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政法干警考試行測:片段閱讀解題技巧
主旨題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好文段的結構,根據結構來判斷文段的重點部分,再從選項中找到同義轉述的選項。常考到的文段結構有總分結構、分總結構、轉折結構、因果結構、并列結構等。以總分結構和轉折結構為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總分結構
例:看待讓社會公正問題,應防止落入平均主義這種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現實中都頗具誘惑力的窠臼中。雖然平均主義在某些領域是否適用的,但若將其推廣到所有領域尤其是分配領域,否認人的差別而要求平均分享一切,最終只會扼制人的積扱性,扼殺社會發展的活力,不利于社會公正的實現。
這段話意在強調:
A.社會公正是相對的
B.平均主義是國人習慣的“窠臼”
C.平均主義適合非分配領域
D.追求社會公正并非要搞平均主義
【答案】D。解析: 解析:文段第一句指出看待社會公正問題應防止落入平均主義,第二句緊接著說明了“平均主義”的危害。由此可知,文段屬于總分結構,重點在總的部分。首句同義轉述即D項。
2、轉折結構
例: 許多人很崇尚言論自由,以為言論自由就可以解決思想自由的問題。實際上,言論表達的自由并不必然走向思想自由。假如我們觀察網絡媒體上的有些表達,就會發現它存在著一種極端化的趨勢,嚴謹的人不一定參與表達和討論,同時網絡媒體上有許多非理性的謾罵和惡意攻擊等等。結果雖然言論自由了,但一個人的思想表達很容易遭到圍攻。這不是思想自由,僅僅是言論自由而已。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 思想自由的前提并非言論自由
B. 言論自由將導致思想的極端化
C. 思想自由并不等同于言論自由
D. 言論自由不必然導致思想自由
【答案】D。解析: D文段中“實際上,言論表達的自由并不必然走向思想自由”一句,通過弱轉折引出文段主旨句。后面文字為舉例論證。故轉折后為重點,因此正確答案為D選項。A項的“前提”在文段中無從體現;B項說法絕對,原文是說“言論自由存在著極端化趨勢”;C項內容不能由文段內容推出。
二、細節題
細節題應選擇符合文段內容描述的選項,如文段沒有提到的內容一律不選,如以絕對化形式表述的選項也要慎選(例:所有、都、一定)。
例:微博注冊的方式很簡單,瀏覽者只要登記個電子郵箱地址,設置好密碼就可成為微博用戶了。寫微博的要求不高:只需撰寫只言片語,便可宣泄情感。所以,只要使用者會電腦打字或者發手機短信,便可以將自己的情感以簡短快捷的形式發布出去。此外,微博的界面設置方式使得信息瀏覽也變得更加方便,而且一條微博的內容僅相當于兩三條手機短信,花費不了多長時間。在這個信息過剩、人們的注意力被嚴重瓜分的時代,微博更符合人們快速閱讀的需求。
與這段文字的意思不相符的一項是:
A. 使用者可以借助微博宣泄自己的情感
B. 微博的內容更迎合現代人閱讀的需求
C. 微博使用門檻低、信息發布簡便易行
D. 微博界面的設置便于使用者瀏覽信息
【答案】B。解析:文段提出了微博簡短快捷的形式更符合現代人快速閱讀的需求,而非微博的內容。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 由“只需撰寫只言片語,便可宣泄情感”知A項正確;由文段中的“注冊方式簡單”“只要使用者會電腦打字或者發手機短信,便可以……發布出去”可知C項正確;由“微博的界面設置方式使得信息瀏覽也變得更加方便”可知D項正確。
以上是高頻考點,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考點需要我們掌握。通過練習閱讀的敏感度,相信此部分能夠達到令考生滿意的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