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國醫學類二本大學排名
填好高考志愿,前程陽光燦爛。點擊“免費測試你能上什么大學”吧!
排名 | 院校名稱 | 批次 | 類型 | 所在地 |
1 | 首都醫科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北京 |
2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北京 |
3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黑龍江 |
4 | 中國醫科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遼寧 |
5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廣東 |
6 | 重慶醫科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重慶 |
7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上海 |
8 | 南京醫科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江蘇 |
9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江蘇 |
10 | 溫州醫科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浙江 |
11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天津 |
12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四川 |
13 | 安徽醫科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安徽 |
14 | 大連醫科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遼寧 |
15 | 河北醫科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河北 |
16 | 廣西醫科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廣西 |
17 | 新疆醫科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新疆 |
18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黑龍江 |
19 | 沈陽藥科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遼寧 |
20 | 河南中醫藥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河南 |
21 | 昆明醫科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云南 |
22 | 福建醫科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福建 |
23 | 廣州醫科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廣東 |
24 | 湖南中醫藥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湖南 |
25 | 寧夏醫科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寧夏 |
26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山東 |
27 | 山西醫科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山西 |
28 | 遼寧中醫藥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遼寧 |
29 | 貴州醫科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貴州 |
30 | 長春中醫藥大學 | 二本 | 醫學類 | 吉林 |
高考志愿怎么選擇學校
了解自己分數在城市的排名
盡管高考志愿難填,但還是有規律可循。拿到“一分一檔表”后,考生首先要從中尋找自己的高考成績,看看全省與自己同分數的考生共有多少人,再看在這個分數之上,全省還有多少考生。
明確錄取幾率,仔細對比位次
了解自己的排名后,考生不可直接拿自己今年的成績硬套往年的錄取結果,應以今年自己的位次值與往年的同位次值考生相對比。
統籌兼顧,還要看其他因素
在“一分一檔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之后,到底該選院校,還是選專業?專家建議,院校和專業的選擇還是要看考生個人的意愿。在確定選擇該學校的前面,還要進行一系列的準備工作,比如去學校的官網,看看學校的招生簡章。深入的去了解該所學校的歷史、專業分布、專業特色、學生特色等內容。
高考志愿院校填報的技巧
合理組合院校志愿。不宜全部填報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報低分段院校。考生可以根據自己高考成績、個人興趣愛好、身體條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錄取的院校范圍中,合理、有序組合院校志愿。一般來說,平行志愿填報按照“中—沖、穩—穩、保—保”原則。
不過,要注意的是,“沖一沖”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亂沖,當然其中一個亂沖也無妨。同時各志愿間要拉開梯度,如果考生定位不準確,一味追求最理想的高校,志愿填報過高,就可能導致所填報的幾個院校志愿全部落空。
高考志愿填報的建議
一、準確定位所選學校
不同省份的志愿志愿填報方式有一定差異,考生和家長務必事先了解清楚當地相關政策,目前平行志愿是現行志愿填報所采用的普遍做法。
二、分析高校錄取最低分數線與省控線的分數差
對于篩選出的計劃填報學校,要分析該校至少近三年最低分數線與省控線分數差值的平均值,再比較考生分數與當年省控線差值,至少不能低于某高校最低分數線與省控線分數差值三年的平均值。
三、專業選擇
高考志愿填報在專業選擇上有兩點值得考慮,一是首先考慮考生是喜歡此專業,孩子上了不喜歡的專業對其今后學習和發展都是不利的;二是要考慮分析該專業的發展前景,有的專業當時看不怎么熱門,后來由于時代的發展卻變得熱門起來,而有的專業則與之相反。
高考志愿填報的方法
1、高考報志愿要考慮自己的志趣、特長和國家的需要
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無疑可以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而選擇國家建設急需的專業,能使青年人將來較可能做出重大貢獻。志趣和需要是相輔相成的,把志趣和需要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使個人的價值得到更充分的體現。
2、考慮所填志愿實現的可能性
以招生院校在當地近三年的錄取分數統計為參考,分析各專業的檔次和“冷”與“熱”情況,結合自己的實力,正確填報專業志愿。不能單純看其絕對分,要更多地看其相對位置及其變化。
原則上第一專業的選擇應該是有希望錄取的理想專業;第二專業的選擇一定要穩妥,應該是能被錄取的專業?第三專業應該選擇可以“兜底”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