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推理練習題及答案
寧夏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推理練習題(一)
A、紫、藍、黃、白
B、白、黃、藍、紫
C、黃、白、紫、藍
D、藍、紫、白、黃
2、(1)宏觀調控(2)通貨膨脹(3)投資減少(4)物價回落(5)經濟過熱
A、5—2—1—3—4
B、2—5—1—3—4
C、4—3—2—5—1
D、3—5—2—1—4
3、甲、乙、丙三個人都打算出去旅行,并開始預定飛機票。他們三人一個去北京 一個去海南、一個去成都。據悉甲不打算去北京,乙不打算去成都,丙既不去海南,也不去成都。
從上述題干中能推出的是( )。
A、丙去北京,乙去成都,甲去海南
B、丙去北京,甲去成都,乙去海南
C、乙去北京,丙去成都,甲去成都
D、丙去海南,甲去成都,乙去北京
4、甲、乙、丙、丁、戊5個學生參加高考,他們成績之間的關系是:丙沒有乙高,戊沒有丁高,甲高于乙,而丁不如丙高。則成績可能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經過努力,甲、乙、丙、丁等4位品學兼優的中學生考上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4所名校。9月初,甲、丙與乙、丁分別奔赴兩座不同的城市去上學了。已知:
(1)甲沒有上北京大學
(2)乙沒有上清華大學
(3)丙沒有上南京大學
(4)丁沒有上東南大學
根據以上陳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項?( )
A、甲沒有上清華大學
B、乙沒有上北京大學
C、丙沒有上東南大學
D、丁沒有上北京大學
寧夏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推理練習題答案
1、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抓住題干主要信息
(1)四種花的顏色和她們的四個姓恰好相同,但每個人手里花的顏色與自己的姓并不相同,(2)小白與小黃交換或小白與小藍交換后,小白都不會拿白花,小黃都不會拿黃花,小藍都不會拿藍花,(3)小藍與小紫交換后,小藍不會拿藍花,小紫不會拿紫花。
第二步:分析題干信息,并結合選項得出答案
由第一步中(2)的“小白與小黃交換或小白與小藍交換后,小白都不會拿白花,小黃都不會拿黃花,小藍都不會拿藍花”可知,小白拿的既不是黃花也不是藍花,因此小白拿的只能是紫花;同時可知小黃和小藍拿的都不是白花,因此白花只能是小紫拿。現在只剩小黃和小藍兩人,黃花和藍花兩花,因此只能是小黃拿藍花,小藍拿黃花。
綜上,小白、小黃、小藍和小紫最初手里花的顏色分別是紫、藍、黃和白,故正確答案為A。
2、答案: A
解析: 本題講解的是經濟宏觀調控的過程。經濟過熱會引起通貨膨脹,所以(5)在(2)的前面,排除B、C,投資減少和物價回落應該是宏觀調控的結果,所以(1)應該在(3)(4)前面,因此本題答案為A
3、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找突破口
本題突破口是信息量最大的對象,即丙。由“丙既不去海南,也不去成都。”得丙只能去北京。
第二步:判斷其他人的去處
由乙不打算去成都,丙去了北京可得乙只能去海南,則甲去成都。故正確答案為B。
4、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找突破口
題干中信息可以歸為兩組。第一組“丙沒有乙高”,“甲高于乙”可知丙<乙<甲。第二組“戊沒有丁高”,“丁不如丙高”可知戊<丁<丙。
第二步:將第一步的結論進行進一步推導
把“丙<乙<甲”和“戊<丁<丙”聯系起來可以得到“戊<丁<丙<乙<甲”,所以成績最高的是甲。故正確答案為A。
5、答案: D
解析:
本題為排列組合題型。
本題根據題干已知信息難以推理,故采用假設法。
根據“甲、丙與乙、丁分別奔赴兩座不同的城市”,假設甲、丙分別去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則乙、丁分別去了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由(1)知,甲去清華,丙去北大;由(4)知,丁去東南大學,乙去南京大學,與題干已知信息不矛盾。假設甲、丙分別去了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乙、丁分別去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由(3)知,丙去了東南大學,甲去了南京大學;由(2)知,乙去了北京大學,丁去了清華大學,也與題干信息沒有矛盾。因此這兩種情況都可能存在。若是第一種情況,則A項錯誤;若是第二種情況,則B、C項錯誤。兩種情況下丁都沒有上北京大學,D項正確。故正確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