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藥物測試題(2)
33、產ESBL肺炎克雷伯菌流行時,應限制( )。
A、頭孢菌素類 B、四環素類 C、氨基甙類 D、喹諾酮類
34、在葡萄球菌的耐藥菌株中,最常見的是( )。
A、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腐生葡萄球菌 D、白葡萄球菌
35、青霉素類的藥物對以下哪些細菌不敏感( )。
A、肺炎鏈球菌 B、綠膿桿菌 C、金黃色葡萄球菌 D、腸球菌
36、腸桿菌科的細菌主要對哪種抗菌藥耐藥( )。
A、頭孢菌素 B、青霉素 C、喹諾酮類 D、以上皆是
37、針對耐藥菌,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了解病人對細菌的耐藥狀態 B、針對耐藥研發一些新的抗菌藥物 C、合理用藥 D、以上皆是
38、下列哪項藥物聯合是有利的相互作用( )
A、多潘立酮與654-2 B、鏈霉素與慶大霉素 C、異煙肼與乙胺丁醇 D、四環素與鈣劑
39、喹諾酮類可能引起新生兒:( )
A、軟骨損害 B、腎毒性 C、耳毒性 D、心肌損害
40、肝功能減退感染患者應避免使用的抗菌藥物是: ( )
A、磺胺藥 B、青霉素 C、頭孢唑啉 D、頭孢他啶
41、VRE代表何種耐藥菌: ( )
A、青霉素耐藥肺炎鏈球菌 B、甲氧西林耐藥金葡菌 C、耐甲氧西林表葡菌 D、萬古霉素耐藥腸球菌
42、醫院感染中常見的MRSA是指何種耐藥細菌? ( )
A、甲氧西林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 B、耐萬古霉素金黃色葡萄球菌 C、銅綠假單胞菌 D、大腸艾希菌
43、腎功能減退感染患者抗菌藥物不宜選用: ( )
A、青霉素 B、阿洛西林 C、頭孢唑啉 D、四環素
44、青霉素及大多短半衰期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使用方法正確的是( )
A、溶于100ml氯化鈉中快速(30min)靜滴或溶于20~40ml氯化鈉中緩慢(5min)靜推,每隔3~4個半衰期給藥一次
B、每日一次給藥 C、加葡萄糖中靜滴 D、青霉素鉀鹽可快速靜脈注射 E、可加入堿性溶液 F、青霉素可用于鞘內注射
45、關于藥物相互作用描述錯誤的是( )
A、對象為一種藥物 B、同時或先后經相同或不同途徑給藥時 C、藥物原有的作用發生減弱 D、出現不應有的效應
46、藥物的體內過程是( )
A、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 B、分布 C、排泄 D、以上全都是
47、清潔手術患者預防應用抗菌藥最好是在皮膚切開前( )。
A、半小時 B、6小時 C、12小時 D、24小時
48、一般情況,術后用抗菌藥多長時間最為合適( )。
A、12小時 B、24小時 C、48小時 D、72小時
49、引起手術部位感染的感染源及感染途徑包括: ( )
A、醫護人員 B、環境中的飛沫、塵埃攜帶細菌 C、病人 D、以上都是
50、短時間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的優點是: ( )
A、減少毒副作用 B、不易產生耐藥菌株 C、不易引起微生態紊亂 D、以上都對
51、手術部位醫院感染的預防中,手術前應注意: ( )
A、治療原發病 B、加強營養 C、正確的術前皮膚準備 D、以上都對
52、影響手術部位感染確定的與宿主相關危險因素: ( )
A、疾病嚴重指數 B、遠隔感染灶 C、鼻腔攜帶金葡菌 D、以上都是
53、進行外科手消毒的注意事項: ( )
A、不應戴假指甲,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圍組織的健康 B、應保持雙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 C、可使用海綿、其他揉搓用品或雙手相互揉搓 D、以上都對
54、衛生手消毒,監測的細菌數應: ( )
A、≤10cfu/cm2 B、≤15cfu/cm2 C、≤25cfu/cm2 D、≤35cfu/cm2
55、外科洗手與手消毒應遵循原則: ( )
A、先洗手,后消毒 B、不同患者手術之間、手套破損或手被污染時,應重新進行外科洗手與手消毒 C、以上都對 D、以上都不對
56、2010衛生部發布的《中國國家處方集》是中國第一部統一的國家級權威性的處方集,處方集的編寫和發布的目標是( )
A、規范醫療行為 B、提高臨床藥物應用水平 C、落實臨床路徑管理 D、以上均是
57、高危藥品不應包括( )
A、高濃度電解質制劑 B、肌肉松弛劑 C、精神藥品 D、細胞毒化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