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政法干警行測之常識判斷深度解析
二、知識考查依托時政
根據網友回憶與網絡整理發現:與以往相同,今年的常識判斷依然延續宏觀考查的手法,涉及到知識模塊有法律、科技、地理、歷史、文化、政治等,可謂保羅萬象,涉及生活各個方面。
2015-2014兩年常識判斷模塊占比表
模塊 | 時政 | 法律 | 經濟 | 地理 | 歷史 | 科技 | 文化 | 管理 |
2015 | 2 | 2 | 2 | 3 | 1 | 8 | 2 | 0 |
2014 | 0 | 1 | 1 | 4 | 2 | 6 | 5 | 1 |
根據上表模塊對比不難發現,在2015年的考試中,知識占比情況有了一些新變化。其具體特點如下:
1、科技知識增加,文史類知識比重下降
與14年真題對比,發現今年的科技知識的考查明顯增加,涉及到化學、物理、醫學(心理學)等常規題目外,還考查到電子計算機、航空技術、車輛組裝、粉塵等跟時事政治結合比較緊密的題目。
文史類知識比重有所下降,特別是歷史、文化的考查只涉及到對外交往、體育、影視等方面。文史類考查面收窄,管理類的題目今年未曾涉及。
2、經濟法律地理與以往持平
經濟、法律、地理是常識判斷考查中穩定不變的模塊,今年的考查依舊如此,每年的題量都在2-3道左右,復習備考要注重這幾個模塊的基礎分數的保障。特別是地理題目,兩年連續考查到季節問題,這些模塊的高頻考點需要牢固掌握。
3、緊跟時政大勢、考查具體細微
與往年相比,今年常識判斷的考查凸顯了“時政”這個亮點,不論哪個模塊都巧妙地從當下的時政大事入手進行考查,比如科技中的粉塵題目就來自于臺灣的粉塵爆炸,閱兵與部隊、出訪、歐洲希臘債務問題、絲綢之路經濟帶等當下最熱的時政都有所涉及。所以,在復習備考過程中,時政這一環節不能忽視,需要加強。
三、考查涉及范圍增加、難度加大
常識判斷題目側重考查考生的判斷能力,今年在以往的知識考查基礎上,強化了判斷推理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不僅要有知識,更要學會通過既有知識聯系推導出答案的能力。歷史題目中絲綢之路的考題就說明這一點,考生既要有常識,更要有利用常識的能力。
總之,2015年政法干警考試中常識判斷題目已經塵埃落定,面廣題難、與時俱進將是趨勢,考生在后期備考時一定要注重平時積累與答題技巧,做到有知識、有能力、會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