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公務員定義判斷題及答案
江蘇公務員定義判斷題一
B、乙銀行:在向客戶貸款時,允許客戶使用藝術品作為抵押物品
C、丙銀行:只做了以藝術品為實體資產的虛擬金融產品并向外發行
D、丁銀行:可以暫時保管收藏者的藝術品并負責藏品的保值和升值
2、假冒偽劣商品屢禁不止,給國家和社會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危害。為推動社會的進步,必須保護知識產權,嚴厲打擊制假販假行為。打擊和懲處這種違法行為的全過程統稱為“打假”。
根據上述定義,以下不屬于“打假”范圍的是( )。
A、李某將本地產普通雜交稻包裝成高檔大米高價出售
B、書畫愛好者王先生臨摹了名畫《百駿圖》,并將其掛在書房
C、某市市民吃魚干后腹瀉不止,后發現生產該魚干的工廠內彌漫著腥臭味, 工人甚至在用污水洗刷魚
D、某店售賣的某種機油生產日期是2014年4月份,而事實上生產該機油的 廠家在2013年就已經停產
3、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是權利人通過創造性勞動形成的、或者合法取得的具有知識性、精神性價值和實際經濟利益的財產權利。知識產權保護是個人或組織,依法對具有實際經濟利益的知識產權進行保護。維護知識產權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以下不屬于知識產權保護行為的是( )。
A、民營科技企業與涉密員工訂立商業秘密保護協議
B、輕工學院趙老師長期從事技術研發工作,取得了多項發明專利
C、模特大賽冠軍李艷認為贊助商未經本人同意,擅自使用其照片用于化妝品廣告宣傳,構成侵權行為,已經起訴到法院
D、個體工商戶李某精心研究,制作“一招鮮”調味品,深受消費者歡迎,準備申請注冊商標
4、反訴:指在已經開始的民事訴訟中,被告向審判機關提出的旨在使原訴被撤銷或失去作用的反請求。反訴中的被告即是本訴的原告,反訴最遲應在本訴判決之前提起。反訴只能向審理本訴的審判機關提起,反訴與本訴的訴訟標的或訴訟理由應當具有牽連的關系。
根據上訴定義,下面哪種情況屬于反訴?
A、兩人因為民事糾紛訴諸法律,法庭作出一審判決,被告勝訴,原告不服,于是又向高一級的人民法院提出了訴訟請求
B、一個無業游民有一次私闖別人住宅被人以入室行竊罪告上法庭。但是在他進入房間時發現了主人有重大的殺人嫌疑,于是他以謀殺罪對該主人進行起訴
C、一工廠經理因挪用公款被會計發現,因怕他會告發,于是惡人先告狀,以瀆職罪等罪對會計進行起訴
D、廣東兩家公司發生經濟糾紛,賣方因為買方拒不履行合同,交付全部貸款對賣方進行起訴。在審理中,買方認為是賣方貨物質量太差造成的,買方理由充分,因而對被告進行起訴,以討個說法
5、應急預案是指面對突發事件如自然災害、重特大事故、環境公害及人為破壞的應急管理、指揮、救援計劃等。它一般應建立在綜合防災規劃上,應急預案所稱突發公共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死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緊急事件。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成功應用應急預案的是( )。
A、特大山洪爆發后,甲市立即制定相關的救援計劃解救被困群眾
B、乙省遭遇臺風,因氣象部門預報準確,群眾提前做好了防護準備,整體損失較小
C、丙市某幼兒園突然發生人質劫持事件,50多名教師和兒童被困,救援人員臨危不亂,憑借集體的智慧成功化解了這場危機
D、丁市突然發生大型化學工廠有毒化學物外漏事件,政府馬上按照預定方案進行民眾的疏導和救援
江蘇公務員定義判斷題答案
1、答案: A
解析: 藝術品銀行定義強調“讓非官方葦花藝術機構購買優秀藝術家的作品”,B項是“允許抵押”行為,而不是購買,排除;C項“制作虛擬金融產品”,不是購買行為排除;D項“收藏保管”也不是購買行為;只有A項是購買后出租給個體,符合定義。所以本題答案為A。
2、答案: B
解析: 根據定義可知,假冒偽劣商品屬于打假范圍。A選項,李某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其包裝的“高檔大米”屬于打假范圍;B選項,王先生臨摹的名畫只是供個人欣賞,不是商品,不屬于打假范圍;C選項,該魚干給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帶來了危害,是劣等商品,屬于打假范圍;D選項,該機油是假冒商品,屬于打假范圍。因此,本題答案為B。
3、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具有知識性、精神性價值和實際經濟利益的財產權利”。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訂立商業秘密保護協議”、B項“發明專利”、D項“注冊商標”都符合定義,屬于知識產權保護行為。C項贊助商侵犯了模特李艷的肖像權,肖像權不屬于知識產權的范圍,李艷的行為不屬于知識產權保護行為。故正確答案為C。
4、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找到定義關鍵詞
被告向審判機關提出的,旨在使原訴被撤銷或失去作用,反訴與本訴的訴訟標的或訴訟理由應當具有牽連的關系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D項兩家公司的經濟糾紛中,原訴是賣方起訴買方不履行合同,賣方是原告,買方是被告。審理中,原被告買方起訴賣方,稱其不履行合同的原因在于賣方的質量太差,意在使原訴失去作用。一開始賣方起訴買方,以及后來的買方起訴賣方,都是針對同一起經濟糾紛,即訴訟標的具有牽連關系。滿足所有關鍵詞,是本題答案。
A項是原告再次提起訴訟,不滿足“被告向審判機關提出的”;B項的訴訟理由沒有牽連關系;C項中原告是工廠經理,被告是會計,作為被告的會計并沒有向審查機關提出反請求。A、B、C三項均不滿足所有關鍵詞。
故正確答案為D。
5、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包括“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指揮,救援計劃”,“預案”。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甲市“立即制定”說明沒有預先制定的方案,不符合關鍵詞“預案”,因此不屬于成功應用應急預案;B中臺風是可以提前預測的,不屬于突發事件,不符合關鍵詞“突發公共事件”,因此不屬于成功應用應急預案;C中救援人員化解了這場危機并沒有體現出關鍵詞“應急管理,指揮,救援計劃”,因此不屬于成功應用應急預案;D中丁市政府按照預定方案處理事件完全符合關鍵詞,因此屬于成功應用應急預案。綜上,故正確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