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判斷預測題及答案
國家公務員考試判斷預測題(一)
下列屬于妨礙公務罪特征的一項是( )。
A、李某讓其在派出所值班的兒子回家過年
B、小劉因丈夫在公安局工作繁忙,夫妻離多聚少,因而堅決不同意丈夫在假期上班
C、某廠領導糾集大批職工阻撓稅務人員查稅
D、派出所的老張平日橫行鄉里,一次他在胡作非為時被群眾毆打
2、燈塔效應是指私有商品可以在市場交換,并具有市場價格和市場價格,但公共商品沒有市場交換,也沒有市場價格和市場價值,因此消費者幾乎都不愿意個人支付公共商品的費用,從而讓別人來消費。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符合燈塔效應的是:
A、某沿海地區要治理水質污染,由于資金不足,有關部門向當地一些大型企業借款,但企業大都不愿意借款
B、某新開盤的高層塔樓設立了多部電梯,公攤面積較大,住在低層的居民認為自己不需要使用電梯,因此不愿交納電梯維護費用
C、某村莊為解決水源不足的問題,號召村民集資建水渠從鄰村河流引水過來,響應這一號召的村民很多
D、某小區舉辦圖書展銷會,購買圖書的居民享受五折優惠,小區居民雖然光顧展會的人較多,但大多數人并沒有購買圖書
3、專家系統是一個電腦系統,其具有某專業領域的特定知識,可以解決該領域的問題或給予建議,是人工智能領域較成功的例子。根據以上定義,以下屬于專家系統的是( )。
A、網上銀行系統。通過這個系統,用戶可以在網上對自己的賬戶進行管理
B、辦公自動化系統。以電子復讀機為中心,把文字處理機、傳真機、打印機等辦公設備有機地結合起來,用作日常辦公
C、深藍系統。IBM公司專門為國際象棋競賽所開發的電腦系統
D、公交查詢系統。通過這個系統,用戶可以查詢到各路公交汽車的停靠站點
4、秋審是清朝的一種審判制度,從明朝發展而來。明朝的朝審制度被清朝繼承后,又有了發展變化。清朝將朝審發展為兩種,即朝審和秋審,但這兩種審判方式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審判的對象有區別。秋審的對象是復審各省上報的被處以死刑的囚犯,而朝審則是復審刑部在押的死刑犯。審判官的組成是相同的,都是中央各部院的長官。秋審首先要求各省的督撫將自己省內所有被判處斬和斬監候(相當于現代的死緩)案件和布政使、按察史會通復審,分別提出情實、緩決、可矜、留養承祀四種處理意見,然后再將有關案件的情況匯總報送刑部,而囚犯則集中到省城關押。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適用于“秋審”的是( )。
A、關押在某州縣監獄里準備判處死刑的犯人
B、上二年已經被秋審被判留養承祀的死刑犯
C、已查明案情屬實押解進京的滅門慘案的犯人
D、 因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死刑的孕婦犯人
5、制度化程序:指人們的將某種行為模式、行為規范內在化和習慣化為一種過程。表現為一定的社會生活規范、風俗習慣、禮節儀式,從而當人們以某種社會角色出現時,自覺不自覺地按這種行為模式和行為規范行事的現象。 下列不屬于制度化程序的是( )。
A、學校每天按時升國旗
B、科研秘書小李在開會時即使沒有要求也會做記錄
C、退休后的老張常?;貞浌ぷ魃系姆N種瑣事
D、某村莊每年祭祀都要從村中選出一位德高望重的主祭來主持活動
國家公務員考試判斷預測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暴力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李某并沒有妨礙兒子執行職務,B中的小劉也沒有妨礙丈夫執行職務,D中的老張并不是在執行職務時遭到毆打,群眾的行為不屬于妨礙公務,ABD均不符合定義,故正確答案為C。
2、答案: B
解析:
燈塔效應的定義要點是:消費者都不愿意個人支付公共商品的費用,從而讓別人來消費。A項是借款,C項是村民集資,D項是并不是公共商品,都不符合定義;B項符合定義。故答案選B。
3、答案: C
解析: 專家系統是一個電腦系統,它包含兩層含義:第一是要具有某專業領域的特定知識;第二是可以解決該領域的問題或給予建議。最重要的是人工智能領域較成功的例子。A選項網上銀行系統不需要特定領域的特定知識,所以與定義不符排除;B選項辦公自動化系統未涉及電腦系統,所以與定義不符排除;C選項深藍系統是電腦系統,同時具有國際象棋方面的能力,并且也是人工智能領域,與定義相符;D選項公交查詢系統不需要特定領域的特定知識,所以與定義不符排除。因此,本題答案為C選項。
4、答案: B
解析: 由題干定義可知,B項,上一年秋審已經審定了案情事實,并已經做出審判的,不再參加“秋審”。比較容易混淆的是D項,即使懷有身孕,仍然會參加“秋審”,如果案情屬實,會有“緩決”,即判決會選擇延后執行,但是,這里也只是“緩決”,秋審也還是會參加,不過是待其產后再執行判決。故本題選B。
5、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包括將某種行為模式、行為規范“內在化和習慣化”、表現為一定的“社會生活規范、風俗習慣、禮節儀式”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中的“學校每天按時升國旗”已成為一種禮節儀式。B項中的“沒有要求也會做記錄”表現為一定的社會生活規范。D項中的“每年選出一位主祭來主持活動”表現為風俗習慣。C中的“常?;貞浌ぷ魃系姆N種瑣事”僅僅為自己的思想活動,不屬于行為活動,不屬于制度化程序。
故正確答案為C。
國家公務員考試判斷預測題(二)
1、剛進入大學的中文系學生小肖,得知學校要求所有學生在畢業前必須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小肖想:“我畢業后既不出國,又不從事外貿工作,干嘛畢業前要通過四級考試?”
下列屬于小肖想法所包含的前提是( )
A、要出國的人必須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
B、在畢業前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才能在畢業后出國或者從事外貿工作
C、只有畢業后出國或者從事外貿工作,才需要在畢業前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
D、出國或者從事外貿工作,不適合中文系畢業的學生
2、有關數據顯示,從2005年以來,廣東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數量約占當年高校畢業生的1%—2%。以2008年為例,應屆高校畢業生中選擇自主創業的僅占1、2%。而在西方發達國家,這個數字為20%—30%。由此看來,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學生更具有創業才能。
以下哪一項正確,最能對上述結論構成質疑?( )
A、中國關于鼓勵高校畢業生創業的政策較少,創業環境不佳
B、中國高校畢業生的絕對數量比西方發達國家多
C、西方發達國家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不比中國大學生高
D、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學生更喜歡挑戰自我
3、因為化纖是用石油等原料人工合成的,生產化纖會產生許多污染物,要用掉許多能量和水,而且化纖垃圾在自然環境中降解速度很慢,所以一般人都認為穿著純棉織物要比使用化纖物更環保。下列哪項如果為真,會對上述觀點構成最強有力的質疑?( )
A、最新的化纖纖維在外觀、手感、吸濕性等方面與純棉織物沒有什么明顯差別
B、科學家正在研究回收、利用、處理化纖垃圾的新辦法
C、純棉織物價格比較高,占人口多數的工薪階層和農民想穿也穿不起
D、棉花是使用農藥最多的農作物,世界上的殺蟲劑25%被用于棉花種植
4、在某餐館中,所有的菜或屬于川菜系或屬于粵菜系,張先生點的菜中有川菜,因此,張先生點的菜中沒有粵菜。如果加上下列( )項,才能使上述論證一定成立。
A、餐館規定,點粵菜就不能點川菜,反之亦然
B、餐館規定,如果點了川菜,可以不點粵菜,但點了粵菜,一定要點川菜
C、張先生是四川人,只喜歡川菜
D、張先生是廣東人,他喜歡粵菜
5、新型平板電腦比傳統平板電腦更快捷,它安裝了新型操作系統,因此,新型平板電腦的銷售情況比傳統平板電腦好。
下列最能削弱上述觀點的是( )。
A、某些平板電腦使用者的使用環境和平常人不同
B、傳統平板電腦最常用的功能在新型平板電腦中找不到
C、新型平板電腦的操作系統是全新的
D、無論平板電腦使用何種操作系統,使用習慣都因人而異
國家公務員考試判斷預測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由題干小肖的話知因為他畢業后既不出國,又不從事外貿工作,所以不需要畢業前通過四級。即小肖得出結論的前提是:只有畢業后出國或者從事外貿工作的才需要在畢業前通過大學英語四級。故答案選C。
2、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找到論點和論據
論點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學生比我國大學生更具有創業才能。論據是我國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人數比例低,而西方發達國家高。
第二步:判斷削弱方式
論點和論據有聯系,要構成削弱,可對其論點削弱。
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
C項”創業成功率“與自主創業人數無關,強烈的反駁了題干觀點,因為只有成功了才證明有創業才能,根據C項"西方發達國家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不比中國大學生高",說明了我國高校大學生不比西方國家大學生的創業才能低,A項”政策較少,創業環境不佳“是造成創業不成功的因素,但和創業才能無關,該項屬于無關項。B項“中國高校畢業生的絕對數量比西方發達國家多”也有削弱作用,但力度不如C。而D項“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學生更喜歡挑戰自我”顯然支持了結論。因此正確答案為C。
3、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找到論點和論據
本題的論點是穿著純棉織物要比使用化纖物更環保。論據是化纖是用石油等原料人工合成的,生產化纖會產生許多污染物,要用掉許多能量和水,而且化纖垃圾在自然環境中降解速度很慢。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
題干說純棉織物的環保性和化纖物的污染性,而A說“外觀、手感、吸濕性”,A和題干內容無關,A錯誤。論據說化纖垃圾降解慢,B說“研究回收、利用、處理化纖垃圾的新辦法”,B是對題干論據的削弱,不能證明純棉織物更具有環保性,B錯誤。題干說純棉織物的環保性,而C說純棉織物的價格,C和題干內容無關,C錯誤。D說棉花的種植使用了大量農藥,說明純棉織物的原料生產過程中也存在污染,進而說明純棉織物不一定比化纖物更環保,D削弱了論點,D正確。故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A
解析:
由題干“某餐館的菜只有川菜和粵菜兩種,張先生點了川菜”,要得到結論“張先生點的菜中沒有粵菜”,需要保證點了川菜之后就不能再點粵菜,A項能使論證成立;B“如果點了川菜,可以不點粵菜”說明,也可以點粵菜,不能使題干論證成立;C、D兩項是張先生的喜好,是無關項。故答案選A。
5、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找到論點和論據
題干論點為新型平板電腦的銷售情況比傳統平板電腦好,論據為新型平板電腦安裝了新的操作系統。
第二步:判斷削弱方式
論點說銷售情況,論據說操作系統,論點和論據間無因果關系,需削弱論證。
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使用者的使用環境與題干無關,A錯誤。B中最常用的功能與操作系統快捷和銷售情況好無關,屬于無關選項。C只說明操作系統的情況,沒有說明操作系統和銷量之間的關系,無法削弱論證。D中“無論平板電腦使用何種操作系統,使用習慣都因人而異”表明操作系統不會影響人們對電腦類型的選擇,因此即使“新型平板電腦安裝了新的操作系統”也不一定會使“新型平板電腦的銷售情況比傳統平板電腦好”,削弱了論證。故正確答案為D。
看過“國家公務員考試判斷預測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