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國前100名大學排名
2024全國前100名大學排名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類型 |
1 | 北京大學 | 綜合 |
2 | 清華大學 | 理工 |
3 | 浙江大學 | 綜合 |
4 | 上海交通大學 | 理工 |
5 | 復旦大學 | 綜合 |
6 | 武漢大學 | 綜合 |
7 | 四川大學 | 綜合 |
8 | 華中科技大學 | 理工 |
9 | 中山大學 | 綜合 |
10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理工 |
11 | 南京大學 | 綜合 |
12 | 吉林大學 | 綜合 |
13 | 西安交通大學 | 理工 |
14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理工 |
15 | 中國人民大學 | 文法 |
16 | 山東大學 | 綜合 |
17 | 同濟大學 | 理工 |
18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綜合 |
19 | 國防科技大學 | 理工 |
20 | 中南大學 | 理工 |
21 | 東南大學 | 理工 |
2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理工 |
23 | 天津大學 | 理工 |
24 | 北京師范大學 | 師范 |
25 | 北京理工大學 | 理工 |
26 | 華南理工大學 | 理工 |
27 | 大連理工大學 | 理工 |
28 | 南開大學 | 綜合 |
29 | 廈門大學 | 綜合 |
30 | 重慶大學 | 理工 |
31 | 華東師范大學 | 師范 |
32 | 西北工業大學 | 理工 |
33 | 電子科技大學 | 理工 |
34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理工 |
35 | 鄭州大學 | 綜合 |
36 | 蘇州大學 | 綜合 |
37 | 西南交通大學 | 理工 |
38 | 中國農業大學 | 農林 |
39 | 湖南大學 | 理工 |
40 | 蘭州大學 | 綜合 |
41 | 武漢理工大學 | 理工 |
42 | 東北大學 | 理工 |
43 | 南京理工大學 | 理工 |
44 | 上海大學 | 綜合 |
45 | 暨南大學 | 綜合 |
46 | 華東理工大學 | 理工 |
47 | 西南大學 | 綜合 |
48 | 南昌大學 | 綜合 |
49 | 北京科技大學 | 理工 |
50 | 北京交通大學 | 理工 |
51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理工 |
52 | 合肥工業大學 | 理工 |
53 | 華中農業大學 | 農林 |
54 | 南京農業大學 | 農林 |
55 | 河海大學 | 理工 |
56 | 華南師范大學 | 師范 |
57 | 南京師范大學 | 師范 |
58 | 江南大學 | 綜合 |
59 | 華中師范大學 | 師范 |
60 | 西北大學 | 綜合 |
61 | 中國海洋大學 | 理工 |
62 | 中國礦業大學 | 理工 |
63 | 浙江工業大學 | 理工 |
64 | 北京工業大學 | 理工 |
65 | 燕山大學 | 理工 |
66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理工 |
67 | 揚州大學 | 綜合 |
68 | 華南農業大學 | 農林 |
69 | 陜西師范大學 | 師范 |
70 | 江蘇大學 | 綜合 |
71 | 湖南師范大學 | 師范 |
72 | 東北師范大學 | 師范 |
73 | 寧波大學 | 綜合 |
74 | 廣西大學 | 綜合 |
75 | 福州大學 | 綜合 |
76 | 華北電力大學 | 理工 |
77 | 東華大學 | 理工 |
78 | 浙江師范大學 | 師范 |
79 | 深圳大學 | 綜合 |
80 | 福建師范大學 | 師范 |
81 | 云南大學 | 綜合 |
82 | 北京郵電大學 | 理工 |
83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理工 |
84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農林 |
85 | 中央財經大學 | 財經 |
86 | 廣東工業大學 | 理工 |
87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理工 |
88 | 安徽大學 | 綜合 |
89 | 北京化工大學 | 理工 |
90 | 長安大學 | 理工 |
91 | 太原理工大學 | 理工 |
92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理工 |
93 | 首都醫科大學 | 醫藥 |
94 | 河南大學 | 綜合 |
95 | 上海師范大學 | 師范 |
96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理工 |
97 | 昆明理工大學 | 理工 |
98 | 南京工業大學 | 理工 |
99 | 南京郵電大學 | 理工 |
100 | 浙江理工大學 | 理工 |
2024值得報考的大學推薦
汕頭大學
汕頭大學是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廣東省屬綜合性大學,2018年11月,學校獲批成為廣東省首家高等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實驗示范校。
汕頭大學是"211工程"成員,廣東的重頭戲。這里不僅學科齊全,從文學到科學,工程到商務,法律到醫學,你想學的這里都有。
最厲害的是,他們的醫學領域,七個國家級的特色學科里就有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而且他們的化學和臨床醫學已經擠進全球前1%,專業實力不可小覷!
大學是如何劃分的
1、根據主管部門劃分
大部分“雙一流”大學都是由教育部直屬,這可能是絕大多數家長和考生主要考慮的學校;其他中央部委也有自己的所屬高校,比如工業和信息化部所屬的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省屬高校和獨立院校,中央部委直屬高校較這些省屬高校根據優勢,比如資金、教學資源等。
中央部委直屬高校目前有118所;地方管理的高校有2838所,數量是非常巨大的。想考上中央部委直屬高校自然需要很高的分數,如果分數達不到的話省屬高校也還有很多不錯的,這就需要大家提前了解了。
2、根據辦學類型劃分
中國大學按照辦學型型大致可分為研究型大學、應用型大學、技術型大學。
研究型大學:提供比較多的本科專業和學士學位,同時把研究放在首位的大學,致力于高層次的人才培養與科技研發。即在校研究生數量與本科生數量相當的大學,或研究生數量占有較大比重。
應用型大學:以應用為辦學定位,而不是以科研為辦學定位的本科高等院校,以本科教育為主,重點圍繞行業產業需求與地方支柱產業、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服務。
技術型大學,即應用技術大學,是以應用技術類人才培養為辦學定位的地方本科和專科院校。
3、根據辦學特色劃分
特色型:包括理工類、師范類、農林類、語言類、體育類、醫藥類、財經類、政法類、藝術類、民族類。
這類大學一般從學校名稱就可以看出來,比如北京理工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特色型大學最好能夠報考學校的特色專業,因為這些特色專業是學校重點支持的,在師資、教育經費上學校都會給予較多的幫助。
綜合型:一般開設至少十個學科門類以上,才可以成為綜合性院校,比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
目前大多數重點大學都是綜合型大學或者是正在向綜合型大學轉變,進入這類大學比較適合對未來沒有明確規劃的同學,可以在學習中慢慢找到未來的方向。
4、根據辦學水平劃分
之前有“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現在統籌為“雙一流”建設,“雙一流”高校有140所,其中包括112所“211工程”大學,還有部分省屬重點本科高校進入“雙一流”高校名單中。
除了“雙一流”之外,基本還能夠分為省屬重點本科院校、普通高校、獨立學院、民辦高校等。
“雙一流”高校當然是大家重點考慮的,如果分數不夠的話還可以考慮省屬重點高校,這類高校能夠收到省內教育部門的重點支持,而且在省內也具有一定的認可度,相較之下還是不錯的。
大學分類的作用
推進高等學校分類評價是新時期加強“雙一流”建設的重要需求,是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破五唯”的重要路徑,同時也是我國建設高等學校分類制度體系的必然要求。
大學類別,指的是高等院校的辦學層次,根據辦學層次不同、教育性質學科范圍不同,分類類別的不同,大學的分類也是不同的,高校是高等院校的簡稱,包括大學、學院、等專科學校等。
大學有哪些基礎課程
公共基礎課:是高等和中等專業學校各專業學生共同必修的課程,每個學校可能因學校性質、類別、以及辦學理念不同而存在部分差異,但總體上可以分為三大模塊:(1)社會科學公共基礎課, 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2)自然科學公共基礎課 如大學計算機基礎(3)實踐環節公共基礎課 ,如軍事訓練。以下是七大選修的課程分類:
一、課程分類:
1、文史哲類:涵蓋文學、哲學、歷史學及新聞傳播等學科類別;
2、法學等社會科學類:涵蓋法學、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軍事等學科類別;
3、理學類:涵蓋數學、物理學、化學、海洋學、醫學、生物學等學科類別;
4、工學類:涵蓋機械、電子信息、化工、材料、環境工程、建筑及土木等學科類別;
5、經濟管理類:涵蓋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類別;
6、外語類:涵蓋英語、日語、德語、法語等學科類別;
7、藝術類:涵蓋美術、音樂等學科類別。
以上七大選修課程是比較常見的課程,每個高校根據自身教學情況,會有所調整,公共課雖然不一定同所學專業有直接聯系,但它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人才,為進一步學習提供方法論的不可缺少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