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類比推理題及答案
國家公務員類比推理題一
C、廟會:廟宇
D、茶樹:茶園
2、中秋節:月餅:團圓( )
A、圣誕節:圣誕老人:禮物
B、清明節:掃墓:踏青
C、情人節:巧克力:約會
D、重陽節:菊花酒:敬老
3、樹木:煤炭
A、汽油:石油
B、象牙:大象
C、樹脂:琥珀
D、太陽:能源
4、柳絮:楊花
A、松子:榆錢
B、月華:幽蘭
C、芙蓉:荷花
D、菊花:銀甲
5、鹽:咸
A、花:香
B、絲:棉
C、光:亮
D、墨:臭
國家公務員類比推理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
題干兩詞是對應關系,棉花生長在棉田里。
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
A、B、C中詞語間并非物與地點的對應關系;D符合題干邏輯,茶樹生長在茶園里。故正確答案為D。
2、答案: D
解析:
中秋節吃月餅,象征團圓。重陽節喝菊花酒,象征敬老。
3、答案: C
解析: 樹木經過成千上億年的沉淀變化形成煤炭,樹脂經過成千上萬的沉淀變化形成琥珀,前者都可以轉化為后者,A項汽油是從石油中分解出來的,是石油轉化為汽油,B項象牙和大象是分解關系,D項太陽和能源無關項,太陽能可以轉化為能源。故本題答案為C選項。
4、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
題干兩詞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稱謂,古代“楊”與“柳”可以統稱,“楊柳”單指柳樹,并不是楊樹和柳樹,故楊花是專指柳絮。
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
與題干相同邏輯關系的即為C,“芙蓉”即“荷花”。A是并列關系,B中月華指的是月光、月色,幽蘭是一種花,二者無明顯邏輯關系,D無明顯邏輯關系。故正確答案為C。
5、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
題干兩詞是屬性關系,且是包容中的必然屬性關系,后一個詞一定是前一個詞的屬性特征。
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
與題干相同邏輯關系的即為C。A和D是或然屬性關系,B是并列關系。故正確答案為C。
國家公務員類比推理題二
1、教室:自習
A、商場:保潔
B、學校:宣傳
C、公路:駕車
D、郵局:匯款
2、上元節:賞花燈
A、七夕節:鵲橋相會
B、端午節:插茱萸
C、重陽節:登高
D、中秋節:游湖
3、辛亥革命:1911
A、十月革命:1917
B、新文化運動:1911
C、明治維新:1884
D、戊戌變法:1868
4、地球 之于 太陽 相當于 ( ) 之于 ( )
A、電子 原子核
B、分子 原子
C、原子核 電子
D、原子 分子
5、封面∶書本
A、政治∶統治
B、宗教∶上層建筑
C、雇員∶工廠
D、毛筆∶宣紙
國家公務員類比推理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的邏輯關系
題干兩詞為對應關系,是事物與其功能的對應。
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的邏輯關系
A中商場的作用不是保潔,B中學校的功能不是宣傳,郵局的功能不是匯款,均不構成事物與其功能的對應。C中公路的功能是駕車,符合題干,故正確答案為C。
2、答案: C
解析:
上元節賞花燈,重陽節登高,對應的是這一節日的民間習俗。A項對應的是神話故事;B項對應錯誤,端午節,包粽子;D項,對應錯誤,中秋節賞月;所以選C。
3、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
題干兩詞是對應關系,且是事件和時間的一一對應關系。
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
與題干相同邏輯關系的即為A;B選項:新文化運動發生于1915年;C選項:狹義地說,“明治維新”從1868年10月23日(舊歷9月8日)宣布改元明治開始。但一般通常把前一年的1867年大政奉還 、王政復古等許多政治變動都包含在內。其下限則也有廢藩置縣(1872年)、西南戰爭結束(1877年)、實施內閣制(1885年)、確立立憲制(1889年)等多種主張;D選項:戊戌變法發生于1898年,故正確答案為A。
4、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的邏輯關系
題干兩詞為對應關系,是物體與其軌道圍繞的中心物體間的對應關系。
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的邏輯關系
A項中電子圍繞原子核旋轉,是物體與其軌道圍繞的中心物體間的對應關系;B、D項兩詞為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C項兩詞為對應關系,但順序與題干相反。因此正確答案為A。
5、答案: B
解析: 封面是書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宗教是上層建筑的一部分,故選B項。
看過“國家公務員類比推理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