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務員定義判斷題及答案(2)
上海公務員定義判斷題二
1、社會從眾傾向是指當群體規范被成員接受以后就會成為控制和影響群體成員的手段,使成員在知覺、判斷、信念和行為上表現與群體中多數人相一致的現象。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情況中沒有社會從眾傾向的是( )。
A、小李因工作進度慢而被同事們責難,他只好利用業余時間加班趕上
B、學生小李認為張老師對自己的期望值太高了,但一想老師就是老師,他表面上還是接受了
C、春節放長假,小王準備假期旅游,但看到同事們都打算回家團聚也決定先回家團聚
D、劉先生在旅游時看到有幾個游客自覺地收集垃圾保護環境,心里很贊賞,但自己卻不好意思做
2、結果加重犯是指行為人的一個犯罪行為在已經滿足一個基本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的基礎上,又發生了更為嚴重的結果,因而法律規定加重其刑罰的犯罪形態。結果加重犯罪的實質是行為人的犯罪行為所造成的危害結果已經超出了基本犯罪的構成結果的界定范圍,根據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要加重處罰,行為人對該加重的結果常常是過失,但也不排除故意的可能。
下列哪些情形屬于結果加重犯?( )
A、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致人死亡
B、在食物中投毒致人死亡
C、貪污公款數額巨大,造成國家重大經濟損失
D、強暴17歲少女
3、認知失調,是指由于做了一項與態度不一致的行為而引發的不舒服的感覺。
下列屬于認知失調的是( )。
A、小李和自己喜歡的女孩一起郊游
B、小李在宴會上不理睬與自己有過節的小張
C、小李很不喜歡上司的夸夸其談,但為了面子而不得不恭維他
D、小李正在戒煙,他的同事給他香煙的時候被他婉言拒絕了
4、泛化是指某種特定刺激的條件反應形成后,另外一些類似的刺激,也會誘發同樣的條件反應。新刺激越近似于原刺激,條件反應被誘發的可能性就越大。
根據以上定義,以下可以稱為泛化現象的是( )。
A、杯弓蛇影
B、草木皆兵
C、四面楚歌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5、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的行為,使自己與他人之間的法律關系發生變動的權利。
下列屬于形成權的是( )。
A、買賣合同履行期間,由于賣方暫時缺貨,買方要解除合同
B、租房合同履行期間,承租人要求降低租金
C、保管合同履行期間,保管人要求提高保管費
D、借款合同履行期間,債權人主動免除債務人的債務
上海公務員定義判斷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定義關鍵是“表現出與群體中多數人相一致”,A項,小李工作進度慢,所以利用業余時間加班,趕上“大家”的進度;B項,小李只是對個人的服從;C項說“同事們都……也……”,是與多數人相一致;D項“不好意思做”行為并未從眾,但在判斷知覺信念上是相一致的。故本題選B。
2、答案: A
解析: 根據定義,結果加重犯罪的實質是行為人的犯罪行為所造成的危害結果已經超出了基本犯罪的構成結果的界定范圍。A項符合這一要求。B、C、D項雖然結果很嚴重,但犯罪所造成的危害結果沒有超出基本犯罪的構成結果。故選A。
3、答案: C
解析: 通過定義可知,行為與態度不一致造成認知失調。排除A、B、D,故選擇C。
4、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受過某種特定刺激”、“類似的刺激”、“誘發同樣的條件反應”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杯弓蛇影的含義是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B項草木皆兵的含義是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C項四面楚歌的含義是比喻陷入四面受敵,處于孤立無援的窘迫境地,從ABC都看不出原先受到過類似的刺激,只有選項D給予明確提示,曾被蛇咬過,所以見到類似的井繩時,誤以為是蛇而害怕,屬于泛化現象,為合適選項,故正確答案為D。
5、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權利人依自己的行為”、“自己與他人的法律關系發生變動”,即自主行為,不必獲得他人的同意。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中的合同能否解除、B項中的租金能否真正降低、C項中保管費能否提高都需要對方的同意,因此不符合定義。只有D項免除債務無需對方同意,符合定義。故正確答案為D。
看過“上海公務員定義判斷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