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清華、北大、浙大蟬聯前三
2、北京大學
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4、復旦大學
5、中國人民大學
6、上海交通大學
7、南京大學
8、同濟大學
9、浙江大學
10、南開大學
11、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2、北京師范大學
13、武漢大學
14、西安交通大學
15、天津大學
16、華中科技大學
17、北京理工大學
18、東南大學
19、中山大學
20、華東師范大學
21、哈爾濱工業大學
22、廈門大學
23、西北工業大學
24、中南大學
25、大連理工大學
26、四川大學
27、電子科技大學
28、華南理工大學
29、吉林大學
30、湖南大學
31、重慶大學
32、山東大學
33、中國農業大學
34、中國海洋大學
35、中央民族大學
36、東北大學
37、蘭州大學
38、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39、國防科技大學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清華、北大、浙大蟬聯前三篇2
2、北京大學
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4、復旦大學
5、中國人民大學
6、上海交通大學
7、南京大學
8、同濟大學
9、浙江大學
10、上海財經大學
11、南開大學
12、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3、中央財經大學
14、北京師范大學
15、武漢大學
16、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17、西安交通大學
18、天津大學
19、華中科技大學
20、北京理工大學
21、東南大學
22、北京外國語大學
23、中山大學
24、中國政法大學
25、華東師范大學
26、哈爾濱工業大學
27、北京郵電大學
28、廈門大學
29、上海外國語大學
30、西北工業大學
31、西南財經大學
32、中南大學
33、大連理工大學
34、中國傳媒大學
35、四川大學
36、電子科技大學
37、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38、華南理工大學
39、吉林大學
40、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41、湖南大學
42、重慶大學
43、北京科技大學
44、北京交通大學
45、山東大學
46、華東理工大學
47、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48、天津醫科大學
49、南京理工大學
50、中國農業大學
51、華中師范大學
52、中國海洋大學
53、哈爾濱工程大學
54、中央民族大學
55、華北電力大學
56、北京中醫藥大學
57、暨南大學
58、蘇州大學
59、武漢理工大學
60、東北大學
61、蘭州大學
62、中國藥科大學
63、東華大學
64、河海大學
65、北京林業大學
66、河北工業大學
67、北京工業大學
68、江南大學
69、北京化工大學
70、西南交通大學
71、上海大學
72、南京師范大學
7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74、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75、西北大學
76、東北師范大學
77、長安大學
78、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79、華中農業大學
80、合肥工業大學
81、廣西大學
82、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83、陜西師范大學
84、南京農業大學
85、湖南師范大學
86、福州大學
87、大連海事大學
88、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89、西南大學
90、中國礦業大學
91、云南大學
92、太原理工大學
93、華南師范大學
94、北京體育大學
95、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96、安徽大學
97、東北林業大學
98、東北農業大學
99、遼寧大學
100、南昌大學
101、延邊大學
102、內蒙古大學
103、四川農業大學
104、海南大學
105、貴州大學
106、鄭州大學
107、新疆大學
108、寧夏大學
109、石河子大學
110、青海大學
111、國防科技大學
112、中央音樂學院
113、第二軍醫大學
114、第四軍醫大學
115、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116、西藏大學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清華、北大、浙大蟬聯前三篇3
相比而言,985大學要比211大學好。從1999年開始,教育部分批將39所國內知名高校列入985大學名單。截止到3月,全國“985工程”建設院校共有39所高校,單從數量上看,985大學絕對是最高級的象牙塔。
“985工程”是在“211工程”的基礎之上提出來,985大學可以說是全國所有大學中最重要也最有實力的大學,這些學校無論是科研能力、教學能力還是學校環境都名列前茅,而且與國際接軌的程度也比較高。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清華、北大、浙大蟬聯前三篇4
1、清華大學 (建于1911年,中國最高學府之一,亞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學之一,國家級文科重點研究基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北京大學 (建于1898年,中國最高學府之一,也是亞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學之一,國家級重點研究基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3、中國科技大學 (創辦于1958年,全國唯一由中國科學院直屬管理的全國重點大學,世界百強高校,海外創新人才基地之一)。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清華、北大、浙大蟬聯前三篇5
3月30日,高等教育專業評價機構軟科發布“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蟬聯主榜(即綜合性大學排名)前三位。
此外,北京協和醫學院位列醫藥類大學排名第一,上海財經大學位居財經類大學排名榜首,北京外國語大學名列語言類大學排名第一,中國政法大學位列政法類大學排名榜首,中央民族大學占據民族類大學排名首位,上海體育學院領跑體育類大學排名,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在中國合作辦學大學排名中奪冠。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前身是“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自首次發布,排名對象是中國1000多所本科層次的高校。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主榜)的上榜高校共有590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連續9年蟬聯全國三甲,實力強勁。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位列全國前五。其他位列全國前十名的大學依次為南京大學(第6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7名)、華中科技大學(第8名)、武漢大學(第9名)、西安交通大學(第10名)。
與上年相比,前十名的名次沒有變化。
但在得分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得分增加,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得分減少。
據介紹,“軟科中國大學排名”設置辦學層次、學科水平、辦學資源、師資規模與結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高端人才、重大項目與成果、國際競爭力共十個評價模塊,細分36個評價維度,內嵌100項評價指標,涉及345個評價變量。
“雙一流”高校在排名中占絕對優勢地位,百強高校中有90所為“雙一流”高校。第二輪“雙一流”新晉高校湘潭大學較上升14名,位列全國第92名,大連海事大學上升11名,排在第99名。至此,“雙一流”高校在百強榜單中再增2所。
10所非“雙一流”高校躋身百強,但與上年相比,整體排名穩中有降。其中深圳大學(第68名)、浙江工業大學(第70名)、江蘇大學(第78名)、揚州大學(第81名)、南京工業大學(第85名)位列前五。
與上年相比,深圳大學名次保持不變,浙江工業大學從第66名小幅下滑至第70名,江蘇大學從第73名小幅下滑至第78名,揚州大學從第79名小幅下滑至第81名,南京工業大學從第84名小幅下滑至第85名。
為恰當反映高校在學校性質和學校類型上的差異、確保排名的公平性,軟科將高校劃分為綜合性大學、單科性大學、非公辦大學,采用差異化的指標體系分別排名。
其中,醫藥類大學排名的上榜高校有85所,北京協和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位列前三。
財經類大學排名的上榜高校有55所,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位列前三。
語言類大學排名的上榜高校有16所,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位列前三。
政法類大學排名的上榜高校有34所,中國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位列前三。
民族類大學排名的上榜高校有13所,中央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位列前三。
體育類大學排名的上榜高校有14所,上海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首都體育學院位列前三。
合作辦學大學排名的對象有7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上海紐約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蟬聯前三。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首次上榜,位列第5名。
民辦高校排名(主榜)的上榜高校含綜合類、理工類、師范類、農業類、民族類、體育類、醫藥類民辦高校共166所,山東協和學院位列民辦高校主榜榜首,珠海科技學院、浙江樹人學院位列民辦高校主榜全國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