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考行測常識判斷真題專項解讀(地市)
例:根據全國人大會關于實行憲法宣誓制度的決定,實行憲法宣誓的人員不包括:
A.各級人民政府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
B.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
C.黨的機關、政協機關、民主黨派和工商聯等機關的工作人員
D.各級人大及縣級以上各級人大會選舉或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
【參考答案】C。
【解析】7月1日,全國人大會審議通過的《關于實行憲法宣誓制度的決定》,正式確立了我國的憲法宣誓制度,開啟了我國依憲治國的新階段。根據決定第一條: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以及各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在就職時應當公開進行憲法宣誓。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二、緊跟熱點步伐,不忘歷史傳統
歷年國考常識判斷的內容都緊跟熱點的內容,比如“四個全面”,食品安全法的修改、憲法宣誓制度、二戰的內容等等,都是2015年最新的熱點時事。
同時,人文歷史的內容比重也相對較大,通過詩詞考察相關歷史知識、人文知識、思想學派等,還有歷史人物與擅長的領域相對應的、歷史人物與相應的言論相對應的,相較于去年的題目難度有所降低。
例:下列作品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有關的是:
A.《辛德勒名單》
B.《靜靜的頓河》
C.《智取威虎山》
D.《戰爭與和平》
【參考答案】A。
【解析】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所著的《辛德勒名單》,再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與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傾家蕩產保護了1200余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迫害的故事。《靜靜的頓河》展示了1912到1922年間,俄國社會的獨特群體——頓河地區哥薩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國內戰爭中的苦難歷程。《智取威虎山》是講述解放戰爭時期的事件,不屬于二戰。《戰爭與和平》是一部描寫19世紀初俄國人民反對拿破侖入侵的衛國戰爭的小說。
三、考察細致入微,關注民生之本
地理題目的考察涉及PM2.5、化工廠的選址、農業基本國情,法律題目涉及食品安全,此類題目的考察都體現了對于民生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