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分析答題技巧和注意事項
2、材料閱讀無技巧
許多考生在做資料分析題時都喜歡先入為主地看數據,實際上材料當中數據眾多,不容易記住,即使記住了在解題過程中也不一定用得上。因此,讀數據是一個誤區。建議考生先閱讀問題中的關鍵名詞,并把關鍵名詞在材料中出現的位置做好標記,然后在做好標記的位置附近快速地找出相應數據,從而提升閱讀效率。
3、速算技巧沒掌握
資料分析部分數值大、計算量大,耗費時間。事實上,資料分析部分對考生的考察重點并不是計算能力,而是推理和分析能力。考生們熟練掌握了速算技巧后,在資料分析這一部分會有很大的提分空間。
比如:54321×12.5%/(1+12.5%)可以轉換為:54321/9。
4、地理位置處劣勢
行測試卷中資料分析通常是最后一部分,而考生習慣性的做題順序是從第一道題開始按順序往后做。顯而易見,按這個順序做題到最后所剩時間不會太多,做資料分析這部分就會很吃力,從而造成不得不放棄或者做不完的情況。因此,在行測考試中,考生不一定要按照卷面題型排列來依次做題中教育版權,可以先做自己擅長的題型,將難度最高的數量關系放在最后解答,合理安排考試時間有助于考生提高分數。
二、注意事項:
1、時間注意點
這類題目往往給出與原文相近的時間,日期,并在選項中給出與原文的數據以混淆視聽,擾亂考生視線。
【應對措施】時間注意點是資料分析中最常見的注意點之一。考生遇到這種題目時應本著逆向思維的原理,答案直接顯示在題干中的情況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判斷是否真實可信,不可抱著撿了現成便宜的心理,草草作答。
例題:
材料:“國家統計局對全國31個省(市、區)6.8萬個農村住戶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05年上半年農民現金收入人均1586元,扣除價格影響因素,實際增長12.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6個百分點。”…
題目:2004年上半年半年農民現金收入,扣除價格影響因素,實際增長()
A. 12.5% B. 13.1% C.14.1% D.10.09%
【注意點剖析】時間注意點。題干中問的是“2004年上半年”,而材料中所給的是2005年上半年,容易混淆而錯選A。
【正確答案】D
2、單位注意點
在資料分析中題目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單位混用的情況,如千米與里,米與尺,公頃與畝;甚至有時候還會出現一些不常用的單位,如百萬元等,但在題干或選項中使用的卻是另一個單位,如億元等。
【應對措施】在題目中出現單位時,考生要謹記對單位之間進行換算,避免出現計算正確了但是答案卻選擇錯誤這種局面。
3、指數注意點
在經濟生活中,一般都會用到兩種指數,一種是以特定時期的數據為100,之后時間的數據全部根據這個時期的數據來計算指數,時期改變,但指數的基數不 變,最常見的例子就是股票市場的股票指數;另一種則都是以上個時期的數據為基數100,下個時期指數均是兩個時期的數據之比,時期改變,基數代表的數據變 化。
【應對措施】專家提醒考生,在資料分析題中的指數一般是第二種形式,在做題時認真辨別是何種形式,不要誤認為是第一種形式而做出錯誤的選擇。
4、間隔年份注意點
在含有年份數據的資料中,經常會考察諸如平均增長額和年平均增長額之類的題目,這時需要確定從起始年份到末尾年份的間隔。
【應對措施】如從2001年到2008年間隔了2008—2001=7個月份,但從2001年到2008年一共有2008—2001+1=8年,這兩個數值不要弄混。
5、題干要求注意點
題干要求注意點是指有意把題干中對事物的一部分所做的判斷擴大到全體。這類題目故意放大某部分的篇幅企圖抓住考生的眼球,往錯誤的方向上指引。
【應對措施】考生在面對這種注意點時要注意題干的要求范圍,選項如果超出題干的要求范圍,即使符合原文條件,也不是正確的答案。
以上就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答題技巧和注意事項,歡迎大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