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務員常識判斷習題詳解
北京公務員常識判斷習題:
C.乙水泥廠發貨行為構成承諾,貨物到達甲公司時承諾生效
D.乙水泥廠發貨行為構成承諾,貨物發出時承諾生效
2.下列有關反傾銷行政案件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
A.反傾銷行政案件的被告,應當是作出相應被訴反傾銷行政行為的國務院主管部門
B.被告對其作出的被訴反傾銷行政行為負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反傾銷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
C.人民法院依據被告的案卷記錄審查被訴反傾銷行政行為的合法性
D.被告在作出被訴反傾銷行政行為時沒有記入案卷的事實材料,也可以作為認定該行為合法的根據
3.《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公民對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權向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訴或者檢舉。這屬于公民基本權利中的( )。
A.政治權利 B.監督權利
C.社會經濟權利 D.人身自由權利
4.某日,甲在路上遇見乙,問乙是否愿意以3000元購買其飼養的一頭耕牛,乙未為答復。次日,打電話給甲表示同意以3000元的價格購買,此時甲告知該牛已以相同價錢賣于丙,問次日乙在電話中表示愿意以3000元的價格購買該耕牛的意思表示為( ) 。
A.承諾 B.要約
C.要約邀請 D.確認買賣合同
5.一般地,在以要約承諾方式訂立的合同,合同從何時有效成立 ( ) 。
A.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 B.受要約人發出承諾時
C.要約人發出承諾時 D.承諾到達要約人時
北京公務員常識判斷習題答案詳解:
1.D【詳解】乙水泥廠以自己的行動表示自己同意了甲的要約,所以是一種承諾行為。這種承諾在貨物發出時就生效了。
2.D【詳解】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反傾銷行政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3條規定:反傾銷行政案件的被告,應當是作出相應被訴反傾銷行政行為的國務院主管部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反傾銷行政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7條規定:被告對其作出的被訴反傾銷行政行為負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反傾銷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人民法院依據被告的案卷記錄審查被訴反傾銷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被告在作出被訴反傾銷行政行為時沒有記入案卷的事實材料,不能作為認定該行為合法的根據。
3.B【詳解】公民基本權利之一監督權利體現在公民有權申訴投訴或者檢舉。故ACD答案錯誤。
4.B【詳解】要約是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發出的希望與對方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因乙在電話中向甲表示愿意以3000元的價格購買該耕牛的意思表示當中,其當事人確定(甲和乙),是乙向希望與之締結合同的相對人甲發出的明確要求(以3000元買牛),故該行為為要約。
5.D【詳解】《合同法》第25條規定: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第26條規定: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采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承諾到達的時間適用本法第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
北京公務員常識判斷習題詳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