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務員常識判斷習題答案詳解
浙江公務員常識判斷習題(一)
A將廢棄的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等塑料制品集中堆積焚燒
B.將汽車發動機產生的尾氣通過放有氧化鈀的催化劑的排氣管后排放。
C.在燃燒前對煤進行的凈化,去除原煤中的硫分和灰分
D.城市公交等和出租車采用液化天然氣(LNG)代替普通汽油
3.下列生活中保存食物的方法,理解錯誤的是
A.鹽腌制的食品是因為鹽可以形成高滲環境,抑制了微生物的生理活動
B.真空保存食物可以破壞需氧菌類的生存環境
C.冷藏保存食物是因為低溫可以將細菌凍死
D.充入氮氣保存食品是為了隔絕食品和氧氣的接觸
4.下列關于水生動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A.鯊魚用腮呼吸,鯊魚屬于魚類
B.黃鱔的腮嚴重退化無法用腮呼吸,黃鱔不屬于魚類。
C.藍鯨沒有腮,用肺進行呼吸,藍鯨屬于哺乳動物
D.海龜沒有腮,用肺進行呼吸,海龜不屬于哺乳動物
5.目前我國正大力推進文化制度改革,特別是對國內的動漫產業和影視劇通過內部管理的方式促進其發展,下列不屬于行政手段的是
A.規定各級電視臺每日播出境外各類影視節目時間
B.設立專項經費用于鼓勵本土作家創作優秀劇本
C.國家出臺“限娛令”規范娛樂節目播出類型
D.每年引進的境外動漫作品同類題材數量設置上限
浙江公務員常識判斷習題答案詳解
1.【詳解】C.以逸待勞,此計強調:放敵方處于困難局面,不一定只用進攻之法。關鍵在于掌握主動權,待機而動,以不變應萬變,以靜對動,積極調動敵人,創造戰機,不讓敵人調動自已,而要努力牽著敵人的鼻子走。所以,不可把以逸待勞的“待”字理解為消極被動的等待。
公元前632年,為爭奪中原霸權,晉軍謀略制勝,在城濮交戰。楚軍居于優勢,晉軍處于劣勢。晉國下軍副將胥臣奉命迎戰楚國聯軍的右軍,即陳、蔡兩國的軍隊。陳、蔡軍隊的戰馬多,來勢兇猛。胥臣為了戰勝敵人,造成自己強大的假象,以樹上開花之計,用虎皮蒙馬嚇唬敵人。陳、蔡軍隊的戰馬和士卒以為是真老虎沖過來了,嚇得紛紛后退,打敗了陳、蔡軍隊。垓下之戰,是楚漢相爭中決定性的戰役,它既是楚漢相爭的終結點,又是漢王朝繁榮強盛的起點,更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轉折點,垓下之戰,漢軍適時發起戰略追擊,積極調集援兵,多路圍攻,以絕對優勢兵力全殲楚軍,創造了中國古代大規模追擊戰的成功戰例。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御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后一場。4世紀下半期,氐族貴族建立的前秦逐漸強大,統一了黃河流域。383年,秦王苻堅組成軍隊南下,企圖一舉消滅東晉,東晉派迎戰。晉軍在洛澗大破秦軍先頭部隊,進至淝水,要求秦兵略向后移,以便渡河決戰。苻堅企圖乘晉軍半渡時猛攻,就命令軍隊后退。晉軍乘秦軍后退發起攻擊,秦軍由于軍心早已渙散,在晉軍的攻擊下一退不可遏止。秦軍大敗,苻堅率部下十多萬人逃回北方。淝水之戰是我國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2.【詳解】A.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由聚苯乙烯氯氟碳化合物制造,價錢便宜但不耐用,所以稱為用完一次性物料,而且在自然環境難分解,焚燒處理又會放出有毒氣體。因此,集中堆放焚燒會再次釋放有毒氣體,不利于環境保護。將汽車尾氣通過裝有催化劑的排氣管后排放可減少硫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燃燒前去除原煤中的部分硫分和灰分可以減少硫化物和煙塵的排放。液化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燒后產生水和二氧化碳,是清潔無污染能源,相比使用汽油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因此,本題答案為A.
3.【詳解】D.食鹽腌制食物可以有效地延長食物的保質期原因是,細菌在高濃度鹽溶液中由于外部的濃度遠遠大與內部的滲透壓,致使內部的水分向細胞外滲透,最終細菌脫水死亡,沒有細菌的侵蝕。食物在鹽腌制時,內部的水分流向細胞外,細菌也不能生存。真空包裝能夠長時間保存食物的原因將空氣隔絕,杜絕細菌滋生。氮氣可以保存食品這與氮氣的性質有關,它不活潑,屬于惰性氣體,不會與食物等發生反應,而且可以隔絕氧氣,避免氧化反應。冷凍保藏的原理就是利用水分凍結來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不是殺死微生物),延緩食品及微生物中的各種生化反應,抑制各種酶類的活性,以達到保藏食品的目的。因此,本題答案為D.
4.【詳解】B.鯊魚用腮呼吸,屬于魚類。黃鱔腮不發達,而借助口腔及喉腔的內壁表皮作為呼吸的輔助器官,能直接呼吸空氣,黃鱔依然屬于魚類。鯨是哺乳動物而不是魚,它們沒有鰓,是用肺來呼吸。海龜是用肺來進行呼吸的,但它胸部不能活動,是一種吞氣式的呼吸方式,海龜屬于兩棲爬行類動物,不屬于哺乳動物。因此,本題答案為B.
5.【詳解】B.行政手段,是國家通過行政機構,采取帶強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規定等措施,來調節和管理經濟的手段。行政手段具有權威性、強制性、垂直性、具體性、非經濟利益性和封閉性。B選項設立經費鼓勵創作不具有行政手段的強制性和權威性。因此,本題答案為B.
浙江公務員常識判斷習題(二)
1.炎熱的夏天,打開電扇會使人感到涼快,其主要原因是( )。
A.電扇有制冷作用
B.空氣流通后室內溫度降低
C.汗水蒸發能降低皮膚的溫度
D.汗水在空氣流通中迅速蒸發,帶走皮膚的熱量
2.(不定項選擇)下列關于人類航天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載人飛船首次在地球軌道上實現交會和對接是在20世紀60年代
B.前蘇聯宇航員列昂諾夫是世界上第一個進行太空行走的人
C.成功將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太空的是美國
D.首次實現登月的載人飛船是“阿波羅13號”
3.維生素的主要作用是( )。
A.供給熱量
B.構成人體組織成分
C.促進生長和代謝
D.潤滑器官
4.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點火升空后最先拋掉的是( )。
A.整流罩
B.助推器
C.二級火箭
D.逃逸塔
5.下列有關生活常識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空調工作的時候有水流出而冰箱沒有,由此可判斷常見的家用空調和電冰箱的制冷原路不同
B.雞蛋帶殼在微波爐中加熱比較好,這樣受熱更快更均勻
C.液晶電視機與等離子電視機的成像原理相同
D.使用無磷洗衣粉是因為磷易造成環境水體富營養化,破壞水質
浙江公務員常識判斷習題答案詳解
1.答案: D
詳解:
電扇增強空氣流動,汗蒸發速度快,汗液的蒸發帶走皮膚的熱量,所以人會感覺涼快。故正確答案為D。
2.答案: AB
詳解:
A項中,1966年3月16日,美國發射載有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的雙子星座8號,繞地球飛行6.5圈,歷時10小時41分。飛行中首次實現載人飛船與一個名叫阿金納的對接艙體對接。 B項中,1965年3月18日,前蘇聯宇航員列昂諾夫列昂諾夫乘上升2號飛船進入太空飛行,在艙外活動24分鐘,系安全帶離開飛船達5米,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人。這次飛行歷時26小時2分鐘。C項中,1957年,蘇聯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伴侶”。 D項中,1969年07月16日,“土星5號”把“阿波羅11號”送往月球,實現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壯舉。所以選擇C、D兩項是錯誤的。
3.答案: C
詳解: 糖類是人體的主要能量來源,脂肪是人體的儲能物質,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成分。器官潤滑包括骨間潤滑是組織液的功能,組織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而維生素是維持人體生長代謝必不可少的微量化合物。因此本題選C。
4.答案: BD
詳解:
神舟七號運載火箭于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4秒988毫秒發射升空;點火第120秒火箭拋掉助推器及逃逸塔;第159秒火箭一二級分離;第200秒整流罩分離;第500秒三級火箭關機;第583秒飛船與火箭分離;隨后飛船正常進入預定軌道,神舟七號飛船成功發射。故本題可以選B或者D。
5.答案: D
詳解:
合成洗衣粉中的增凈劑磷酸鹽是造成湖泊等水體富營養化的“元兇”。所謂富營養化是指水體中含有大量的磷、氮等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造成藻類和其他浮游生物爆發性繁殖,水體中的溶解性氧量下降,水質惡化,導致魚類和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現象,常被形象地稱為“赤潮”,“水華”。故正確答案為D。
浙江公務員常識判斷習題答案詳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