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習題帶答案
云南省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習題(一)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職業病的是( )。
A、李老師搬進了剛裝修的新辦公室,由于有害氣體嚴重超標,導致她患上了血液病
B、刑警老王在近30年的職業生涯中接觸過各種犯罪分子,在日常生活中,他也經常用職業的眼神打量親朋好友
C、小趙是一家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工作經常加班加點,飲食很不規律,終于被醫院查出患上了胃炎
D、小張在一家皮鞋廠工作,因長期接觸含苯物質而患上了再障性貧血
2、偏見:是以刻板印象的方式對人、物或環境做出的判斷。
根據以上的定義,下面哪種行為沒有偏見( )。
A、醫生小王診斷,李某可能患有精神疾病
B、很多人認為,猶太人是世界上最會經商的人
C、張大姐認為,沿街乞討的人都是企圖不勞而獲的
D、有人認為:胖子一般都是因為自控能力差造成的
3、定義:
①信心:指一個人對自身信仰的堅定,可包括宗教與非宗教的信仰,是對于尚未見到事物的信念和憑據,它包括相信和敢于將自己完全委托兩個層面。
②恒心:指堅持達到目的或執行某項計劃的決心,也指持久不變的意志。
③愛心:指同情憐憫之心,包括相應的一定行動,如對象為人類時,就基于彼此都是人類的認識而同情憐憫,如對象為非人類時,則基于彼此都是動物或生命的認識而同情憐憫。
典型例證:
(1)小秦認為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優秀的地方,只要擁有自己的特長和優點,就應該感到自豪,畢竟自己還是挺厲害的嘛。
(2)老李體檢時發現“三高”,醫生提醒他要堅持鍛煉,于是老李不論三伏三九都堅持每天晨練一小時,結果“三高”果真都不“高”了。
(3)張某與妻子離婚后承擔對孩子的撫養義務,不久張某因搶劫被逮捕,孩子無人照料,民警小戴主動為張某照看孩子。
對上述典型例證與定義的關系判斷不正確的是( )。
A、例證(1)(2)(3)分別與定義①②③相符
B、例證(3)(2)分別與定義②③相符
C、例證(1)(3)分別與定義①③相符
D、例證(2)(3)分別與定義②③相符
4、埋藏物:是指長期埋藏于地下已不能明確其所有人的物。埋藏物具有以下特點:所有人不明、埋藏于他物之中,且不是顯而易見、不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請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埋藏物的一項是:
A、小明把1萬元現金藏在包裹里,在回家坐火車時不慎丟失
B、某修路隊在修路工程中,意外挖掘發現距今1000多年的石羊、石豬等石刻品
C、東北某村民在自家房屋進行翻修時,意外地在其地板內發現一桶不明廢棄物
D、裝修工人丁某在住戶家改裝電線,在開鑿室內穿線墻洞時,發現墻內有一包用塑料布包著的東西,解開一看是三根金條
5、暈輪效應亦稱光環效應,是指利用一種一致的突出的特性作為評價一個人的其他方面特性根據的一種傾向。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各項中屬于暈輪效應的是( )。
A、我們通常認為,世界上任何一位杰出的科學家之所以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均來自其百分之一的靈感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B、老師在面對學生時,容易產生這樣的心理,即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往往會被認為是智商高、聰明、熱情、有創造性的學生;成績不好的學生或調皮搗蛋的學生往往就被認為是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一無是處的學生
C、中國有一句老話,叫“情人眼里出西施”,意思是說如果男女雙方產生了愛慕之情,即便一方的容貌不是那么美麗漂亮,在另一方眼里也會被認為美麗得如同西施一般;或者盡管一方有諸多缺點,也會被另一方看作是無以倫比的優點
D、王某因涉嫌盜竊機動車輛被公安機關逮捕,但王某的同村人都認為他平時很熱心,獨自出錢幫助村里修筑公路,并經常出錢幫助孤寡老人看病買藥,是村里有名的“大善人”,因而不可能是盜竊機動車輛的盜賊
云南省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習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關鍵詞
定義強調的關鍵詞包括”職業活動“、”毒害物質“。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選項不屬于職業活動,BC選項中老王和小趙都沒有接觸毒害物質。D項中小張在鞋廠工作屬于職業活動,接觸的苯物質屬于毒害物質,并引起了再障性貧血,符合定義。故正確答案為D。
2、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以刻板印象的方式”“對人、物或環境做出的判斷”。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小王診斷李某有精神病,這是基于專業知識做出的判斷,A沒有偏見。B中“猶太人是世界上最會經商的人”是“以刻板印象對人做出的判斷”。并非所有猶太人都會經商,B是對猶太人的偏見。C中“沿街乞討的人都是企圖不勞而獲的”是“以刻板印象的方式對人做出的判斷”。有的乞討人員是因為喪失勞動能力生活困難,而非為了不勞而獲,C是對乞討人員的偏見。D中“胖子一般都是因為自控能力差造成的”是“以刻板印象對人做出的判斷”。有的人胖是因為先天體質而不是因為自控能力差,D是對胖子的偏見。故答案為A。
3、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個定義中的關鍵詞
信心:關鍵詞是“對自身信仰的堅定”;
恒心:關鍵詞是“堅持”、“持久不變的意志”;
愛心:關鍵詞是“同情憐憫”、“都是人類”、“都是動物或生命”。
第二步:逐一判斷例證與定義之間的關系
例證(1),是小秦對自己的主觀判斷,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有可能是自信,也有可能是自戀,而自戀不一定就是自信;例證(2)中的老李不論三伏三九都堅持每天晨練一小時,符合“堅持”和“持久不變的意志”,例證(2)屬于恒心;例證(3)民警小戴主動為張某照看孩子,這是對無人照料的孩子的“同情憐憫”,屬于愛心。即例證(2)(3)分別對應定義②③。故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C
解析: 埋藏物的關鍵要件有:(1)所有人不明;(2)不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A項現金所有人就是小明,不符合要件(1),排除。B項1000多年前的石羊、石豬具有歷史價值,不符合要件(2),排除。C項滿足定義所有的要件。D項中金條的所有人就是住戶,不符合要件(1),排除。因此,本題答案為C選項。
5、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包括“一種一致的突出的特性”、“評價一個人的其他方面特性根據的一種傾向”。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B選項較為典型,學習成績好作為一種特性在老師腦中已形成定勢,此后在評價方面時也認為非常好;反之亦然。A項沒有體現題目定義,屬于無關選項。C項“情人眼里出西施”中情人表現出來的不屬于“一種一致的突出的特性”。D項容易與定義混淆,D項是依據王某的一貫行為去評價他的一次的特殊行為,而不是依據一種特殊特性來評價其他特性,因此不符合定義。故正確答案為B。
云南省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習題(二)
1、柔性領導是指依靠領導者的非權力影響力,采取非強制命令的方式,在人們心目中產生一種潛在的說服力,使其自覺服從和認同,從而把組織意志變為人們自覺的行動的領導行為。
根據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柔性領導的是( )
A、校長決定給全體教師漲工資
B、小張作為教書育人楷模成為全體教師的偶像
C、校長提出教師創新激勵計劃
D、資深教師張老師說話很感召力
2、“兩不可”指的是一種違反排中律的錯誤。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時間、對同一對象、同一方面,相互否定的思想必有一真。對前述相互否定的思想均加以否定,則犯了“兩不可”的錯誤。
根據上述定義,以下哪項犯了“兩不可”的錯誤?( )
A、沒人能爬上那座山峰,上去了也沒有見回來的
B、沒有什么東西是完全真實的,也沒有什么東西是完全虛幻的
C、不是全班同學都來上課了,也不是全班同學都沒來上課
D、并非有人來上課了,也并非沒人來上課
3、行政應急:是指關于國家行政機關行使應急職權以控制和處理突發公共事件的制度。
根據以上定義,下列選項不屬于行政應急的是( )。
A、在地震災害突發后,行政機關采取應急措施
B、信訪機關對擾亂其辦公秩序的個別來訪人員采取措施
C、嚴重動亂后發出戒嚴令
D、突發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流行性傳染病,行政機關采取應急措施
4、生態入侵是指人們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把某些生物帶入適宜其棲息和繁衍的地區,使得該生物種群不斷擴大,分布區不斷穩定地擴展,從而危害當地的生產和生活,改變當地生態環境的過程。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各項屬于生態入侵的是:
A、產于南美洲的鳳眼蓮作為觀賞植物被引進我國,致使云南滇池由于鳳眼蓮的瘋狂蔓延而魚蝦絕跡
B、科學家將引進的野生大豆與當地品種雜交,培養出抗大豆萎黃病的優良品種
C、某實驗室因大意將試驗用的致病性菌株散播,造成周圍居民染病
D、某地因發生大面積放射性核泄露而使某種植物繁殖能力超強,逐漸取代了該地域內的其他植物
5、定義:
①奉獻管理指企業員工都自覺地在企業文化的支配下,對變幻莫測的市場,很快地聯合行動,采取對策。
②合作管理指合作雙方在優勢互補的基礎上,按行規運作,并規范自身行為,通過真誠合作,有效溝通,實現合作利益最大化,讓雙方都成為贏家的管理。
③權力管理指運用科學方法和手段,對權力的運作進行監督和控制,對行使職權進行檢查、考核、評價和管理。
典型例證:
(1)某公司主動按照國際油運公司的通行做法,對不適應中外合作要求的組織機構和用工、分配制度進行了超前改革,解決了與國際油運公司在體制、機制和運作方式上的銜接問題。
(2)作為項目總設計,張某從初步方案開始就緊抓優化設計,如在進口設備造價較高的情況下,想盡辦法大幅提高設備國產化率,大膽采用了國產設備,降低工程投資約1000萬元。
(3)當市場的參與者分散成獨立于政府的法人后,組織權力作為調配資源的主要手段之一,不作管理,甚至只要不作嚴格的管理,就會損害到市場經濟的公正公平原則。
對上述典型例證與定義的關系判斷正確的是( )。
A、例證(1)與定義②相符
B、例證(2)與定義③相符
C、例證(3)與定義①相符
D、例證(2)(3)與定義①②相符
云南省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習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題干中柔性領導最終“使其自覺服從和認同”,排除A、C兩項,D項也沒有表現其他人的反應,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D
解析: “兩不可”是指對相互否定的思想均加以否定。D項對“有人來上課”和“沒人來上課”兩個矛盾的命題進行了否定,犯了“兩不可”的錯誤。故答案選D。
3、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控制和處理突發公共事件”。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選項”地震災害“、C選項”動亂“、”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流行性傳染病“都是突發性公共事件,符合關鍵詞;B選項”擾亂其辦公秩序的個別來訪人員“不屬于公共事件,不符合關鍵詞。故正確答案為B。
4、答案: A
解析: 生態入侵的關鍵詞在于生物進入適于其生存的環境后大量繁殖危害到當地的生態環境。在A選項中,南美鳳眼蓮引入后我國,導致滇池的魚蝦滅絕,破壞了生態環境,符合定義。在B選項中,大豆雜交之后,培育出優良品種,不符合定義,所以排除。在C選項中,大意使致病性菌株散播導致居民染病里面并沒有涉及到該生物種群不斷擴大,不符合定義,所以排除。在D選項中,并不是人們將生物帶入的,不符合定義,所以排除。因此,本題答案為A選項。
5、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個定義中的關鍵詞
“奉獻管理”中的關鍵詞包括“自覺”,“企業文化的支配”。“合作管理”中的關鍵詞包括“優勢互補”,“雙方都成為贏家”。“權力管理”中的關鍵詞包括“科學方法和手段”,“權力的運作”。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并判斷正確
A中例證(1)公司的行為不符合關鍵詞“優勢互補”,因此不屬于奉獻管理,即例證(1)與定義②不相符,因此A項錯誤;
B中例證(2)項目總設計張某的做法完全符合關鍵詞“科學方法和手段”和“權力的運作”,因此屬于權力管理,即例證(2)與定義③相符,因此B項正確;
C中例證(3)中完全不符合關鍵詞“自覺”和“企業文化的支配”,因此不屬于奉獻管理,即例證(3)與定義①不相符,因此C項錯誤;
D中從上面的分析可知只有例證(2)與定義③相符,因此D項錯誤。綜上,故正確答案為B。
看過“云南省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習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