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財經大學排名
全國財經大學排名
名次 | 學校名稱 | 全國排名 |
1 | 上海財經大學 | 61 |
2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71 |
3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91 |
4 | 西南財經大學 | 94 |
5 | 中央財經大學 | 99 |
6 | 東北財經大學 | 110 |
7 | 江西財經大學 | 142 |
8 | 浙江工商大學 | 144 |
9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 170 |
10 | 北京工商大學 | 204 |
11 | 天津財經大學 | 215 |
12 |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 237 |
13 | 山東財經大學 | 247 |
14 | 安徽財經大學 | 254 |
15 | 哈爾濱商業大學 | 268 |
16 | 浙江財經大學 | 273 |
17 | 南京財經大學 | 288 |
18 | 云南財經大學 | 289 |
19 | 湖南商學院 | 294 |
20 | 山西財經大學 | 299 |
21 | 河北經貿大學 | 313 |
22 | 天津商業大學 | 324 |
23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 332 |
23 | 吉林財經大學 | 332 |
25 | 廣東財經大學 | 338 |
26 | 南京審計大學 | 367 |
26 | 貴州財經大學 | 367 |
28 |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 383 |
29 | 新疆財經大學 | 394 |
30 | 廣東金融學院 | 407 |
30 | 內蒙古財經大學 | 407 |
32 | 嘉興學院 | 413 |
33 | 廣西財經學院 | 418 |
34 | 蘭州財經大學 | 430 |
35 | 西安財經學院 | 435 |
36 | 北京物資學院 | 441 |
36 | 湖北經濟學院 | 441 |
38 |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 | 452 |
39 |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 458 |
40 | 上海商學院 | 473 |
41 |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 | 518 |
42 | 河北金融學院 | 531 |
43 | 福建江夏學院 | 552 |
43 |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 552 |
45 | 哈爾濱金融學院 | 570 |
46 | 吉林工商學院 | 590 |
46 | 遼東學院 | 590 |
46 | 銅陵學院 | 590 |
49 | 武漢商學院 | 659 |
50 | 山東管理學院 | 684 |
51 | 桂林旅游學院 | 702 |
52 | 貴州商學院 | 706 |
52 | 河南財政金融學院 | 706 |
54 | 福建商學院 | 713 |
高考二本考生怎樣填報志愿
志愿梯度在二本志愿填報中非常重要,之所以強調志愿梯度,終極目的是為了增加你的被錄取幾率。志愿填報講究穩中求勝,二本的填報更要“穩”,道理很簡單:一旦從一本落選,你只能降到專科批次錄取。
大筆一揮隨意填寫志愿,院校梯度、專業梯度、地域梯度全不講,選的全是熱門城市的熱門院校中的熱門專業(以下簡稱“三熱”)。如果你想保證有一所差不多的大學可讀,那就必須杜絕這種自說自話的報考方式。
要知道,很多熱門地區的實力二本院校,社會認知度高、專業熱門、地域好,錄取分常年都在一本線以上,某些二本院校在某些年、某些省的錄取線甚至超過了上海交大、南開等塔尖院校,由著性子胡來,錯!
如何報高考志愿詳細指導
方法一:線差法
線差法的“線”是指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也叫省控線。例如一本線,二本線等等。線差法就是比較考生線差與院校線差來填報志愿的方法。其中,考生線差是高考成績與省控線的差值,院校線差就是錄取平均分與省控線之間的差值。為避免偶然性,專家建議中采用院校近幾年的平均線差(即線差均值)代替某一年的院校線差來比較。
考生的線差超過院校的線差均值,則錄取的幾率就比較大。
方法二:位次法
位次法是指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績分科類排名或位次來選擇填報志愿院校,如果考生的排名等于或大于所選院校或專業前幾年錄取考生的排名,擬報院校才有錄取機會。平行志愿模式下,高校招生錄取是從高到低按照排名來進行的。如果我們選擇志愿也這樣做,得出的結果就比較具有參考價值。
位次法的機理是在全省考試排名位次相同的考生具有相同的錄取實力。如果用來評價院校,那么錄取線在全省高考排名位次相同的院校具有相同的錄取實力。
方法三:線差為主,位次為輔
從使用范圍來看,大多數人都在使用線差,而非排名。線差法適合各個層次的考生,不管是重點批次,還是普通批次。而通過數據統計表明,排名法在層次靠前的考生中更適用,并不適合所有層次的考生,越往后面這種方法的失效程度越高。
所以應該以使用錄取平均分線差均值篩選學校為主,以位次法為輔。在線差法與位次法都能使用的情況下,考生可以優先使用其中一種方法分析,然后再用另一種加以檢驗,兩者的分析數據應該大致吻合。
志愿填報的技巧
第一步,初次篩選。根據自身實際,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選擇足量的“專業(類)+院校”志愿,分別放在“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三個梯度備用。“沖”是沖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將自己成績優勢不明顯但希望就讀的院校、專業放在沖的層次;“穩”是相對穩健的志愿,一般將自己成績優勢較大且比較喜歡的院校、專業放在穩的層次;“保”是錄取幾率大的志愿,一般將自己成績有明顯優勢的志愿放在保的層次。
第二步,綜合優化。從前面選定的批量志愿中,結合往年院校、專業錄取等各方面情況綜合分析,將其中不喜歡的專業或錄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專業刪除,優化選擇出擬報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對合適的高校、專業。
第三步,最終排序。結合本人實際和意向確定具體志愿的先后順序,對所有經篩選優化后的備用志愿逐一比對,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將喜歡的專業及院校盡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錄取希望比較大的專業及志愿,志愿的填報適當拉開梯度。
二本志愿專業怎么選擇
關于專業的選擇,我們應該從大范圍來看,從行業大勢來考慮——那些與中國國家發展戰略相符合,服務于國民經濟主戰場的專業,有時在就業上會小有波動,但長遠看卻是堅挺的,比如土木、建筑、化工、機械、電子、材料、地質、能源等專業,只要中國經濟、社會在發展,社會對學這些專業的大學生就有旺盛需求。
更何況,有些所謂的“冷門”或“熱門”只是社會輿論強貼的標簽:都說采礦工程、石油工程等專業“冷”,但畢業生的就業率和薪水并不低。相反,一些專業雖然看起來熱門,但“含金量”很低,例如高燒不退的法學專業,開設院校太泛太多,遍地開花,畢業生就業形勢其實很不好,二本院校尤甚,考到律師資格證的人很少,從事本專業的人更少。
因此,選擇專業眼光要放長遠,既要考生感興趣,還要適合考生將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