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人工智能專業大學排名
歷年人工智能專業大學排名中,其中南京大學排名第一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排名第二位、同濟大學人工智能專業排名第三位。
排名 | 學校 | 等級 |
1 | 南京大學 | 5★+ |
2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5★+ |
3 | 同濟大學 | 5★+ |
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5★ |
5 | 四川大學 | 5★ |
6 | 北京理工大學 | 5★ |
7 | 東南大學 | 5★ |
8 | 浙江大學 | 5★ |
9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5★ |
10 | 天津大學 | 5★ |
11 | 西安交通大學 | 5★ |
12 | 上海交通大學 | 5★ |
13 | 山東大學 | 5★ |
14 | 華中科技大學 | 5★ |
15 | 西北工業大學 | 5★ |
16 | 武漢大學 | 5★ |
17 | 重慶大學 | 5★- |
18 | 大連理工大學 | 5★- |
19 | 北京交通大學 | 5★- |
20 | 東北大學 | 5★- |
21 | 河北工業大學 | 5★- |
22 | 中北大學 | 5★- |
23 | 北京科技大學 | 5★- |
24 | 華南師范大學 | 5★- |
25 | 中國礦業大學 | 5★- |
2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5★- |
27 | 廈門大學 | 5★- |
28 | 上海理工大學 | 5★- |
29 | 北京化工大學 | 5★- |
30 | 長安大學 | 5★- |
31 | 武漢理工大學 | 5★- |
32 | 電子科技大學 | 4★ |
33 | 廣東工業大學 | 4★ |
34 | 南京工業大學 | 4★ |
35 | 復旦大學 | 4★ |
36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4★ |
37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4★ |
38 | 南京師范大學 | 4★ |
39 | 青島科技大學 | 4★ |
40 | 云南師范大學 | 4★ |
41 | 中山大學 | 4★ |
42 | 西安理工大學 | 4★ |
43 | 吉林大學 | 4★ |
44 | 北京工業大學 | 4★ |
45 | 華南理工大學 | 4★ |
46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4★ |
47 | 南京農業大學 | 4★ |
48 | 長沙理工大學 | 4★ |
49 | 南京郵電大學 | 4★ |
50 | 太原理工大學 | 4★ |
51 | 南通大學 | 4★ |
52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4★ |
53 | 江蘇科技大學 | 4★ |
54 | 北京師范大學 | 4★ |
55 | 北京郵電大學 | 4★ |
56 | 西南交通大學 | 4★ |
57 | 陜西師范大學 | 4★ |
58 | 安徽工業大學 | 4★ |
59 | 首都師范大學 | 4★ |
60 | 上海海事大學 | 4★ |
61 | 陜西科技大學 | 4★ |
62 | 福州大學 | 4★ |
63 | 湖南師范大學 | 4★ |
大學人工智能專業學什么
人工智能專業學習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基礎、人類的記憶與學習、語言與思維、計算神經工程、人工智能平臺與工具、人工智能核心等。人工智能專業是中國高校人計劃設立的專業,旨在培養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應用型人才,推動人工智能一級學科建設。
人工智能專業前景
雖然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對于整個科技領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且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對于產業領域的創新也有非常多的影響,但是由于人工智能技術本身涉及到的內容非常多,而且難度也比較高,所以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必然會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
雖然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但是當前隨著各大科技公司紛紛開放自身的人工智能平臺,當前人工智能的行業生態也有了一定的規模,相信在5G通信的推動下,未來人工智能領域也會迎來一個更好的發展環境。
從人才需求趨勢來看,由于人工智能領域依然處在發展的初期,所以當前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需求依然比較重視高端研發型人才,所以當前選擇人工智能專業,最好考慮讀一下研究生,這會明顯提升自身的就業競爭力。
在大學生眼中,爆火的ChatGPT不是萬能的
計算機
近幾年人工智能是熱門專業
華東理工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樸石向金融投資報記者表示,ChatGPT還是一個基礎雛形,但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雖然說現在可以自動生成對話內容,但很多時候都是答非所問。隨著不斷的進步,Chat系統或許會不斷細分,比如同樣的一個關鍵詞在不同領域有著不同的含義,有針對性的回答就會更符合提問者的需求。”
當被問到ChatGPT是否會影響到自己的專業選擇時,樸石表示不會。“現在科技發展蠻快,可能在十年內就可以發展得很不錯,甚至會對我的專業產生重大影響。但具體到學校培養方式上,人工智能已經多點開花了,本科階段還是比較基礎的內容,應該影響不大,研究生階段或許變數更大一些,畢竟都是根據最新的研究內容推進科研的。”
“就現在的發展來看,近幾年人工智能一定還是熱門專業。人工智能的興盛主要是隨著神經網絡發展的,一旦神經網絡出現了無法解決的基礎性問題,人工智能的發展就會停滯。現階段的發展勢頭會讓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畢竟高薪的職業大家都愿意進入。”
法學
能為法學專業學生分析案例
“法學專業的學生常備任務是分析案例,如果未來Chat成熟,分析案例就變得簡單許多,只需要將案件事實輸入,就可以得到相關反饋,根據Chat提供的法律分析,很容易判定法律分析是否專業,這對于學生日常學習來說,是很有意義的。”畢業于西安工業大學法學專業的李青向金融投資報記者表示。
畢業兩年的李青目前是一名律師,他認為,如果Chat技術成熟,一些小標的法律咨詢可以交由Chat去做。另外,Chat可以為律師工作提供幫助。比如在律師在做案例分析時,需要大量案例和法條。能為行業提供工具性的幫助,從而節省時間提升效率。
但替代律師行業還是不太容易實現。“比如訴訟律師需要出庭,這就替代不了。另外,每個案子的情況分很多種,需要律師依照經驗作出具體判斷,如果完全交給人工智能,它很有可能會做出一些不符合當事人訴求的判斷,這是相當危險的。”李青對金融投資報記者說。
“有注意到ChatGPT最近通過了法學院的考試,并在寫完從民商法到稅收和知識產權等主題的文章后獲得了合格的成績。不得不說,考試是人工智能的優勢,但這距離它成為一名律師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隨著Chat日益進步,是否會影響法學專業學生選擇專業呢?李青認為,暫時不至于對擇業產生影響,法律行業也不是工具性強就能替代的,相反,chat的發展可以更好的為法律行業提供幫助,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系,并不是替代對立的關系。
語言
翻譯加上情感可替代人工翻譯
更大的數據庫和更快的翻譯速度,讓翻譯行業被ChatGPT替代的擔憂加劇。
林楊是西南某中學的日語老師,畢業于四川輕化工大學日語專業。她認為,ChatGPT如果廣泛應用,對語言類的影響很大,如果AI翻譯加上情感的話,那就大可代替人工翻譯了。
“我覺得可能會產生一定影響,但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為了當翻譯而學外語的,有些人可能是為了到對應的國家去留學、生活、工作而學習語言的。而且語言類專業對應的工作不只是翻譯,比如說當老師等職業。”林楊對金融投資報記者說。
雖然會有影響,但林楊覺得,ChatGPT的火熱還不至于讓語言類專業變成冷門專業,畢竟小語種專業學生本來就不多,而且還有很大的用人缺口。另外,國內大學里開設小語種專業的本來就少,ChatGPT的火熱對小語種專業的影響可能并沒有多大。
醫學
對醫學行業來說影響很有限
對西安一大學學預防醫學專業的學生熊怡來說,ChatGPT只是一個論文寫作工具,它對查找資料非常方便。比如做生物科學試驗研究時,需要對不同基因進行預測,這其中會參考很多相關文獻。如果自己一個一個去找就會很麻煩,用ChatGPT就可以快速檢索出來,還能整合相關文章,并預測你需要的基因通路。
“它最多是分析數據,但醫學專業可能更靠實踐,這方面無法代替,只能提供理論上的幫助。對于醫學行業來說,Chat影響很有限。對我們來說,ChatGPT只是一個工具,我并不會因為一個工具影響我的職業選擇。”熊怡對金融投資報記者說。
熊怡認為,基于ChatGPT可自主編寫程序、自動撰寫文章或新聞稿,可能對于軟件工程及文學、新聞專業影響較大。
金融
或影響金融專業學生擇業
剛剛從西安財經學院畢業,目前在西北某會計師事務所從事審計工作的張裕對ChatGPT代替金融行業的聲音并不認同。
“或許有幫助,但是替代不了,可以有輔助作用,因為審計不是審數字這么簡單,也沒有規律性,要有很強的職業判斷,這個是人工智能替代不了的。”張裕對金融投資報記者說。
張裕認為,金融工作需要與數字打交道,而AI在抓取信息上有天然優勢,所以大家會有AI能替代金融行業部分從業者的聲音。不可否認,它確實能夠提高工作效率,比如ChatGPT可以幫助金融機構更準確地評估借貸風險,還可以通過對個人信息如收入水平和職業狀況進行分析,從而幫助金融機構預測借款人的還款能力。
至于是否會影響到金融學生的擇業觀,張裕認為,這是必然的。實踐證明,AI在數據搜集與整理的能力上確實高于人類,這就壓縮了金融專業學生的擇業空間。
文化與傳媒
寫文章情感意境差距甚遠
有網友利用ChatGPT完成新聞稿,也有人直接讓它寫一篇命題作文,這讓Chat代替文學和新聞工作者的聲音更大了。
西安翻譯學院漢語言文學學生宋軒認為,對于文學專業來說,在寫作方面可以很明顯感覺到Chat更加傾向于邏輯和歸納,對于感情和意境方面相差甚遠,且長篇文章邏輯容易產生矛盾。
“文學不僅僅是冰冷的寫作,更多的要靠寫作者的靈感創作,這一點AI永遠代替不了。”宋軒向金融投資報記者補充到。
人工智能專業大學綜合排名
總體排名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位列前三。從國際學術方面,排名靠前的分別是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國內學術方面排名靠前的高校分別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吉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以及天津大學。
以高校專利數指標衡量高校AI專業的創新活力,排名靠前的是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及電子科技大學。從人才輸出的貢獻看,清華、北大依然穩坐頭把交椅。
人工智能專業就業前景
現如今人工智能已經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人工智能領域的急速發展,很多互聯網公司對人工智能專業的人才需求量大,并且有著較大的上升空。人工智能已被國家列入發展規劃,之前人工智能專業都是以研究生為主,現在陸續有高校選擇在本科階段開設人工智能專業,這也是一個很好的信號,因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落地應用,單單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端人才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具有恒業應用能力的技術型人才,所以這個行業的人才是供不應求的狀態,未來將會有更多高校在本科或者專科開設人工智能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