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習題講解
廣東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習題:
B.當研究人員將播放的熱門喜劇短片改為悲劇短片時,觀看食品廣告的小組被試人員的零食消耗量仍然高于參照小組
C.食品廣告的播放時間越長,該小組的零食消耗量就越大
D.當研究人員將播放的熱門喜劇短片改為悲劇短片時,兩個小組的零食消耗量都下降了
2.最近上映了一部很受歡迎的電影,小劉購買了4張座位連在一起的電影票,邀請小馬、小楊、小廖一同去觀看。四人各自隨機拿了一張電影票,此時他們分別猜了一下座位情況:
小劉說:“我好像是坐在小馬旁邊。”
小馬說:“我的左手邊不是小劉就是小楊。”
小楊說:“我肯定是坐在小廖旁邊。”
小廖說:“小劉應該是坐在我的左手邊。”
假如他們四人都猜錯了,那么他們面向銀幕從左到右的正確座位可能是( )。
A.小廖、小馬、小楊、小劉 B.小劉、小楊、小廖、小馬
C.小馬、小廖、小楊、小劉 D.小楊、小劉、小廖、小馬
3.2013年公布的結果顯示,全球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總計220億立方米。天然氣對全球能源的貢獻占四分之一,以現在的消耗速率估算,僅能提供65年的能源供給。因此,為避免遭遇無天然氣可用的困境,必須開發更多的替代性能源。
以下如果哪項為真,最能夠反駁上述結論?( )
A.近年來,天然氣對全球能源的貢獻率正逐步下降
B.隨著探測技術的發展,全球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大大高于以往
C.由于新技術的應用,能源的使用效率比以往已經有了一定提高
D.鑒于現代機械的設計習慣,天然氣的能源地位無可替代
4.E市開展一項公共政策的民意調查,隨機抽取了一千市民回答有關問題。一個月后,再次隨機抽取了一千名市民回答相同問題,但問題的順序設置與上次不同。結果發現,兩次市民樣本對許多問題得出了不同的問答。這證明同一組問題,因為其問題順序的改變,有時就會得出不一樣的回答。
上述論證依賴于下面哪一個假設?( )
A.有些市民兩次都被隨機抽中而參加了兩次調查
B.調查的問題內容并不會因為時間推移而影響回答
C.第二次調查把第一次匿名調查方式改為實名調查
D.第二次調查并沒有把所有問題的順序全部打亂
5.在某公司年終晚會上,主持人在3個小箱中各放了一個獎品,讓小李、小郭、小楊、小黎四人猜一下各個箱子中放了幾等獎的獎品。
小李說:“1號箱是三等獎,2號箱是特等獎,3號箱是一等獎。”
小郭說:“1號箱是二等獎,2號箱是特等獎,3號箱是四等獎。”
小楊說:“1號箱是安慰獎,2號箱是三等獎,3號箱是五等獎。”
小黎說:“1號箱是二等獎,2號箱是四等獎,3號箱是安慰獎。”
如果有一個人恰好猜對了兩個,其余三人都只猜對了一個。那么第二個箱子中放的是( )。
A.特等獎 B.二等獎 C.五等獎 D.安慰獎
廣東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習題答案講解:
1.【答案】A。
講解:論點“食品商業廣告能有效提升人們對零食的消耗”。論據是兩組被試人員的情況,“觀看食品商業廣告的被試人員消耗的零食量顯著高于另外一組被試人員”。A項:說明食品商業廣告與零食消耗沒有必然聯系,削弱論點;B項:短片是悲劇還是喜劇與論點中食品商業廣告無關;C項:時間無論長短,都是說觀看廣告能消耗零食,和論點一致,具有一定的加強作用;D項:題干不比較喜劇和悲劇哪個零食消耗大,無關排除。故本題選A。
2.【答案】A。
講解:分析題干:由四個人都說假話可以推出:(1)小劉和小馬不相鄰;(2)小馬的左手邊既不是小劉也不是小楊;(3)小楊和小廖不相鄰;(4)小劉不在小廖左邊。根據(3)排除B、C兩項;根據(4)排除D項。故本題選A。
3.【答案】B。
講解:論點:“為避免遭遇無天然氣可用的困境,必須開發更多的替代性能源”。論據是“全球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總計220億立方米。天然氣對全球能源的貢獻占四分之一,以現在的消耗速率估算,僅能提供65年的能源供給”。A項:天然氣對全球能源的貢獻率正逐步下降,這個與消耗速率是兩個概念,即如果全球能源總消耗量在上升的話,即便貢獻率低,那么消耗的總量也有可能比上一年高,因此A選項屬于不明確選項,排除;B項:儲量大大高于以往說明能夠供給更長的時間,而不是現在說的65年,削弱論據;C項:天然氣使用效率的提高與天然氣的儲量是否夠用之間不存在必然的聯系,排除;D項:指出是設計習慣問題導致天然氣無法替代,但是習慣是可以改變的,無法判斷天然氣是不是夠用,無關排除。故本題選B。
4.【答案】B。
講解:論點:“同一組問題,因為其問題順序的改變,有時就會得出不一樣的回答”。論據是“一個月后,再次隨機抽取了一千名市民回答相同問題,但問題的順序設置與上次不同。結果發現,兩次市民樣本對許多問題得出了不同的問答”。A項:題目結論是題目順序與題目回答之間的關系,并不需要保證相同的市民參加,市民的隨機性與論點無關,排除;B項:題干中兩次調查除了題目順序有區別,還存在時間的差異,B排除了時間對回答的干擾,強調了順序這個原因的唯一性,加強;C項:調查是匿名或實名與題干結論無關,排除;D項:題干中僅支持打亂了順序,并沒有強調是所有的順序,無關排除。故本題選B。
5.【答案】A。
講解:恰好猜對了兩個,其余三人都只猜對了一個”可以推出,四個人的12個猜測一共對了5個,而1號的猜測最多同時對2個,3號的猜測最多對1個,為了滿足條件對五個,2號最少猜對2個,那2號只能是特等獎。故本題選A。
廣東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習題講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