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公務員定義判斷題及答案
寧夏公務員定義判斷題一
B、收取礦產資源補償費
C、收取公路養路費
D、收取港口建設費
2、法律援助是指在國家設立的法律授助機構的指導和協調下,律師、公證人員、基層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務人員依法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當事人給予減、免收費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法律制度。它有一般對象和特殊對象,前者是要審查其是否是具備援助條件的中國公民;后者是指符合刑事訴訟法和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開展刑事法律援助的聯合通知規定的刑事被告人。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法律援助對象的是( )。
A、在中國犯搶劫罪的外國人
B、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人
C、因經濟困難無能力聘請律師的作為殘疾人的刑事嫌疑人
D、在刑事案件中,委托了辯護人的外國籍被告人
3、天然孳息是指按照物質的自然生長規律而產生的果實與動物的出產物,與原物分離前,是原物的一部分,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即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天然孳息的是( )。
A、小沈在地鐵上撿到的手機
B、陳大爺家老宅下的古董
C、張阿姨送給鄰居王大媽的貓崽
D、長風公園里的桃樹結的桃子
4、白化現象:指在正常環境下,植物由于某些內在因素不能形成葉綠素的現象。
下列屬于白化現象的是( )。
A、某地是世代玉米主產區,每年都發現一些玉米的葉子因遺傳而出現局部白斑
B、某地農民發現當地向日葵的葉子變白了,這在化工廠未建時從沒有發現過
C、某地污染幾年后,人民在當地不時會發現一種污染前從未出現過的白蛇
D、某人十多年前得了一種病至今未愈,皮膚、頭發,甚至眉毛全都變白了
5、直接證據是指能夠直接證明刑事案件主要事實的證據,間接證據是指不能夠單獨地直接證明刑事案件主要事實,需要與其他證據相結合才能證明的證據。所謂刑事案件的主要事實,是指犯罪行為是否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實施。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直接證據的是( )
A、小區監控拍攝下的犯罪嫌疑人李某盜竊車輛的視頻
B、被害人的鄰居王某提供的犯罪嫌疑人在案發前到過案發現場的證言
C、刑警在兇案現場提取到的男性鞋印
D、詐騙案受害人姜某提供的自己所遭受的金錢損失的銀行記錄
寧夏公務員定義判斷題答案
1、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基于公共需要”、“根據法律法規”、“強制方式”、“無償取得”、“財產所有權”。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中收取罰款并不是基于公共需要,而是一種處罰措施,不符合定義。B、C、D項都符合定義中關鍵詞的要求。故正確答案為A。
2、答案: B
解析:
本題題干只針對對象這個概念進行提問,因此只需關注”對象“這個定義。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定義中強調”具備法律援助條件“的”中國公民“或符合特殊條件的”刑事被告人“。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既不是中國公民也不是刑事被告人;B符合”具備法律援助條件“的”中國公民“;C中的刑事嫌疑人不是刑事被告人;D中已委托辯護人,不符合特殊條件的”刑事被告人“,也不是中國公民。因此正確答案為B。
3、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包括(1)“果實與動物的出產物”,(2)“與原物分離前,是原物的一部分”。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的手機、B中的古董不符合關鍵詞“果實與動物的出產物”,因此不屬于天然孳息。
C中貓崽送人前屬于貓崽的所有人,貓崽并不是所有人的一部分,不符合(2),不屬于天然孳息;A項中說的是貓崽送人前后,而不是出生前后,如果是出生前后的話,那么就屬于天然孳息;
故正確答案為D。
【注意】“與原物分離前,是原物的一部分”,強調的是“是原物的一部分”,而非“與原物分離”,即是否與原物分離并非其為天然孳息的區分點。
4、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找到定義關鍵詞
正常環境下,植物,內在因素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某地是世代玉米主產區,每年都發現”說明是正常環境下,“玉米”是植物,“遺傳”是內在因素,滿足定義關鍵詞,是本題答案。
B項向日葵葉子變白是建化工廠之后發現的,C項白蛇不是植物,D項某人不是植物,BCD均不滿足定義關鍵詞。故正確答案為A。
5、答案: A
解析:
多定義題,要求選擇屬于“直接證據”的,此定義的關鍵詞是“能夠直接證明刑事案件主要事實”,A選項符合定義的要求,監控視頻可以直接證明案件事實;B選項中“在案發前到過案發現場的證言”,只是“案發前的”不能直接證明事實;C選項中的“在現場提取的腳印”也無法直接證明事實;D選項中的“遭受損失的銀行記錄”需要結合其他證據方可證明事實,這三者屬于間接證據。因而本題選A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