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政法干警行測判斷推理解題技巧
邏輯判斷共考查10題,其中可能性推理9題,必然性推理1題,有些年份出現過只考查可能性推理的情況。必然性推理中的主要考點是三段論結論型題目及假言命題推理,可能性推理中主要考查加強型、削弱型、結論型題目。邏輯判斷題目首先需要根據題干內容和問法判斷題型:題干中出現多個“所有”、“有些”,問可以推出或可以得到什么,可判斷為三段論結論型題目,運用文氏圖法解決;題干及選項中出現“如果…那么…”、“只有…才…”、“必要條件”等關聯詞,可判斷為假言命題推理的題目,運用逆否命題及連鎖推理的規則解決;題干為一般科普類內容,無明顯關聯詞,問“由此可以推出”,可判斷為可能性推理結論型題目,需要將選項與原文進行對比得出正確選項;題干為一般科普類內容,問“哪項最能加強/削弱”,為加強型/削弱型題目,需要根據論證模型或論證結構進行加強/削弱。
這里重點強調一下可能性推理三種題型的解題技巧。由于“加強論證”本質上是使結論成立可能性變高,“削弱論證”是使結論成立可能性變低,因此加強、削弱型題目可以先利用“因此”、“所以”等關鍵詞定位結論,根據結論找論據,然后判斷題目屬不屬于某種(或多種)常見的論證模型,如枚舉歸納、類比推理、缺橋論證等等。如果屬于就可以利用模型對應的的加強、削弱方式快速確定正確答案;如果不屬于常見的論證模型,就要從論證結構角度解題,利用“排除他因、建立聯系”等方式加強,利用“另有他因、因不致果、因果倒置、直接反駁”等方式削弱。考生還要留心選項的具體說法來判斷不同選項間的加強、削弱的強弱順序。結論型題目要注意解題的基本原則:忠于原文、不絕對化。選項盡可能與原文意思保持一致,如果出現“一定”、“都”、“只要…就…”等字眼很可能是絕對化的選項,可以優先排除。
二、圖形推理
圖形推理共考查5題,主要考查順推型、九宮格型、空間型等題型,其中順推型考查較多,有些年份沒有考查空間型題目。具體考點中,對稱、數量關系、移動、組合疊加、元素分布、折紙盒問題考查較多。其中數量關系考查線條數較多,特別是特定線條(構成封閉區域的線條數、圖形內部線條數)等經常出現,需要考生留意。空間型主要考查折紙盒問題,這需要大家平時多練習,加強空間想象能力。另外,考生還需掌握不同題型設置規律的幾種情況,順推型主要有三種:連續變化(數量遞增或遞減,位置連續移動或旋轉)、共同特征(所有小圖形都具有某一共同特點)、間隔規律(第1、3、5個小圖形按某一規律變化,第2、4、6個小圖形按另一規律變化);九宮格型主要有兩種:行間規律、列間規律。
解決圖形推理題判斷規律時不應求難求怪,應按照特征圖形、圖形相似、圖形相異、圖形求同的順序思考。熟練掌握漢字、字母、陰影、圖群、嵌套圖形等特征圖形的常考規律,出現這類元素時優先考慮這些規律。當發現題干中的幾個小圖形比較相似,可以考慮移動和疊加的規律。如果圖形各不相同,考慮圖形中某一元素的數量變化,比如封閉區域、線條數等。如果找不到數量變化的規律,就要看這些小圖形是不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比如對稱性、直曲性、連接方式、特殊元素的位置等。
三、定義判斷
定義判斷共考查5題,主要為單定義題目,一般有1道多定義題目。題干內容多涉及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其中社會學、心理學是必考學科。定義判斷題目的題干有逐漸加長的趨勢,閱讀量加大,應引起考生注意。
解決定義判斷題主要是從整體和部分兩個角度對題干進行分析,爭取快速找到定義的要點。整體分析指在通讀題干的基礎上,對整個題干的內容進行理解,用自己的話總結定義的主要內容或關鍵特征;部分分析指當題干內容過于專業不好理解時,可以尋找題干中的一些核心成分,也就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誰”“為了什么”對“誰”實施了“什么樣的行為”,產生了“什么樣的結果”。然后將選項中的內容與分析出的主要內容或核心成分對比,排除錯誤選項。
四、類比推理
類比推理共考查10題,兩項式、三項式、填空式三種題型都有考查,題量分布比較平均。考點方面,邏輯關系、言語關系、經驗常識為考查重點,尤以經驗常識為重,幾乎不考查理論常識。邏輯關系中,概念間關系、順承關系考查較多;言語關系中,近義詞、反義詞關系、語法關系考查較多;經驗常識中,功能關系、組成關系、加工關系考查較多。
類比推理題屬于行測考試中比較簡單的題型,但也容易因為大意而丟分。解決這類題目需要注意熟悉常考關系,先看題干詞項之間關系后看題干與選項的相似性,不依賴造句的方法,要在不同選項之間對比選擇最優的。另外還有一些細節問題需要注意,比如注意詞項的位置,題干詞項關系不好判斷時可以通過選項反推。
以上,專家為大家介紹了判斷推理部分題目答題的一些注意事項和解題技巧,好的方法還需要實踐指導,考生應在平時練習及考試時多運用以上方法,反復練習以提高解題速度和準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