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題及答案
吉林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題一
A、志愿者小張在奧運會期間,每天忙于奧運賽場的服務,無暇觀看奧運比賽
B、奧運結束后,一些學生仍對奧運精彩紛呈的賽事感到意猶未盡,無法投入到新學期的學習生活中
C、意大利小伙子馬克觀看完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后,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于是留在北京學習漢語
D、北京奧運會期間,原本鬧離婚的夫妻倆。由于一起收看奧運會節目,交流增多,關系緩和,不再鬧離婚了
2、絕對反義詞也稱互補反義詞,這類反義詞在意義上互相排斥,肯定甲必否定乙,肯定乙必否定甲;同時,否定甲就必肯定乙,否定乙就必肯定甲。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絕對反義詞的一組是( )。
A、完整一殘缺
B、高興一生氣
C、寒冷一溫暖
D、卑微一高尚
3、假想防衛是指客觀上不存在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行為人主觀上誤認為正在發生不法侵害,而對想象的“侵害人”實施了正當防衛。
下列不屬假想防衛的是( )。
A、某人隱約發現有人躲在窗下,以為是小偷來偷東西,用棍子將其打傷,結果發現小孩在捉迷藏
B、某乙在街上行走時發現前面一個正是公安局通緝的貪污犯,隨即上前將其捉住,結果發現認錯人了
C、村民李某因連續被盜十分惱火,一天晚上,他發現有人悄悄走進其院子,順手便打,卻發現原來是兒子回來晚了
D、某甲深夜騎車回家,路邊突然出現一人,他以為是來搶劫的,遂將該人暴打一頓,結果發現是想和自己開玩笑的中學同學
4、負性強化是指一個行為的發生,隨著這個行為出現了刺激的移去或刺激強度的降低,導致了行為的增強。下列屬于負性強化的是( )。
A、一位正在雨中等車的婦女撐起了雨傘
B、莎莎在餐桌上打嗝,媽媽立刻生氣地看著她
C、琴琴在課上認真聽講,老師表揚她,琴琴更認真地聽課
D、自行車實行按件付酬,工人每天組裝的車更多
5、假言判斷是斷定一個事物情況的存在是另一個事物情況存在的條件的命題,假言推理是指大前提是假言判斷的演繹推理。
下列不屬于假言推理的是( )。
A、考試成績不好,或是由于復習方法不對,或是由于臨場發揮不好,王新同學這次考得不好,不是復習方法不對,所以一定是臨場發揮不好
B、想當翻譯就要學外語,我又不想當翻譯,何必費力學外語
C、如果沒有特別的原因,公司一般不會批準職員們的事假,公司批準了職員陳列的事假申請,看來一定有特別的原因
D、如果太陽曬得厲害,李明就不會去游泳,今天太陽曬得很厲害,由此可以斷定,李明沒有去游泳
吉林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定義強調“僅注意到某些刺激或刺激的某些方面”、“忽略了其他刺激”。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小張“忙于奧運賽場的服務無暇觀看奧運比賽”,并不是沒有注意到奧運比賽,不符合選擇性注意定義。B項“無法投入到新學期的學習生活中”并不能說明忽略了新學期的學習生活,且奧運精彩紛呈的賽事和新學期的學習生活出現在不同時期,不符合定義。C項意大利小伙子馬克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沒有體現“忽略了其他刺激”。D項“由于一起收看奧運會節目,交流增多,關系緩和,不再鬧離婚了”說明夫妻倆忽略了之間矛盾,符合“僅注意到某些刺激或刺激的某些方面”,“忽略了其他刺激”,符合選擇性注意定義。因此答案為D。
2、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肯定一個必然否定另一個”,“否定一個必然肯定另一個”,兩個詞之間不存在中間狀態。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完整”的否定是“不完整”,而“不完整”必然等同于“殘缺”,同理“不殘缺”必然等同于“完整”,所以A正確。B中“不高興”不等同于“生氣”,兩者之間存在中間狀態,所以B錯誤。C中“不寒冷”不等同于“溫暖”,兩者之間存在中間狀態,所以C錯誤。D中“不卑微”不等同于“高尚”,兩者之間存在中間狀態,所以D錯誤。故正確答案為A。
3、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包括“客觀上不存在”,“行為人主觀上誤認為正在發生不法侵害”。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以為是小偷來偷東西,用棍子將其打傷,C中李某現有人悄悄走進其院子,順手便打,D中以為是來搶劫的,遂將該人暴打一頓,均是“行為人主觀上誤認為正在發生不法侵害”,符合關鍵詞,因此屬于假想防衛;B中乙發現前面一個正是公安局通緝的貪污犯,隨即上前將其捉住,并不符合關鍵詞“行為人主觀上誤認為正在發生不法侵害”,因此不屬于假想防衛。綜上,故正確答案為B。
4、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包括“行為的發生”,“刺激的移去或刺激強度的降低”,“行為的增強”。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婦女下雨時才“撐起雨傘”,不下雨時就不會再撐傘,不存在行為的強化;B符合關鍵詞,屬于負性強化;C中的“老師表揚”,D中的“按件付酬”都屬于正面刺激,都是正強化,因此C和D均錯。綜上,故正確答案為B。
5、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判斷考察定義
題目考察“假言推理”,重點在題干中閱讀“假言推理”。
第二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包括“大前提是假言判斷”,“演繹推理”。
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考試成績不好”對應著兩個條件:“復習方法不對”和“臨場發揮不好”,結果只能選擇其中一個原因或兩個原因都選,不符合關鍵詞“大前提是假言判斷”,因此不屬于假言推理,其實際上是一種選言推理;B、C和D中均符合關鍵詞,因此都屬于假言推理,綜上,故正確答案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