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在寧夏招生的強基計劃院校
2023在寧夏招生的強基計劃院校
針對寧夏招生的2023年強基計劃院校 | |
地區 | 院校名稱 |
北京 | 清華大學 |
北京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 | 北京理工大學 |
上海 | 同濟大學 |
江蘇 | 南京大學 |
安徽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湖北 | 武漢大學 |
廣東 | 中山大學 |
黑龍江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強基計劃與高考成績錄取區別是什么
強基計劃與高考成績錄取區別如下:
1、錄取時間
強基計劃:各大高校一般為8月5日前;
高考成績錄取:在強基計劃錄取結束之后開始,且分提前批和普通批等批次進行。
2、錄取依據
強基計劃:高考成績、??汲煽?含綜合素質考核);
高考成績錄?。焊呖汲煽儭?/p>
3、錄取院校
強基計劃:全國36所強基計劃試點高校;
高考成績錄取:幾乎為全國所有高校。
4、錄取對象
強基計劃: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優秀學生;
高考成績錄?。焊黝悓W生。
5、錄取專業
強基計劃:一般為哲學、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歷史學、數學類、物理學類、化學類、生物類等基礎學科專業,且有些為學校偏冷門專業。
高考成績錄?。核袑W科專業。
6、志愿個數
強基計劃:不同院校一般不一樣,有限報1個專業組(如:北大)的,也有限報1個專業(如:蘭大)的,或者限報3個專業(如:南大)等;
高考成績錄取:各省份不盡相同,目前很多地方的平行志愿一個學校志愿下設置有6個專業志愿。
2023年強基計劃報名考試流程
由于2023年數據暫未更新,小編給大家整理了2022年流程作為參考。
1、高校發布招生簡章
試點高校依據本校實際情況制定招生簡章,經教育部核準備案后公布。招生簡章內容報考招生專業及計劃、報考條件、入圍標準、考核程序及辦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綜合成績折算及錄取規則、培養方案等事項,是非常重要的資料。
時間節點:各高校強基計劃招生簡章一般在每年3月底4月初公布。
2、考生網上報名
招生簡章公布后,考生網上報名隨即開始。強基計劃在陽光高考平臺統一報名。
強基計劃報名系統簡化,大多數高校不需要額外提交報名材料,但2022年仍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需要上傳自薦信等特殊要求。
報名網址為:https://bm.chsi.com.cn/
時間節點:強基計劃報名時間相對充裕,2022年各高校報名時間基本均在20天左右。
3、綜合素質材料上報
強基計劃報名結束后,各省市會組織報名強基計劃的考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材料的填寫,通常這項工作由高中負責完善資料或組織填寫。具體時間節點安排,各省市有所不同。
時間節點:一般在5月底前
4、考生參加高考
報名參加強基計劃的考生要參加全國統一高考。
高考時間:6月7日-10日
5、考生進行校測考前確認
2021年起強基計劃新增高考出分前校測確認環節,除復旦、上交大、南大三校外,其他高校校測入圍名單將在確認參加考試的考生中產生,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確認的考生視為放棄入圍機會,將不能參加后續校測考試及錄取。
時間節點:2022年各校考前確認在6月10日-20日進行,2023年具體情況以當年各高校具體通知為準。
6、部分高校強基計劃校測
2022年復旦、上交大、南大三校校測模式調整,校測調整至高考后、高考出分前進行,所有報名考生均參加校測,相當于全員“破格式入圍”,其他高校校測在高考出分后進行。2023年會不會有其他高校跟進此種模式,讓我們拭目以待。
時間節點:6月中下旬
7、高考出分,強基計劃入圍名單公示
高考出分后,高校在進行校測確認的考生中,依據考生高考成績按照招生計劃的3-6倍確定入圍校測考核名單。入圍辦法和入圍比例在招生簡章中明確。
時間節點:高考出分后,6月26日左右。
8、強基計劃校測安排
入圍名單公示后,高校會發布校測安排,明確考試時間、地點、科目、準考證打印等事項。
9、強基計劃高校組織校測考核
高校自主組織入圍考生進行校測考核,考核方式通常為筆試、面試和體育測試,部分專業會有特殊考核。
時間節點:6月底7月初。2022年大多數高校安排在6月28日-7月4日。
10、強基計劃錄取
校測后高校依據考生高考成績、校測成績折算的綜合成績確定錄取名單,通常高考成績占比85%、校測占15%。
高校錄取名單報各省級招辦審核,辦理錄取手續。被正式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后續高考志愿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正常參加本省(區、市)后續各批次高考志愿錄取。
時間節點:高考提前批錄取之前。
關于高考強基計劃的詳細解讀
1、強基計劃吸收了原自主招生、綜合評價的優點。
強基計劃主要選拔“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①綜合素質優秀,或②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政策看似調整很大,但選拔的標準其實沒變:
①競賽、②綜評,兩條道路仍然清晰、明確。
但應注意:
綜評才是主流,競賽是“極少數”學生破格錄取的通道。
2、綜合評價得到了政策支持。
高考后,根據①高考成績、高校②綜合考核結果、③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折合成綜合成績。
“強基計劃”的錄取模式,可以說就是強化版的“綜合評價”。
這幾乎就是上海綜評、浙江“三位一體”試點的成功做法,《意見》正式采納、推廣了浙江上海的好經驗。
不同之處是:浙江三位一體在高考出分前測試;“強基計劃”則是4月報名,出分后進行高??己?程序見附錄2)。
3、搞競賽的學生,仍然有出路。
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有關高??芍贫ㄆ聘袢雵咝?己说臈l件和辦法,并提前向社會公布。
對于符合高校破格入圍條件的考生,考生高考成績應達到高校招生簡章確定的要求,且原則上不得低于各省(區、市)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
自主招生雖然被取消,但競賽學生仍有出路,但應注意只是極少數。
積極探索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一是單獨制定培養方案。二是暢通成長發展通道。
這對于搞競賽的偏科學生,更是利好。
4、裸分考生仍是主流。
“強基計劃”的招生計劃遵循“一校一策”原則。
根據浙江“三位一體”經驗來看,
①“高水平大學”,按照綜合評價進行人才選拔,但同時會在普通批留出一部分計劃。
②其他36所試點中的大部分高校,裸分錄取應仍占招生計劃的大部分。
5、強基計劃綜合成績的組成
①高考總分
假設考生高考總分為750分,按比例折算=85分。
假設高考成績700分,折算是79.3分。
②高校綜合考核結果、綜合素質評價
無非是兩種:筆試、面試。
最終兩項成績折算為15分。
高考成績既重要又不重要,最終的高校考核15分更重要。
6、錄取批次
7月5日前,高校將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綜合成績,根據考生填報志愿,按考生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進行錄取,并公示錄取標準。
強基計劃錄取批次,應屬于本科提前批,在普通批次(本科一批)前進行。
強基計劃"強"在哪《意見》明確指出,強基計劃要招收一批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青年學生進行專門培養,為國家重大領域輸送后備人才。
國家重要領域包括,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重點要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
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綜合成績,其中高考成績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據考生填報志愿,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錄取。
對于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有關高??芍贫ㄆ聘袢雵咝?己说臈l件和破格錄取的辦法、標準,并提前向社會公布。此處極小數的“極”字很巧妙,將破格錄取的門檻進一步拔高。
高校強基計劃招生工作全程接受本校紀委監督,并建立申訴途徑和舉報機制。嚴格組織高校考核,按照國家教育考試有關要求組織實施。筆試、面試安排在國家教育考試標準化考點進行,試題按機密級事項管理。面試采取專家、考生“雙隨機”抽簽的方式,過程全程錄音錄像。
可見,進入上述院校的門檻比取消自主招生之前門檻高了不是一星半點。不過,高投入意味著高回報,進入強基計劃的學生 無論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上,都會比非強基計劃的學生更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