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公務員定義判斷訓練題及答案解析
廣西公務員定義判斷訓練題(一)
A.在一起入室盜竊案中,某甲只負責望風,沒有實施具體的盜竊
B.某甲預謀毒殺一個病人,想方設法將毒藥交與不知情的護士
C.某甲將搶劫得到的珠寶賣給了不知情的收購商
D.某甲將非法獲得的照片免費發送給網友傳閱
2.一般來講,耕作的涵義是指作物在種植之前,或在生長期間,為了改善作物生長條件,對土壤進行機械操作,耕作的目的有三個:(1)改良土壤結構;(2)把農作物殘茬和有機肥掩埋并摻合到土壤中:(3)清除雜草和其他不需要的植株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選項中屬于耕作的是( )。
A.下雪后將板結的表土破碎
B.在麥田旁挖排水溝
C.在農田里種植綠肥作物
D.噴灑殺蟲劑以殺滅害蟲
3.所謂傳統型權威指的是政治權力的正當性是基于一種歷史悠久的習俗與傳統而來的,在這種統治形式里,統治的維持是靠從古到今沿襲下來的風俗習慣和倫理道德。法理型權威即以法律和理性為依據而進行統治的形式。由于該種權威不是依賴于個人,而是來自法律,因而就必須有健全的法律機制,法律決定的管理系統有其自身的活力和自身的規律,正是靠這種活力和規律來維持權威。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法理型權威的是( )
A.某校領導經常聆聽學生意見,不斷改善學校工作
B.某政府首腦專斷獨行,不顧民眾利益
C.某國首相由于積極投身公益,得到民眾的好評
D.某機關在工作中依法行政、公正執法,得到群眾的擁護
4.行為犯和結果犯的劃分,在于確定犯罪的既遂與未遂問題,行為犯是指僅實施構成要件所描述的行為,無需發生物質性的危害結果即可構成既遂的犯罪,結果犯是指在構成要件中要求行為人的行為發生一定的物質性的危害結果才可構成既遂的犯罪。根據上述定義,下列犯罪既遂形態中屬于行為犯的是( )。
A.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或者多次盜竊公私財物的行為
B.脫逃罪,是指依法被關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脫逃司法機關羈押和監管的行為
C.故意殺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
D.搶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行劫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5.有機食品也叫生態食品、生物食品,是目前國標上對無污染天然食品比較統一的提法。有機食品是指來自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的食品,有機農業是指一種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飼料添加劑的可持續發展的農業,它強調加強自然生命的良性循環和生物多樣性。有機食品認證機構通過認證證明該食品的生產、加工、儲存、運輸和銷售等環節均符合有機食品的標準。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哪項不屬于有機食品生產、加工的基本要求?
A.生產基地未使用過農藥、化肥等違禁物質
B.作物在收獲、清潔、干燥、儲存和運輸過程中未受化學物質的污染
C.種子或種苗來自自然界,未經基因工程技術改造過
D.種子或種苗在自然環境下生長,避免在溫室大棚內種植
廣西公務員定義判斷訓練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間接正犯強調“以他人為工具”作案,且“與被利用者不存在共同犯罪”。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甲參與了具體作案過程,和其他人構成共同犯罪;B中護士是被利用者,且甲和護士不構成共同犯罪,B符合;C是銷贓行為,不存在利用他人作案;D中甲沒有利用他人作案的行為存在,因為網友并非是被利用者。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
時間為種植之前、生長期,通過機械操作,達到耕作三個目的之一,同時符合三個定義要件的行為即為耕作。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是在種植之前,通過機械操作破碎表土,達到了改良土壤的目的,符合定義要件,是答案。
B項沒有達到任何目的,不屬于耕作;C項屬于種植過程,不是在種植前或生長期,不符合時間要件,不屬于耕作;D項不是機械操作,所以不是耕作。
故正確答案為A。
3.答案: D
解析:
法理型權威定義的關鍵是“以法律和理性為依據而進行統治”。A、B、C三項都不屬于依靠法律和理性,不符合定義。D項“依法行政”從而“得到民眾的擁護”,符合定義,屬于法理型權威。故本題選D。
4.答案: B
解析: 依據此題的定義可以得出,行為犯無需發生物質性的危害結果,而不問結果如何。而結果犯則發生一定的物質性的危害結果。A、D選項都涉及到了公私財物,C選項中他人的生命也屬于物質性的范疇,所以A、C、D都是結果犯,只有B選項是行為犯。因此本題答案為B。
5.答案: D
解析: 題干提到“有機農業是指一種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飼料添加劑的可持續發展的農業,它強調加強自然生命的良性循環和生物多樣性”故而選項A“未使用過農藥、化肥等違禁物質”、選項B“未受化學物質的污染”、C項“未經基因工程技術改造過”均體現了題干特點。而D項“免在溫室大棚內種植”不屬于題干所述。故而答案為D。
廣西公務員定義判斷訓練題(二)
1.微問政:指相關政府部門通過微博與網民互動,討論社會公共話題,征詢意見。
下列屬于微問政的是( )
A.某市國土房管局在官方微博上推出系列活動,邀請市民就所關心的問題參與討論
B.某企業建立了網絡互動平臺,對員工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受到員工的熱捧
C.某市工商局在社區設立一名指導員,負責開展消費維權知識講座,幫助解決糾紛
D.某大學廣播站面向全體師生開通微信群,社會焦點問題成
2.禁果心理:指基于對某種禁令的逆反心理而產生的強烈的探求欲望。
下列不屬于禁果心理的是( )
A.許多寺院的入口處都有“禁止拍攝”的牌子,仍有少數游客趁工作人員不備偷偷拍攝
B.宙斯派侍女潘多拉傳遞魔盒,特地交代她千萬不能打開,潘多拉卻經不住誘惑打開了盒子,結果里面的罪惡跑到了人間
C.某部書是官方禁書,但很多人不明白為什么要禁,千方百計地找這部書來讀,還出現了許多手抄本
D.某商場在“雙十一”當日推出20臺特價平板電腦,先到先得,結果出現了數百人搶購的場面
3.換城消費:指由于兩個城市之間交通便捷,物價高低不一,市民經常到對方城市購物的消費方式。
下列屬于換城消費的是( )
A.北京市民小汪告訴記者:在北京6塊錢一斤的紅富士蘋果,天津10元能買4個;北京80元一桶的食用油,天津才65元
B.每次聽到珠海有商場搞促銷,深圳的李女士都會興高采烈地趕去血拼,半天時間,家里就滿是她的戰利品
C.趙女士每次從韓國回來,都在機場免稅店買一大堆化妝品,這比在國內購買同一韓國品牌省不少錢
D.黃先生在南方某市工作了七八年,眼見物價一路狂飆,準備賣掉自家房子,和妻子一塊回北方老家養老
4.倒逼:指某些消極因素在特定條件下推動事物朝著積極方向發展的過程。
下列不屬于倒逼的是( )
A.網絡謠言不斷刺激公眾神經,某地政府痛下決心,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信息公開的力度,逐漸掌握了網絡話語主動權
B.某地民間非法融資活動屢禁不止,影響極為惡劣,政府有關部門終于再次啟動了擱置半年之久的金融改革方案
C.針對部分地區小產權房越來越多的現象,有專家撰文指出,小產權房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中低收入群體的安居問題。政府正在對這個問題進行調研
D.1980年代,某地農民違規搞集體土地承包,當年糧食產量大幅提高,引起高層高度重視,催生了土地使用制度的全面改革
5.協議制決策:指具有同等權限的單位或部門就共同面臨的問題,通過協商作出決定的決策方法
下列屬于協議制決策的是( )
A.某林業局提出的項目申請,經過上級主管部門領導簽字后,已正式立項
B.在廳辦公會上,經過協商、討論,大家一致通過了某下屬部門提交的方案
C.某縣環保局、城管局和衛生局多次會商環境問題,就環保局的方案討論后形成了決議
D.某科室購買辦公用品的方案經正副主任簽字同意后交由秘書小趙辦理
廣西公務員定義判斷訓練題答案
1.【解析】A。“微問政”的定義要點是:①相關政府部門;②通過微博。B項的主體“企業”和D項的主體“某大學廣播站”不是相關政府部門,不符合①。C項,在社區設立指導員,不符合②。因此,A項正確。
2.【解析】D。“禁果心理”的定義要點是:對禁令的逆反心理。A、B、C三項都體現了對禁令的逆反心理,D項沒有體現出禁令,搶購也不是逆反心理。因此,D項正確。
3.【解析】B。“換城消費”的定義要點有:①兩個城市;②到對方城市購物;③是一種消費行為。A項沒有體現市民的購物行為,不符合③;C項中是兩個國家,不符合①;D項也沒有體現消費,不符合③。因此,B項正確。
4.【解析】C。“倒逼”的定義要點是:消極因素推動著事物朝著積極方向發展。A項,消極因素是“網絡謠言”,積極發展是“掌握了話語主動權”,符合定義。B項,消極因素是“非法融資活動屢禁不止”,積極發展是“啟動了金融改革方案”,符合定義。C項的“政府正在對這個問題進行調研”不能體現事物的積極發展;D項,消極因素是“違規搞集體土地承包”,積極的發展是“土地使用制度的全面改革”,符合定義。因此C項正確。
5.【解析】C。“協議性決策”的定義要點是:①具有同等權限的單位或部門;②通過協商作出決定。A項,林業局和上級主管部門沒有同等權限,不符合①,也沒有進行協商,不符合②;B項,“通過某下屬部門提交的方案”不符合定義①;D項,不符合②。因此,C項正確。
廣西公務員定義判斷訓練題及答案解析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