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省公務員行測:資料分析之經濟學名詞匯總
M0:流通中現金,即在銀行體系以外流通的現金;
M1:狹義貨幣供應量,即M0+企事業單位活期存款;
M2:廣義貨幣供應量,即M1+企事業單位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
在這三個層次中,M0與消費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
M1反映居民和企業資金松緊變化,是經濟周期波動的先行指標,流動性僅次于M0;
M2流動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會總需求的變化和未來通貨膨脹的壓力狀況,通常所說的貨幣供應量,主要指M2。
【CPI】
CPI: 即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如果消費者物價指 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該指數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 迎。 一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我們稱為INFLATION,就是通貨膨脹;而當CPI>5%的增幅時,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GNP】
GNP: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一國一年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包括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英語簡稱GNP,是國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GDP和GNP的區別:GDP是國內生產總值,意思是在一國領土內創造的生產價值,無論是在領土內的本國人,還是外國人。GNP是國民生產總值,意思是一國人一定時期內創造的生產總值,無論這個人是在本國領土內,還是在外國領土內。
【PPI】
PPI:生產者物價指數(Produc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PPI,主要用于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況,與消費者物價指數一樣,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對于 外匯市場而言,市場更加關注的是最終產品PPI的月度變化情況。由于食品價格因季節變化加大,而能源價格也經常出現意外波動,為了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整體商 品的價格變化情況,一般將食品和能源價格的變化剔除,從而形成“核心生產者物價指數”,進一步觀察通貨膨脹率變化趨勢。
【金磚國家開發銀行】
2014年7月15日,中國、巴西、印度、俄羅斯和南非預計將在巴西召開的金磚五國峰會上簽訂協議并正式宣布成立金磚開發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初始 資本為1000億美元,由5個創始成員平均出資,總部設在中國上海。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主要資助金磚國家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對金磚國家具有 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不只面向5個金磚國家,而是面向全部發展中國家,作為金磚成員國,可能會獲得優先貸款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 IMF) 是政府間國際金融組織。1945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開始工作,1947年11月15日成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在經營上有其獨立 性。總部設在華盛頓。
基金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為理事會,由各成員派正、副理事各一名組成,一般由各國的財政部長或中央銀行行長擔任。每年9月舉行一次會議,各理事會單獨行 使本國的投票權(各國投票權的大小由其所繳基金份額的多少決定);執行董事會負責日常工作,行使理事會委托的一切權力,由24名執行董事組成,其中6名由 美、英、法、德、日、俄、中、沙特阿拉伯指派,其余16名執行董事由其他成員分別組成16個選區選舉產生;中國為單獨選區,亦有一席。執行董事每兩年選舉 一次;總裁由執行董事會推選,負責基金組織的業務工作,任期5年,可連任,另外還有三名副總裁。現任總裁為法國人拉加德。
【世界貿易組織(WTO)】
世貿組織是一個獨立于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1995年1月1日正式開始運作,負責管理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萊蒙湖畔。1996 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關貿總協定臨時機構。世貿組織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國際組織,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訂立的關稅及 貿易總協定。世貿組織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起,并稱為當今世界經濟體制的“三大支柱”。目前,世貿組織的貿易量已占世界貿易的95%以上。現任 世貿組織總干事是巴西人阿澤維多。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成為其143個成員國。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的代表在巴格達開會,決定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西方石油公司,維護石油收入,14日,五國 宣告成立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 OPEC) ,簡稱“歐佩克”。隨著成員的增加,歐佩克發展成為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產國的國際性石油組織。
歐佩克總部設在維也納。
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宗旨是,協調和統一各成員國的石油政策,并確定以最適宜的手段來維護它們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主要機構有: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理事會,負責執行大會決議和指導該組織的管理;秘書處,在理事會指導下主持日常事務工作。秘書處內設有一專門機構——經濟委員會,協助該組織把國際石油價格穩定在公平合理的水平上。
【亞太經合組織APEC】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簡稱APEC)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的經濟合作官方論壇。截至2013年9月,亞太經合組織共有21個正式成員和三個觀察員。 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西蘭和東盟6國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首屆部長級會議,標志著亞 太經濟合作會議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1991年11月,中國以主權國家身份,中華臺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為“中國香港”)以地區經濟體名義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亞太經合組織共有21個成員。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宗旨是:保持經濟的增長和發展;促進成員間經濟的相互依存;加強開放的多邊貿易體制;減少區域貿易和投資壁壘,維護本地區人民的共同利益。
2014年APEC會議是繼2001年上海舉辦后時隔13年重回中國,于11月下旬在北京召開,包含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部長級會議、高官會等系列會議。
此次峰會的主題是: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其中領導人峰會于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懷柔雁棲湖舉行。
【基尼系數】
基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是意大利經濟學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測定收入分配差異程度,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重要分析指標。
基尼系數最大為“1”,最小等于“0”。
基尼系數,按照聯合國有關組織規定:
低于0.2表示收入絕對平均;
0.2-0.3表示比較平均;
0.3-0.4表示相對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懸殊。
經濟學家們通常用基尼指數來表現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財富分配狀況。這個指數在零和一之間,數值越低,表明財富在社會成員之間的分配越均勻;反之亦然。
通常把0.4作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一般發達國家的基尼指數在0.24到0.36之間,美國偏高,為0.4。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基尼系數都超出0.4。
【恩格爾系數】
恩格爾系數(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
恩格爾系數是根據恩格爾定律得出的比例數,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個指標。其計算公式如下:
食物支出金額
恩格爾系數=────────x100%
總支出金額
除食物支出外,衣著、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樣在不斷增長的家庭收入或總支出中,所占比重上升一段時期后,呈遞減趨勢。
恩格爾系數是國際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項重要指標,一般隨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標準,恩格爾系數在59%以上為貧困,50-59%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為富裕,低于30%為最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