷推理:結論型推理知識點儲備
1.什么是結論型題目
結論型題目是題干中給出幾個前提或條件,要求從選項中選出可能的結論的一類題目。這類題目類似于言語理解題,題干信息量一般較大,常常考查對題干細節信息的捕捉和理解,有時還會考查對中心論點的歸納和概括。
2.結論型題目的特點
結論型題目主要考查考生兩個方面的能力,即對題干信息的理解能力和對論點的歸納能力。有的題目四個選項都是對題干信息的考查;有的題目個別選項是對題干的歸納,而其他選項是對題干信息的考查,很少出現四個選項都是歸納論點的題目。
3.結論型題目的鑒定
一般來講,此類題目常見的提問方式有以下幾種:
“由此可以推出……”
“以上論述的恰當結論是……”
“從上文能(或不能)推出以下哪個結論?”
“如果上述斷定是真的,以下哪項也一定是真的?”
“如果上述斷定是真的,那么除了以下哪項,其余的斷定也必定是真的?”
“以下哪項作為結論從上述題干中推出最為恰當?”
“下列哪項最能概括上文的主要觀點?”
“以下哪項可以最合乎邏輯的完成上面的論述?”
當判斷推理題目出現了上述幾種提問方式時,我們就要聯想到是否是結論型題目,然后根據相關的解題方法進行針對性分析。
特別注意:有些必然性推理題目的提問方式與結論型相似,但并不是結論型題目。例如2010年國家行測第86題的提問方式是“由此可以推出”,但此題的題干和選項可以轉化成假言命題的形式,考查的是對必要條件假言命題推理知識的掌握,而不是結論型題目,要注意區分。
二、結論型題目題型分類
根據我們對各地區歷年真題的深刻分析,不難發現,此類題目大致可分為兩類:常規結論型題目和非常規結論型題目,以下,我們將對這兩類題目分別進行詳細介紹。
(一)常規結論型題目
政法干警考試中常規結論型題目出現較多,根據考查內容側重點的不同,可以將其分為理解題干信息和歸納論點兩種類型:
1.理解題干信息
此類題目主要考查的是對題干某些細節信息的準確理解,解題的關鍵就是在準確理解題干信息的基礎上,對比選項與題干信息的差異,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選項進行分析判斷:①是否與題干信息點相矛盾;②是或然性還是必然性;③是否偷換概念;④條件的適用范圍是否改變;⑤是否超出題干信息的范圍。
例題1:
群眾對領導干部的不滿,不僅產生于領導的作為和業績,而且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對領導的期望值與實際表現之間的差距。因此,如果競選任何一個單位或部門的領導,競選者在競選過程中一味向群眾許愿、夸海口是一種不明智的做法。
從以上議論可以推出以下哪項結論?
A.只要群眾對領導的期望值足夠低,即使這個領導在職期間無所作為,群眾也不會產生不滿情緒
B.只要領導的作為和業績出色,群眾就不會產生不滿情緒
C.由于群眾的期望值高,盡管領導的工作成績優秀,群眾的不滿情緒仍可能存在
D.聰明的領導競選者在競選時不應向群眾承諾什么
【答案詳解】本題的關鍵信息在于題干的第一句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要使群眾對領導干部滿意,就必須做到:①良好的作為和業績;②領導的實際表現與群眾的期望之間沒有差距。
A項只強調了②,過于片面,錯誤;B項也只強調了①,也過于片面,錯誤;C項中提到了沒有做到②,故群眾可能有不滿情緒,包括了題干的兩個關鍵信息,所以C項正確;D項顯然錯誤,題干只說不應一味向群眾許愿,夸海口也是不明智的,并不代表什么都不需要承諾。故正確答案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