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公務員考試判斷推理題及答案(2)
山西公務員考試判斷推理題二
1、小王、小張、小李、小顧四位舍友預測某次考試的結果。
小王:我想這次大家都能過吧!
小張:怎么可能?你沒看見我烏云密布嗎?
小李:小顧肯定是沒問題的。
小顧:拜托!要是我沒問題,大家就都沒問題。
成績公布后,證明四人中只有一個人的說法是錯誤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小王
B、小張
C、小李
D、小顧
2、某網絡公司服務器被黑客攻擊,大量數據信息被竊。經過偵查,警方鎖定了三名犯罪嫌疑人:王某、徐某、吳某。經過審訊,查明了以下事實:(1)該網絡公司采用特殊的加密方式對服務器進行保護,解除這種加密方式需要掌握某種特定的計算機語言;(2)如果王某作案,那么吳某也參與作案:(3)徐某不熟悉解除加密服務器必須掌握的計算機語言:(4)罪犯就是這三人中的一個或多個。以下結論,正確的是( )。
A、王某和徐某是罪犯,吳某情況不明。
B、王某是罪犯,徐某和吳某情況不明。
C、吳某是罪犯,王某和徐某情況不明。
D、徐某是罪犯,王某和吳某情況不明。
3、一場超級籃球賽即將進入比賽最后階段,4支球隊將為最后名次展開激烈拼殺。行家們根據各球隊以往戰績及現場表現,對比賽結果做出了3項預測:
(1)天空隊、大地隊都不能進入前兩名;
(2)如果江河隊獲得第一,那么海洋隊將獲得第二;
(3)如果天空隊獲得第三,那么大地隊將進入前兩名。
比賽結束后,發現行家們預測只有一項是正確的。
據此,可以推出( )。
A、江河隊獲得第一
B、海洋隊獲得第二
C、天空隊獲得第三
D、大地隊獲得第四
4、盤子里有獼猴桃、香蕉、檸檬、橘子四種水果若干。小剛、小林、小紅、小華從中各拿了一個水果。小剛說:“小林拿了橘子。”小林說:“沒有人拿香蕉。”小華說:“小紅沒有拿檸檬。”小紅說:“小林拿了香蕉。”
如果四個人當中,只有一個人說的是真話,那么以下哪項一定為真?( )
A、小林拿了橘子
B、小紅拿了檸檬
C、小剛拿了香蕉
D、小華拿了獼猴桃
5、甲、乙、丙三人推銷各自的產品。這三種產品中,有一樣是仿冒品,其余兩樣是真品。甲說:“我的產品是真品,乙的產品是仿冒品”;乙說:“我的產品是真品,丙的產品是仿冒品”;丙說:“乙的產品是真品,甲的產品是仿冒品”。已知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位兩句話都是真的,有一位一句話是真話、一句話是假話,還有一位兩句話都是假話。那么,推銷仿冒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不能確定
山西公務員考試判斷推理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題干中給出,只有一個人的說法錯誤,首先確定這一句假話存在的范圍。
小王說:所有人都能過
小張說:怎么可能
這兩句話構成一對矛盾關系,其中必有一真,必有一假,找到范圍之后,關鍵看其余,說
明小李和小顧說的話都是對的。
小李說:小顧通過了,這是一句真話,
小顧說:小顧通過了→所有人都通過了,這也是一句真話,根據翻譯推理的推理規則:肯
前必肯后,可推知:所有人都通過了,所以小王說的話是真的,小張說的話是假的,因此
,本題答案為B選項。
真假判斷題型關鍵在于找到一句真話/假話存在的范圍,這道題用口語化的表達設置了矛
盾命題,對考生構成了一定的困擾,小顧說的話“我要是沒問題,大家就都沒問題”,是
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和小李說的“小顧肯定沒問題”不構成矛盾關系,在口語化的表達的
現象之下,要看到邏輯關系的本質。
2、答案: C
解析:
根據條件(3)可知,徐某不可能單獨作案,所以王某和吳某兩人中至少有一人作案,假設吳某不是罪犯,根據條件(2)可知,王某也不是罪犯,不符合題意,所以吳某肯定是罪犯,王某和徐某的情況不能確定。正確答案為C。
3、答案: A
解析:
此題考查的是分析推理題型。根據題干,條件1和條件3均有“天空隊”、“大地隊”兩個關鍵詞,我們可以從條件1和條件3入手,假定條件1、條件3為假,那么由條件3假能推出條件1真,因此條件1、條件3不同為假,結合“行家們的預測只有一項是正確的”,條件1和條件3只能一真一假,故條件2一定為假,從而得出確定結論:江河隊獲得第一且海洋隊沒有獲得第二。因此,本題答案為A選項。
4、答案: B
解析: 題干中小林和小紅的話是矛盾關系,因此,兩者必有一真一假。又四人當中只有一人的話為真,則小剛和小華的話均為假。由小華的話為假可知,小紅拿了檸檬。由小剛的話為假可知,小林沒有拿橘子,A項為假。C、D兩項無法確定真假。故本題選B。
5、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找突破口
本題突破口為甲和丙之間的矛盾關系,兩人的話必有兩真兩假。
第二步:從事實信息開始推導,得出結論
已知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人說的兩句話都是真的,有一人說的一句話是真的、一句話是假的、還有一人兩句話都是假的,可知乙的兩句話有一真一假。
又知三種產品中有一個是仿冒品,兩個是真品,假如乙的前半句“我的產品是真品”為假,后半句“丙的產品是仿冒品”為真,那么說明乙的產品為仿冒品,丙的產品也是仿冒品,這與事實信息只有一個仿冒品不相符;所以乙的前半句為真,后半句為假,也就是乙的產品是真品,丙的產品是真品。因為有一人的產品是仿冒的,有兩人的產品是真品,所以甲的產品是仿冒品。驗證甲、丙說的話,甲兩句都均為假,丙兩句均為真,與題意相符。故正確答案為A。
看過“山西公務員考試判斷推理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