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務員考試常識模擬題及答案
北京市公務員考試常識模擬題(一)
A、忠耿正直
B、剛愎自用
C、大公無私
D、兇暴殘忍
2、下列依次與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壯族有關的是( )。
A、酥油茶、馓子、青稞酒、馕、薩其馬
B、《嘎達梅林》、《穆斯林的葬禮》、《格薩爾王傳》、《阿凡提的故事》、《劉三姐》
C、那達慕大會、開齋節、雪頓節、吉爾邦節、潑水節
D、馬頭琴、冬不拉、銅欽、葫蘆絲、蘆笙
3、下列古詩依次吟詠的花是( )
①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②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③不是人間種,移從月里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④翠蓋亭亭好護持,一枝艷影照清漪。鴛鴦家在煙波里,曾見田田最小時。
A、①梅花 ②菊花 ③荷花 ④桂花
B、①菊花 ②梅花 ③桂花 ④荷花
C、①梨花 ②梅花 ③菊花 ④櫻花
D、①菊花 ②玫瑰 ③薔薇 ④梅花
4、與“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句話同出一人之口的是( )
A、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B、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C、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
D、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5、下列歷史文化遺址位于我國最南邊的是( )。
A、半坡遺址
B、周口店遺址
C、河姆渡遺址
D、大汶口遺址
北京市公務員考試常識模擬題答案
1、答案: A
解析:
紅色的臉譜表示忠勇俠義,如關羽、妾維、常遇春;黑色的臉譜表示剛烈、正直、勇猛甚至魯莽,如包拯、張飛、李逵等;黃色的臉譜表示兇狠殘暴,如宇文成都、典韋。藍色或綠色的臉譜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竇爾敦、馬武等;白色的臉譜一般表示奸臣、壞人,如曹操、趙高等。因此選A。
2、答案: B
解析:
A項酥油茶是藏族的傳統食品,而不是蒙古族的,薩其馬是滿族的傳統食品,而非壯族;
B項《嘎達梅林》、《穆斯林的葬禮》、《格薩爾王傳》、《阿凡提的故事》、《劉三姐》分別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壯族的藝術文學作品;
C項潑水節是傣族的節日,而不是壯族;
D項冬不拉是一種哈薩克族民間流行的彈撥樂器,不是回族,葫蘆絲是云南少數民族樂器,主要流傳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不是維吾爾族,蘆笙為西南地區苗、瑤、侗等民族的簧管樂器,不是壯族。
故正確答案為B。
3、答案: B
解析: 由“陶令籬邊色”可聯想到陶淵明的詩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可見①指的是菊花;由“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可知,②指的是梅花;由“月里來”、“廣寒香”可知,③指的是桂花;周敦頤的《愛蓮說》里形容荷花“亭亭凈植”,漢樂府《江南》里也有詩句“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可知④指的是荷花。故本題答案選B。
4、答案: D
解析: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是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的一句話,同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也出自司馬遷的《報任安書》。A項是魯迅對《史記》的稱贊;B項,荀子、唐太宗、魏征都曾有相同或者類似表述;C項是蘇軾對韓愈發起古文運動的贊譽。故選D。
5、答案: C
解析:
半坡遺址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周口店遺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區,河姆渡遺址位于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鎮,大汶口遺址位于山東泰安,四個地點中浙江余姚市位置最靠南。故正確答案為C。
北京市公務員考試常識模擬題(二)
1、( 不定項選擇 )不相隸屬機關之間相互往來的正式公文的文種是()。
A、請示
B、函
C、批復
D、報告
E、證明
2、下列公文格式中哪個不屬于保密等級( )。
A、 絕密
B、機密
C、秘密
D、保密
3、下面關于公文的功能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公文能夠逾越時空限制,有效傳遞信息
B、公文必須履行法定的程序,因而具有重要的憑證作用
C、公文可以杜絕官僚作風,提高行政辦事效率
D、公文直接形成于內容所針對的現行活動中,對受文者行為能夠產生強制性影響
4、公文寫作與處理知識,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必備的知識。根據《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在收文辦理程序中,下列各項首先進行的是( )。
A、催辦
B、批辦
C、擬辦
D、承辦
5、下列公文中,( )屬于公文“請示”的結束語。
A、特此函達
B、此致,敬禮!
C、當否,請指示。
D、請盡快辦理。
北京市公務員考試常識模擬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函是平行和不相隸屬的機關之間相互往來的正式公文,使用上靈活簡便,不受作者職權范圍和級別層次高低的限制。函的行文簡便,內容多樣。函體現著一種雙向的關系,平等的原則,具有“與人相商”的特點,通常不具有指揮、命令的性質。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D
解析:
秘密等級是標識公文保密程度的一種標志。根據相關規定,涉及國家秘密的公文應當按照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范圍的規定分別標明“絕密”、“機密”和“秘密”。排除A、B、C項,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
3、答案: CD
解析:
公文的功能在于,能夠逾越時空的限制,有效地傳遞公務活動所需的信息。公文可用于傳達貫徹方針政策和有關指令;溝通上下級機關;發布法規和規章;溝通機關之間的橫向聯系;教育干部和群眾;印證有關事實。公文印證了公文作者的合法身份,記錄了各項管理活動的性質、狀態,因此具有重要的憑證作用。A、B表述正確。C選項片面夸大了公文的作用,錯誤;公文直接形成于其內容所針對的現行公務活動中并對該活動發揮直接指揮、制約與溝通聯系效用,D選項不正確。故正確答案為C、D。
4、答案: C
解析:
根據《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30條的規定,收文辦理指對收到公文的辦理過程,包括擬辦、承辦、催辦等程序。首先進行的應是擬辦,因此,本題選C選項
5、答案: C
解析: 請示的結束語,通常用公文習慣性專用語言提出帶肯定性的要求,目的在于引起上級機關的注意,求得上級機關的明確答復。可根據請示內容或主送機關的不同,作適當的表達。一般說來,請示批準,可用“如無不妥,請批準”“當否,請批復”“請予審批”等;請求指示,可用“請指示”等語。請示的結束語,一般應在請示事項結束后,另起一行。
看過“北京市公務員考試常識模擬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