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常識題庫及答案
公務員考試常識題庫(一)
A、激光器輸出的光顏色極純,是因為波長分布范圍很寬
B、激光的理論基礎起源于愛因斯坦的“受激輻射”理論
C、激光對人體的傷害中,以對眼睛的傷害最為嚴重
D、激光的波長取決于發出激光的活性物質
2、遠程電力傳輸一般采用50~100萬伏的高電壓,其主要原因是( )。
A、確保遠程電力傳輸的安全
B、減少傳輸線路上的電能損失
C、節約傳輸線路上的設備和材料
D、減少雷電對傳輸線路的破壞
3、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A、自然界中的金屬在常溫下一般呈固態
B、惰性氣體不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C、天然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無毒的氣體燃料
D、鋼是鐵和碳按照一定比例加工而成的合金
4、光彩奪目的金剛石的化學成分與下列的( )一樣。
A、鉛
B、石墨
C、玻璃
D、琥珀
5、關于等離子電視的使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避免與其他家電放在一起,否則會產生電磁波,出現噪音等干擾現象
B、不要頻繁開關機,以減少顯像管燈絲過熱次數,延緩顯像管的老化
C、不要放在強光照射的地方,這樣會導致熒光粉發生變化,縮短使用壽命
D、連續開機時間過長后,可用冷水濕抹布擦拭電視熒屏,降低溫度
公務員考試常識題庫答案
1、答案: A
解析: 激光是20世紀以來,繼原子能、計算機、半導體之后,人類的又一重大發明,被稱為“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和“奇異的激光”。激光的原理早在 1916 年已被著名的美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發現,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技術理論“光與物質相互作用”,叫做“受激輻射的光放大”,簡稱激光。激光的顏色取決于激光的波長,而波長取決于發出激光的活性物質,即被刺激后能產生激光的那種材料。在激光的傷害中,以機體中眼睛的傷害最為嚴重。激光器輸出的光,波長分布范圍非常窄,因此顏色極純。所以A項錯誤。因此,本題選擇A選項。
2、答案: B
解析:
根據輸送過程中電能的損失可知,導線電阻和通電時間一定時,電能的損失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要使電流減小,就必須提高輸電電壓,這就是為什么要采用高壓輸電的原因。輸電電壓越大,電能在輸電導線上的損失就越小。故本題選B。
3、答案: B
解析:
A項只說的是“一般”情況,說法正確;惰性氣體只是化學性質很不活潑,但并不是絕對不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B項說法錯誤;天然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無毒的氣體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甲烷,但如果天然氣處于高濃度的狀態,并使空氣中的氧氣不足以維持生命的話,還是會致人死亡的,C項正確;鋼是鐵和碳的合金,含碳量小于2%,并由少量其他元素,D項正確。故本題選B。
本題相關知識點:
稀有氣體的單質在常溫下為氣體,且除氬氣外,其余幾種在大氣中含量很少(尤其是氦),故得名“稀有氣體”,歷史上稀有氣體曾被稱為“惰性氣體”,這是因為它們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構型除氦為1s外,其余均為8電子構型(ns2np6,均為上標),而這兩種構型均為穩定的結構。因此,稀有氣體的化學性質很不活潑,所以過去人們曾認為他們與其他元素之間不會發生化學反應,稱之為“惰性氣體”。然而正是這種絕對的概念束縛了人們的思想,阻礙了對稀有氣體化合物的研究。1962年,在加拿大工作的26歲的英國青年化學家N、Bartlett合成了第一個稀有氣體化合物Xe[PtF6],引起了化學界的很大興趣和重視。許多化學家競相開展這方面的工作,先后陸續合成了多種“稀有氣體化合物”,促進了稀有氣體化學的發展。而“惰性氣體”一名也不再符合事實,故改稱稀有氣體。
4、答案: B
解析:
金剛石的化學成分是碳,石墨的化學成分也是碳,它和金剛石都是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但因為兩者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呈現出來的物理性質差別很大。金剛石是自然界中最堅硬的物質,而石墨質軟,可作耐高溫的潤滑劑。答案應選B。有的考生可能會誤選C項或D項,其實玻璃的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硅,而琥珀是一種有機的似礦物,是數千萬年前的樹脂被埋藏于地下,經過一定的化學變化后形成的一種樹脂化石。
本題相關知識點:
鉛是一種銀白色的金屬,十分柔軟,用指甲便能在它的表面劃出痕跡。用鉛在紙上一劃,會留下一條黑道道。在古代,人們曾用鉛作筆。“鉛筆”這名字,便是從這兒來的。
5、答案: D
解析:
在擦洗等離子屏時,不能用濕抹布擦洗,這樣會對等離子電視造成傷害。潮氣一旦侵入,會造成機內打火,線圈霉斷、腐蝕機件等不良后果,極易釀成大禍。故本題選D。
本題相關知識點:
1、不要受磁場干擾。以冰箱和彩電為例,對彩電來說,在冰箱啟動和運轉時會產生強大的電磁波,如果冰箱、電視相距太近就會使彩電圖像不穩,出現噪音等干擾現象。
2、不要頻繁開與關。因為每開機一次,顯像管燈絲就過熱一次,這樣會加速顯像管的老化。
3、不要太亮。熒光屏如果長期處于過亮狀態,就會影響熒光粉的發光效率,還會加速顯像管陰極極板老化,縮短顯像管的使用壽命。而且,亮度越高耗電量就越大,還會使收看者眼睛疲勞,對保護視力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