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法律常識練習題附答案
公務員考試法律常識練習題(一)
根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規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突發事件即為緊急狀態
B.突發事件的預警級別從高到低依次用紅色、橙色、藍色和黃色來標示
C.突發事件包括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
D.突發事件發生后,發生地縣級人民政應當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發展,并立即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不得越級上報
2.>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將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下列選項中屬于該法新增內容的是( )。
A.尊重和保障人權
B.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
C.維護社會主義法制
D.保護公民的民主權利
3.
一經頒布,其他人都喪失申請權,行政主體也不得再行頒發,這類許可證被稱之為( )。
A.永久性許可證
B.排他性許可證
C.獨立性許可證
D.無條件放棄的許可證
4.
下列做法不符合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是( )。
A.小王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中規定有三個月的試用期
B.小孔投訴單位試用期內未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而解除勞動合同
C.小李入職第一個月工作16天后要求單位為其繳納社會保險
D.小黃入職工作三個月后單位為其繳納社會保險
5.
李某因犯殺人(未遂)罪、搶劫罪、盜竊罪而分別被判處10年、8年、5年有期徒刑,對其最后量刑應為( )年。
A.10年
B.23年
C.10-23年
D.10-20年
公務員考試法律常識練習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突發事件應對法》所稱的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C項正確。
突發事件即為緊急狀態,這種說法過于絕對,A項錯誤。
《突發事件應對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可以預警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公共衛生事件的預警級別,按照突發事件發生的緊急程度、發展勢態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分別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標示,一級為最高級別。”B項表述不準確。
《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七條規定,“突發事件發生后,發生地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發展,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和處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必要時可以越級上報。”D項錯誤。
故正確答案為C。
2.答案: A
解析: >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2012>年>3>月>14>日表決通過關于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與修改前相比,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條款從>225>條增加到>290>條,分為“總則”“立案、偵查和提起公訴”“審判”“執行”“特別程序”以及“附則”。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將“尊重和保障人權”明確寫入了總則。法律修改內容還涉及證據制度、強制措施、辯護制度、偵查措施、審判程序、執行程序等,并增加規定特別程序。由此可見該法新增內容為尊重和保障人權,故正確答案為>A>。
3.答案: B
解析:
排他性許可屬于行政許可的一種,它又稱為獨占許可,指某個人或組織獲得該項許可后,其他任何人或組織均不能再獲得該項許可,換句話說,排他性許可證一經頒布,其他人都喪失申請權,行政主體也不得再行頒布,故答案選B。排他性許可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專利許可、商標許可。解答該題時,如果不清楚排他性許可證的準確定義,也可以從題干的“其他人都喪失申請權”推測出B項可能為正確答案。
本題相關知識點:
行政許可根據不同的劃分標準,可分為不同的種類,目前較為常見的有下列六類:
以許可的范圍為標準,分為一般許可和特殊許可;以許可享有的程度為標準,分為排他性許可和非排他性許可;以許可能否單獨使用為標準,分為獨立的許可和附文件的許可;以許可是否附加必須履行的義務為標準,分為權利性許可和附義務的許可;以許可的存續時間為標準,分為長期性許可和附期限的許可;以許可的目的形式為標準,分為行為許可和資格許可。
4.答案: D
解析:
A>項,《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勞動者被用人單位錄用后,雙方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應包括在勞動合同期限內。故>A>項正確。>B>項,《勞動合同法》笫>38>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故>B>項正確。>C>項,《社會保險法》第>58>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故>C>項正確。>D>項,單位應在入職當月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費,而不能三個月后再繳納,故>D>項錯誤。
5.答案: D
解析:
我國《刑法》第69條規定:“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罪的,除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的以外,應當在總和刑期以下、數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過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過二十年。”故正確答案為D。
【注意】本題為2009年真題,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施行,其中第69條規定,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罪的,除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的以外,應當在總和刑期以下、數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過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一年,有期徒刑總和刑期不滿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年,總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五年。
公務員考試法律常識練習題(二)
下列屬于法律、法規授權的情形的是( )。
A.《植物檢疫條例》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農業部門所屬的植物檢疫機構負責行使植物檢疫權
B.某縣政府的文件規定,縣自來水公司行使節約用水、計劃用水的行政執法權
C.某文物局局長要求一副局長代行其外出期間的局長職權
D.憲法規定國務院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部分地區進入緊急狀態
2.
我國刑法規定的“在我國領域內犯罪”是指( )。
A.受害人居住在我國領域內
B.犯罪人居住在我國領域內
C.犯罪行為或結果有一項發生在我國領域內
D.受害人與犯罪人均居住在我國領域內
3.
甲有一套商品房要出售,經人介紹,與乙簽訂房屋買賣合同,丙知道后找到甲,表示愿意以更高的價格購買,甲便與丙訂立合同并合同并辦理房屋過戶手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房屋應歸乙,甲向丙承擔違約責任
B.房屋應歸丙,甲向乙承擔違約責任
C.房屋產權登記有誤,應重新登記為
D.甲與丙訂立的合同無效,甲與乙協商房屋的歸屬權
4.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這里“未得逞”是指( )。
A.犯罪行為沒有實施完畢
B.犯罪目的沒有達到
C.犯罪結果沒有發生
D.行為沒有具備某種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
5.
根據憲法規定,下列既是我國公民享有的權利,也是我國公民應盡的義務的是( )。
A.勞動權
B.受教育
C.愛護國旗、國徽
D.批評、建議
E.檢舉權
公務員考試法律常識練習題答案
1.答案: A
解析:
所謂法律、法規授權就是一個機關或組織通過法律、法規的形式,將屬于自己的權利授權給其他單位行或組織,由它們代為行使權利。B項中,縣政府的文件不屬于法律法規;C項中,文物局局長讓其副職代行職權也不屬于法律、法規;D項是強干擾項,該項的實質是法律規定的國務院享有的權利,是直接規定權利,不是授權。
故正確答案為A。
2.答案: C
解析:
刑法第六條第三款規定:“犯罪的行為或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因此排除ABD,故正確答案為C。
3.答案: B
解析:
文段中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房屋所有權的轉移以是否完成房屋的過戶手續為標志,文段中甲與丙訂立合同辦理房屋過戶手續,房屋的所有權轉移給丙所有,同時甲應當對乙承擔合同不能履行的違約責任。故正確答案為B。
4.答案: D
解析:
犯罪未遂中的“未得逞”指的是行為沒有具備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故正確答案為D。
5.答案: AB
解析:
根據《憲法》規定,公民有勞動和接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C 項愛護國旗、國徽是公民的義務。D、E兩項屬于公民的權利。因此正確答案為A、B。
猜你感興趣:
1.公務員考試常識法律經典練習題及答案
2.公務員考試法律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3.行測考試法律常識練習題及答案
4.公務員考試法律常識模擬題答案
5.綜合基礎知識法律常識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