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選考試歷史國情知識習題答案詳解
公選考試歷史國情知識習題:
C.諾曼底登陸
D.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2.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優越的政治條件是( )。
A.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
B.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人民民主專政國家制度的建立
C.新民主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和國民經濟的恢復
D.社會主義國營經濟成為多種經濟成分中的領導力量
3.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最先明確規定將臺灣歸還中國的國際公約是( )。
A.《開羅宣言》 B.《波茨坦公告》
C.《同盟國宣言》 D.《聯合國憲章》
4.( )一書對日月食的記錄非常翔實,最早的一次是魯隱公三年二月的日全食,比西方的記錄早了130多年。
A.《左傳》 B.《甘石星經》
C.《春秋》 D.《竹書紀年》
5.系統總結6世紀以前黃河中下游地區農牧業生產經驗的著作是( )。
A.《夢溪筆談》 B.《齊民要術》
C.《農政全書》 D.《水經注》
公選考試歷史國情知識習題答案詳解:
1.【答案】A。
詳解:百團大戰發生在1940年,不列顛之戰、莫斯科保衛戰、諾曼底登陸、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分別發生于1940年、1941年、1944年和1942年。故本題選A。
2.【答案】B。
詳解:選項A屬于思想條件,選項C、D屬于經濟條件,只有選項B屬于政治條件。故本題選B。
3.【答案】A。
詳解:1943年11月22-26日,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和蔣介石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會談。12月1日,發表了《中美英三國開羅宣言》。開羅會談主要是討論三國聯合對日作戰和戰后處置日本問題。宣言主要內容是:三國軍事人員,關于今后對日作戰計劃,已獲一致意見;對日作戰目的,在于制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奪得的或占領之一切島嶼,使滿洲(中國東北)、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決定在相當期間,使朝鮮自由獨立;三國將堅持長期作戰,使日本無條件投降。此宣言的公布,對加速擊敗日本軍國主義起了積極的作用。而《波茨坦公告》發表于1945年;《同盟國宣言》沒有中國的參與,也未提及臺灣;《聯合國憲章》也未明確提及臺灣問題。故本題選A。
4.【答案】C。
詳解:《春秋》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以魯國歷史為主。此書記載了我國當時觀察到的日食三十次、地震七次,這些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故本題選C。
5.【答案】B。
詳解: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大約成書于北魏末年,系統地總結了6世紀以前黃河中下游地區農牧業生產經驗、食品的加工與貯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對中國古代農學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是一部綜合性農書,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一,也是我國現有最完整的農書。故本題選B。
公選考試歷史國情知識習題答案詳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