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全國排名
中國政法大學最新排名全國第46名
排在中國政法大學前3位的分別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綜合排名:43)、東北師范大學(綜合排名:44)、上海科技大學(綜合排名:45);排在后3位的分別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綜合排名:47)、北京中醫藥大學(綜合排名:48)、北京郵電大學(綜合排名:49)。
該排名數據來自全國大學排行榜,僅供參考!
校園介紹
中國政法大學位于中華人民共和 國的首都北京市,設有昌平和學院路兩個校區。(中國政法大學并未在任何地區設立分校),昌平校區是學校的本部所在地,位于北京市昌平區中心,坐落在軍都山風景區下,為全體本科生、中歐法學院和法律碩士學院一年級等院系所在地。(昌平校區于1985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 "第七個五年計劃" 重點建設工程。)學院路校區位于北京市海淀區薊門橋畔,是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所在地。
截至2015年9月,學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5833人,其中本科生8727人,研究生6110人,留學生996人;教師951人,其中教學科研崗位教師864人,輔導員87人;教學科研崗位教師中教授296人,博士生導師192人、碩士生導師806人,有博士或碩士學位的比例達89.58%。
校訓
“厚德、明法、格物、致公”是中國政法大學的八字校訓?!昂竦隆睆娬{為人, “明法”強調為事的規矩、法度,“格物”強調為學,而“致公”強調做人、為事。“厚徳”源自《易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徳載物”,意在培養師生優良的公民道德、職業道德、政治道德,增厚美德,容載萬物。這是人文精神的凸顯。 “明法”取自《管子·明法》,意求師生學法、懂法、守法、護法、用法,以法治天下、建設法治中國為己任。這是法治精神的體現?!案裎铩背鲎浴抖Y記·大學》的“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促師生實事求是,求真務實,有科學的思維和理性。這是科學精神的寫照。 “致公”取法于《禮記·禮運》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此處“致”從“至”,“致公”也為“至公”,出自《管子·形勢解》的“風雨至公而無私,所行無常鄉”,意為師生要堅持和弘揚公平正義的價值觀,有仁愛親民,獻身公益,服務公眾的社會責任感。這是公共精神的張揚。
校徽
中國政法大學校徽中國政法大學?;照w色調為紫荊紅,與白色背景交錯相間,鮮明亮麗。紫荊紅代表著熱情、向上以及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同時也是中國法官袍的前襟配色。下方為英文校名。標志的主體部分由天平組成,天平的支撐部分被替換為尖頂圈底的劍形圖案,既似捍衛公平、正義、法治的寶劍,又似開啟知識大門、通往法學最高殿堂的鑰匙。寶劍劍柄上的數字“1952”代表了學校的成立時間,天平四周圍繞的橄欖枝則寓意和平、友愛。
特色專業
法學
法學專業必然很強大,全國最大的法學家集合,一大批絕對的名師,校友質量也是珍貴的資源,主要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政治學與行政學
該專業比較熱門,就業前景比較好,培養掌握政治學和國際政治學的基本原理、熟悉我國政府工作的方針、政策和基本原則人才,畢業后主要到各級黨委、人大、政府部門以及企事業單位從事組織、人事、紀檢、監督、宣傳、外事、文秘等工作,亦可到公檢法機關從事實際工作,還可從事理論研究及教學工作。
社會學
全國排名還是比較靠前的,師資力量雄厚,畢業后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門從事社會學/社會工作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也可在廣播電臺、電視臺、報社、網站等新聞媒體工作,也可在各類公司、企事業、工、青、婦等各種社會團體、各類科技園區、生活社區中從事各類社會工作的管理、咨詢與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