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附答案
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一)
A.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B.什么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
C.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
D.怎樣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2.
某村原是一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村,上級多次給錢給物,但面貌總是變化不大。后來,在上級的幫助下,該村建立起堅強有力的黨支部,黨支部一班人帶領全村干部和群眾連續苦干幾年,村子面貌大變。村民們感慨地說,給錢給物,不如建設一個好黨支部。這一事實說明( )。
A.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是當前全黨工作的中心任務
B.組織建設搞好了,黨的建設也就搞好了
C.發展農村經濟必須加強黨的領導
D.貧困地區基層黨組織的主要任務是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3.
下列哪些現象屬于類似于感覺的反映特征?( )
A.葵花向陽
B.饑餐渴飲
C.雄雞報曉
D.螞蟻搬家
4.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機制的積極作用,人們必須增強( )。
A.個人意識、協作意識、效率意識、物質利益觀念、改革開放意識
B.個人意識、競爭意識、公開意識、民主法制意識、開拓創新意識
C.自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民主法制意識、開拓創新精神
D.自立意識、協作意識、公開意識、物質利益觀念、開拓創新精神
5.上個世紀,我國提出了“實現工業、農業、科學技術和國防四個現代化”。當前,我國的“新四化”是指( )。
A.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
B.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國際化
C.工業化、信息化、市場化、農業現代化
D.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交通運輸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
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什么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是鄧小平理論已經回答的問題。怎樣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黨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步解決的問題
2.答案: CD
解析:
題干強調的是在貧困農村地區建設一個好黨支部的重要性,說到了貧困地區黨的領導的選項都應入選。這個村子之前并沒有強有力的黨支部,雖然上級多次給錢給物但并未使該村搞好經濟,而現在由于有了強有力的黨支部的領導,才使該村的經濟得到發展,故C正確。貧困地區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就是經濟致富的問題,因此基層黨組織的主要任務是帶領群眾脫貧致富,D正確。故正確答案為C、D。
A項說法錯誤,黨的工作的中心任務應是經濟建設。B說法錯誤,組織建設對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非常重要,但二者不存在“充分條件”的關系。
3.答案: A
解析:
從物體的機械運動,到低等原生動物的應激反應,再到高等動物的思維活動,它們在本質上都是一種對外界刺激做出的反應,只不過是反應的形式不一樣,即使是與人類相差很大的石頭,你踢它一下,它也會改變原來靜止的狀態,這雖然跟人類對外界做出的反應有很大差別,但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這就是所謂的“一切物質在本質上都具有類似感覺的反映特性”,這一觀點強調的是意識對物質的依賴性,即物質決定意識,這屬于唯物主義。本題BCD都是現象描述,沒有“感覺的反映特征”這個過程,本題應當選A。
4.答案: C
解析: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機制的積極作用,不斷增強人們的自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民主法制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故正確答案為 C。
5.答案: A
解析: 新四化在報告中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二)
1.>中國共產黨80年的歷史中,針對每一次重大事變或重要方針路線曾提出過許多動員口號,下列動員口號按時間排序正確的是( )
>①人才強國 ②尊重人才 ③四有新人 ④以人為本
A.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③②④①
2.
>科學技術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主要表現為( )。
A.科學技術滲透到生產力各個要素中
B.科技進步影響生產要素的組合
C.科學技術影響著社會基礎結構的狀況
D.科學技術促進社會公平
3.
決定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是( )。
A.文化創新
B.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方針
C.堅決抵制腐朽文化
D.先進的世界觀
4.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立技術創新體系,其基本體制架構是( )。
A.政府是主導
B.企業為主體
C.市場為導向
D.產學研相結合
5.
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五中全會強調,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關鍵在于( )。
A.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B.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C.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D.加強機構改革和轉變政府職能
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①項“人才強國”,是在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02年制定下發了的《2002-2005年全國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綱要》中首次提出;②項“尊重人才”,出自1977年5月鄧小平同志發表的《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重要談話;③項“四有新人”,是由1980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副主席鄧小平給《中國少年報》和《輔導員》雜志的題詞中演變而來,1983年1月,總政治部又根據黨的十二大文件中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有關提法,將“四有”的內容調整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④項“以人為本”,是在2003年10月中共召開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指出。正確的順序應為②③①④,因此,本題答案選B選項。
2.答案: ABC
解析:
科學技術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第一,科學技術滲透到生產力的各個要素中,物化為直接的現實的生產力。也就是說,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了生產力諸要素的變革,從而導致社會生產力的內涵性增長。第二,科技進步影響了生產要素的組合,造成生產過程重新整合,導致社會生產體系的結構性調整或不斷創新。第三,科學技術還影響著社會基礎結構的狀況,科技進步不斷促進經濟運行環境的改善,導致經濟系統運行狀態的改進。故正確答案為A、B、C。
3.答案: D
解析:
決定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主要是處于先進文化核心地位的先進世界觀。故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ABCD
解析:
胡錦濤于2007年10月15日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并將其放在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八個著力點之首。胡錦濤強調,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是提高國家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當然這種技術創新體系離不開政府的主導作用,所以基本體制架構可歸納為,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故正確答案為A、B、C、D。
5.答案: A
解析: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強調,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關鍵在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和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本題選A。
猜你感興趣:
1.上海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及答案
2.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模擬題及答案
3.北京市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及答案
4.湖南省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及答案
5.河南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