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福建本科院校排名
序號 | 學校名稱 | 全國排名 | 辦學層次 |
1 | 廈門大學 | 20 | 本科 |
2 | 福州大學 | 75 | 本科 |
3 | 福建師范大學 | 78 | 本科 |
4 | 福建農林大學 | 100 | 本科 |
5 | 華僑大學 | 120 | 本科 |
6 | 福建醫科大學 | 212 | 本科 |
7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236 | 本科 |
8 | 集美大學 | 260 | 本科 |
9 | 福建工程學院 | 288 | 本科 |
10 | 閩江學院 | 307 | 本科 |
11 | 閩南師范大學 | 328 | 本科 |
12 | 泉州師范學院 | 330 | 本科 |
13 | 三明學院 | 359 | 本科 |
14 | 武夷學院 | 367 | 本科 |
15 | 廈門理工學院 | 367 | 本科 |
16 | 莆田學院 | 393 | 本科 |
17 | 福建江夏學院 | 402 | 本科 |
18 | 龍巖學院 | 434 | 本科 |
19 | 寧德師范學院 | 434 | 本科 |
20 | 福建警察學院 | 472 | 本科 |
21 | 福建技術師范學院 | 508 | 本科 |
22 | 福建商學院 | 511 | 本科 |
23 | 廈門醫學院 | 511 | 本科 |
高中生選擇大學的方法
選擇較大的城市求學
高中畢業生去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求學,因為一線城市集中了我國優勢的教育資源,同時畢業后就業的機會更多,更重要的是在一線城市學到的東西更多。就拿北京來說吧,北京有近百所高校,集中了我國科研領域所有學科的優秀人才,同時又是商業活動最多、信息更新最快的城市。因此,選擇一線城市高校可以接受最佳的教育,享受最新、最前沿的信息和知識。
擇校時關注硬件設施
一所大學,起碼的硬件條件應該是擁有教學樓、實驗室、圖書館、多媒體教室、宿舍、食堂、操場等設施。據了解,目前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民辦大學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具備相當的規模和實力,硬件設施完備,校園環境優美。相反,一些規模不大、人數不多的普通高校由于缺乏資金投入,學校沒有自己固定的場所,更缺乏學習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種設施。
選擇關注學生就業高校
就業是學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同時也是考察高校辦學優劣的顯著標志,有的學校長期忽視學生就業工作,致使學生畢業后難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但一些規模大、口碑好的大學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設置專業,積極挖掘并采取有效措施輔助學生順利就業。如北大資源學院獨創"1+X"的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塑造大學生核心競爭力,讓學生在學習自身專業技能的同時,開設不同方向的精品選修課程,同時培養學生創業能力、管理能力,配合學校的企業實踐環節,讓學生畢業時擁有多項專業技能適應多個發展方向,全面提高就業能力,讓學生高薪就業。
高考怎么選擇院校
摸清學校底細
報考大學,請先看清楚具體專業和合并情況,避免誤入“野雞大學”陷阱。可參閱“教育部公布具有招生資格的高校名單”。
參考全國大學的國家重點學科
需要明確指出的是全國大學一級學科排名和國家重點學科的分布情況對報考研究生作用非常大,只需“對號入座”就可以了,而對于高考生就不完全如此了,由于全國大學一級學科排名和國家重點學科是根據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進行的,而本科生的專業目錄與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相比有較大的不同,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故而不能簡單地完全“對號入座”,但也不是說完全沒有"對號入座"的,具有非常高的參考可用價值是無疑的。
理性參考各類“大學排行榜”
盡管目前國內關于高校的排名榜很多,排名的依據和參照因素不盡相同,調查的范圍大小不一,因此有些“大學排名榜”不免失之科學和客觀。對高考考生來說,如果能夠正確看待各種排行榜和理解它們的意義,對于填報志愿也有很大的幫助。
報考要注意對自己的定位
志愿填報的過程實際上也是雙向選擇的過程,在填寫志愿并提交之前是考生選擇高校,在進入錄取環節就是高校選擇考生。考生會對所在城市、學校、校區及專業有自己的打算,而高校在錄取的過程當中會對考生的分數、身體條件等做一些約束。
高考比的是實力,分數越高優先選擇權越大。考生對自己的實力定位越準確,在志愿填報的時候目標性就越強,越不容易出現偏差。所以,考生認清自己所面臨的形勢,了解自己的實力,并且明確自己選擇的學校以及專業在填報志愿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何根據高考位次選擇大學
以考生位次為4462為例,假如某所大學的歷年招生位次區間是4000-10000,那么考生的位次處于這所大學位次區間的上部,這所大學可以作為保底院校。
假如某所大學的歷年招生位次區間是2000-8000,那么考生的位次處于這所大學位次區間的中間,這所大學可以作為比較穩妥的院校填報。
假如某所大學的歷年招生位次區間是1000-5000,那么考生的位次處于這所大學位次區間的下部,這所大學的錄取可能性就比較低了,可以作為沖一沖的院校填報,當然也可以沖刺大學招生最低位次在4000左右的院校。
簡單來說:如果考生的位次與院校或者專業以往連續幾年錄取考生的位次大致相當或者就在錄取考生位次范圍以內,則報考這些院校或者專業把握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