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政法干警考試行測妙招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哪些內容,考生要非常清楚。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等部分。
妙招二:備考要注意方法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在眾多考試中都有考查,無論是國家公務員考試,還是政法干警考試,可謂是:有考試的地方,大部分能見到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雖然大多數人并不陌生,但是備考的過程中還是要講究方式方法,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言語理解與表達
言語理解與表達所給的材料較多,從文段中尋找突破口是最有效的一種方式。
對于邏輯填空題,可以從材料中尋找劃線部分所填詞語的解釋句,也可以尋找形成聯合關系得已知詞語,形成反對關系得已知詞語。甚至從材料內容所體現出的時代背景尋找突破口。
對于閱讀理解部分,可以從文段的結構中尋找切入點,比如,文段為分總結構,答案的重心會落到文段總的部分。也可以從文段的主題中尋找正確答案,比如文段圍繞社區養老這個主題,該題的正確答案一般主題密切相關。
對于語句表達,重點把握兩種題型,一種是語句銜接,一種是語句排序。排序題,可以在文段中尋找構成特殊關系得關聯詞,比如,“但是”具有轉折關系,往往不能放在句首。另外,可以看敘述的時間順序,比如,春、夏、秋、冬。當然,也可以圍繞某一主題進行展開,比如,一個句子中出現了“成長”、“成才”兩個詞語,另一句子僅僅出現“成長”,那么。出現“成長”、“成才”的句子一定在“成長”之前或者之后。
銜接題,可以從句式結構一致入手,也可以從思路一致入手。銜接句一般為總結句,對文段的部分內容或者全部內容進行概括總結,或者為承上啟下的句子,對前文內容進行總結,同時,引起下文的內容。
(二)數量關系
數量關系沖刺備考,考生需要加強數字推理、數學運算題目的練習量。俗話說:熟能生巧。數量關系在整個行測試卷中,往往是拉開分值的一部分,很多考生由于時間的關系,放棄這部分內容的作答。實際上,數量關系只要能夠列出正確的式子,把握數字之間存在的正確規律,得出的答案往往是正確的,并且能夠獲得較高的分數。因此,這部分內容要加強各種題型的練習,量要大,速度要快。數字推理要掌握等差、等比等基本公式,數學運算要掌握行程問題、概率問題、利潤問題、濃度問題等內容的解題思路,能夠舉一反三。
(三)判斷推理
判斷推理在整個行測試題中的比重也較大。判斷推理,判斷需要依據,推理需要前提。所以,判斷推理部分,考生要掌握一些邏輯屬于,懂得推理規則。不懂推理規則,邏輯判斷就會無從下手,類比推理也將有一定的難度。具體的內容,考生可以向有經驗的人進行學習,從而掌握政法干警側重考查的邏輯知識點。
圖形推理與定義判斷,也需要考生在一定的邏輯基礎上作答。圖形推理要具有圖形敏感性,能夠快速從所給的圖形中,判斷圖形之間存在的某種規律,是點線面角等問題,還是平移、組合、疊加、旋轉等問題。圖形推理需要考生具有圖形敏感性。
定義判斷可以從所給的定義內容去入手,看所給選項是否滿足定義所列的所有條件。也可以從選項入手,看四個選項中與其它三個選項存在差異的一個選項。
(四)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是比較容易得分的。資料分析掌握一定的概念,比如同比增長、環比增長、百分數、百分比等。掌握這些概念以后,就可以快速運算,運算的時候,可以適當采用首數法、尾數法等快速計算方法。資料分析材料既有文字、也有圖表,甚至還有二者的結合,因此,看懂圖表也是突破資料分析的一個關鍵點。
(五)常識判斷
常識判斷題目的作答,需要考生扎實的知識儲備,歷史、文化、政治、科技、法律等內容都要了解,考生所要復習的內容較多。建議考生以專題的形式,以歷史、文學、政治三個方向為突破口,梳理相關的內容,每日積累一部分知識,花費大約1小時的時間進行備考,以早晨、晚上某個時間段為易。
妙招三:作答順序要講究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五部分的內容,一般順序為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考生在作答的過程中,順序也很關鍵。這個可以通過田忌賽馬的故事中得到驗證。文科相對較好的,做題的順序一般為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推理、資料分析、數量關系;理科相對較好的考生,做題的順序一般為常識判斷、資料分析、數量關系、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推理。以上的作答順序僅供考生參考。在作答的過程中,遇到無法搞定的題目,一定要跳過,但要做好標記,以免在涂卡時錯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考生在沖刺階段,按照上述的方法進行實際操作,尋找一種高效快捷的答題順序,也能為筆試增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