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考語文作文
高考作文最能體現考生對語言文學的掌握和運用,體現考生的邏輯思維,體系架構。因此優秀的作文不僅能讓判卷老師眼前一亮,還能讓自己得高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湖北高考語文作文,歡迎閱讀!
湖北高考語文作文(精選篇1)
鼠標輕擊,按鍵輕點,電波激發一個個信息點,代碼串聯起一個個字符。此時此刻,你的話語就傳達到我的身邊。高速發展的現代科技,使世界各地的人們瞬息之間可以交流。但是,如此方便快捷的通訊方式,我們能夠真正地了解彼此嗎?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給我們生產生活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如今的時代,書信早已被冷落,它們的身影往往留存在我們心中的只是父輩們發黃的寫著或黑或藍鋼筆字的紙張。必須承認,電子傳媒有著書信無法比擬的優點,方便,快捷,費用極為低廉,但是轉瞬即來的信息,大多數的時候就如同三個月就長大的肯德基香辣雞,往往味同嚼蠟。手機和電子郵箱里收到的往往只是一連串自創的但更多是人云亦云轉發的數字符號,往往并沒有給我們充實飽滿的感覺,反而感到時時的空虛和無助,仿佛一場疲憊的夢幻。
這就是交流的無奈。我們很難或者無法拒絕突如其來的電話信息的打擾,做好的安排與計劃付諸東流。很多時候往往最大的無奈不是別人從我們這里奪走了自由,而是自己不能在現實中給自己留一份自由。前者是改變不了的,因為我們還要生活。只是對于后者,又有誰人能夠做到?如今是一個快速消費的時代,我們沒有了對于信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珍重,缺少了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的欣喜,也減淡了“書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頭”的思念;褪去了“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的叮嚀;遺忘了“憑游客寄,來為附家書。今日知消息,他鄉且舊居”的囑咐。書信時代,有的是:“憑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的擔心與牽掛,多的是“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在那一封封親筆書寫的信件里,“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于心”充滿了未被浮躁時代洪流所淹沒的親切與溫馨,浪漫與希冀。寄出信件就是寄出一份美好的愿望與囑托,然后在無盡的期待中翹首以盼書信鴻雁回傳。在手寫書信這個載體上,我們前輩們的思考進一步深入擴展,字字推敲,款款情深,豐富細膩的情感在筆尖流淌,文字后面浮現的面孔和情感,對一種深度情感模式的向往,曾經多么讓人激動不安。
手寫書信所附帶的傳統的元素文化價值,稍不注意就有被泡沫般的網絡所湮滅的危機。是的,科技解決了符號傳遞的問題,但是還是沒有解決真正交流溝通的問題。因為“如果意義不在詞語里,而是在腦子里或是在對客體的參照里,那么,什么東西也不能保證,意義可以跨越兩個腦子而成功遷移”。假如我們缺少了等待與珍視,我們注定是不能“心連心”的人,我們發出的電子信號最終消散在茫茫太空,我們從未知之中來,又往未知之中去。
湖北高考語文作文(精選篇2)
看到舊書,首先想到的是破書,但仔細一想,舊未必就破。如千年狐妖,反誘人得很。《聊齋》里的那些窮秀才,沒幾個逃得出她們的裙擺。我又想到老書,但老書和舊書又不一樣,現在不是時興國學么,大量的老書得以再版,大量老書以新書的面孔出現,即老書又未必就一定舊。
少年時代逛書店,最常光顧的地方是新書專柜,認為那里才能見新作品。可讀來讀去僅兩字:新瓶。現在,每到一個地方,我仍然會逛一下書店,直奔書店的角落,擠進那幾乎蒙塵罕跡的柜前,取上一本最舊的書翻看。
可看得多了,又索然無味,僅覺兩字:舊酒。因為據說,只有封壇的才是好酒,酒如不封壇存它個百五十年,則不醇。所以,竊以為把舊書比作舊酒是非常高的評價。思及此處,我于是又開始責怪自己:少年時不知珍惜,竟把老祖宗留下的舊書當成草紙,揉擦扔棄…… 我甚至想,如果當初懂得珍惜,自己或許已是“國學大師”了。看來,草紙未必就不值錢,至少是有很大的機會成本。
為了挽回把舊書當成是草紙的損失, 我于是開始培養自己的另一個陋習:于草紙中找舊書。很慶幸,我的運氣還真是不錯,什么國語讀本,什么規,什么戒,什么奇,什么異,通通都被我翻出來了。可是,翻去覆來,除了愛莫能助,我什么都沒有讀出。無語。
記得小時候村里有位老嫗,每到傍晚的時候總會站在村頭的田埂上用晦澀的古語罵街,我當時很是不解她究竟在怨恨什么?而立之年后,我終于醒悟,那位活了 90 多歲的老嫗其實也是一本舊書,當她好不容易熬成了一本舊書,希望別人去認真讀她的時候,卻已沒有人 愿意再讀她。不久,老嫗逝去,我卻于葬禮上的哭呵之聲中又聽到了晚輩后人們的悔悟之心,當時我也是其中之一,因此又覺得自己又一次失去了成為“國學大師”的機會。
思之及此我才明悟,我們蕓蕓又何嘗不都在去往舊書的過程?且不說多么驚艷花前的玉容芳華都終將老去,即便是那經年蒼柏的翠枝上,條條紋路,又哪處不折射出歲月的無情。
湖北高考語文作文(精選篇3)
有這樣一群聰明的猴子,它們為晚上吃的栗子是四顆而早上卻只有三顆而氣忿,于是主人一狠心,一跺腳,說:“以后給你們早上四顆,晚上三顆!”猴兒們心里卻樂開了花。?
自以為聰明的猴子們哪里知道,早上多出的那顆栗子,是從晚上那四顆中“挪”出來的,它們連半顆栗子都沒多得到。?
坐在考場中,我不由想到了減負中的我們,多少和這群猴子有點相像吧
我們曾經叫嚷著一天十二個小時在校學習的生活太苦太累。于是,終于有一天,我們的在校時間被壓縮到八個小時。大家都拍手叫好。然而,漸漸地,比傻猴子聰明的我們發現了:“負”并沒有憑空消失,它只是被偷偷轉移到了家里。一張張的卷子,一本本的習題……我們在家里度過了一節又一節“大練習”“晚自習”。為什么會這樣呢?其實很簡單。就像那個故事中,栗子的總數沒有變少一樣,我們的考試制度、選拔人才的方法沒有變,那么我們注定要付出和沒有減負的上屆、上上屆……學生們一樣的努力,才能跨過高考這座獨木橋。
或許有人會問:“栗子的總數真的只能是七顆了嗎?”唉,主人畢竟太窮了,他只有買七顆栗子的能力,不過,小猴子是他的寵物,無論如何他會想辦法買更多的栗子。畢竟,減負是國家在教育方面一個嶄新的舉措,作為一個新事物,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特殊國情的發展中國家,它還面臨著方方面面的困難。從某種角度看,我們的減負,似乎就成了國家的增負。?
現在,我們中的許多人心頭壓著的都是“高考”這塊大石頭。如何減輕這種“升學”的心理負擔?如何讓更多的學生能更輕松地升上大學?這畢竟是國家發展的問題,我自然不能多言。
然而任何一個民族都不會忽視對下代的培養,更何況我們走過了五千年滄桑的中華民族!我相信,隨著各方面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減負”一定會沖破各種阻力,達到一種真正的“減負”,決不會任由“朝三暮四”的把戲上演下去。?
那么,在這種過渡時期,聰明的小猴子們為了不餓肚子,就該學會自己找栗子吃,不要滿足于“朝三暮四”的把戲;聰明的我們也要把握自己,調整好心態,駕駛自己生命的小舟,去尋找一條有著適合自己風帆風向的海道,駛向勝利的彼岸。大海是遼闊無邊的,我們知道,這樣的路不會只有一條,何必非要醉享“朝三暮四”的虛妄
未來的某一天,當我們看到十幾歲的孩子們在陽光下過著多姿多彩的生活時,我們的臉上也會露出會心的微笑:他們不再是沉醉于“朝三暮四”的傻猴子,因為主人給了他們更多的栗子,他們是真正幸福的“小猴子”。
湖北高考語文作文(精選篇4)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其意在告訴人們,對人生觀的看法既要深入探究,又要能隨時跳出思維的局限性。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如此的收放自如呢?
“北溟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讀過莊子《逍遙游》的人,有幾個不被他那不受約束追求絕對自由的思想所折服?莊子的文章,不拘一格而又變幻無窮,打破了世俗觀念、世俗形式的限制,表現出一種與現實理念完全不同的哲學精神,一種與其他諸子散文迥然不同的風格,表達出他的思想核心——絕對自由精神。一代文豪魯迅先生稱其文章“汪洋捭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其為文為人真夠灑脫的了。不過深入其里而觀之,也并非我們想象中的那么灑脫。文中描述的鯤鵬,雖說體形巨大,看似能夠在天空中無拘無束地飛翔,可是一旦離開了海面上急驟的狂風之力后,它根本就無法在天空中飛翔了。
這種表面上自由灑脫,而在本質上拘束又牽絆的狀態,其實就是莊子生活的本來面目。生活其中,當受其約束;思想超然物外,方得自由灑脫。“莊生曉夢迷蝴蝶”,他所向往的自由,正是像蝴蝶在花間飛舞一般不受拘束的情景,即在夢我與夢蝶的暢想中遨游。這也許就是他人生境界中的最高境界吧!
與之相比,史鐵生就不一樣了。他由于疾病而在行動上失去了應有的自由。堂堂男兒,只能端坐在輪椅上續寫人生,當時他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整天閉門不出,把心中的怨氣都撒向他的母親,抱怨老天的不公。可是經過長時間的思考,母親的關愛,他才慢慢從失去自由的陰影中走出圈外。直到他母親的去世,才使他真正看透這世上的一切。從而徹底跳出了失去自由的痛苦泥潭,入世生活起來。
沉湎于眼前的不自由之中,只會加劇我們內心對人生前途的迷茫和失望,一旦我們“出乎其外”,走出狹小的心房,便走進一個自由的天堂,一個廣闊的宇宙,此時去眺看人生經歷的挫折和苦難,原來只不過是人生路上的一道小溝小坎。
這個世上,洋洋大觀,雖然我們無法享受莊子的絕對自由,但像史鐵生一樣踏實地走向開朗人生還是可以做到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許多事情換—個角度看,走出思想的局限會不一樣,就會給人以新的啟示。
如果我們能像莊子那樣追求自由,享受生活,那么這世上就會多一些美麗“蝴蝶”,而少一些因鉆牛角尖而痛不欲生的人了。如果我們能像史鐵生那樣品嘗人生,追求生活,那么這世上就會多一些美麗“地壇”,而少一些因爭名奪利而苦不堪言的人了。
湖北高考語文作文(精選篇5)
一面明鏡中的世界,可以是一張并不美麗的臉龐,可以是一朵凋謝的花朵,也可以是—顆千瘡百孔的心靈……
一面昏鏡中的世界,可以是一張輪廓秀美的臉龐,可以是一朵似乎綻放的花,也可以是一顆看似完整的心靈……
我們敢正視自己嗎?敢面對清醒的自己嗎?這個問題藏匿在人們心中很久,卻始終沒有人敢直接回答,或從來沒有思考過。
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心靈惡毒的皇后威逼鏡子說她是世界上最美的人。魔鏡戰栗地撒了謊。
——我看見鏡中有花在開放,鏡外卻花謝。丑陋的心靈企圖用模糊視線的方法掩蓋自己的卑鄙,但他卻永遠不知,面對自己的,永遠是虛假的繁榮和真實的丑陋,因為當面對他人時,一張真實的面容顯得更加扭曲和骯臟。
何必如此自欺欺人呢?
我曾聽說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一個君王,想知道自己是否能統治長久,便與眾大臣共同商討此事。大多數臣子全都奉承地諫曰君子,可以長久也。然而一位大臣則眉頭緊鎖,告誡君王,王之弊甚矣。遂與之詳談。君子聽后感言道:“子如朕之明鏡一面,能讓朕看徹內憂外患,而余下臣子皆昏鏡,蒙朕之眼也。”
看清自己是何等艱難而重要的事啊!
明鏡宛如一個修理器,當人們說自己哪里有瑕疵時,可以自我修復,自我完善,等待鏡子里的,將是一個全新的面孔。
昏鏡猶如一個自蔽器,讓你看不到缺點,看不到丑陋,只看到輪廓的完美無瑕,那么你的缺點傷口會繼續潰爛,丑陋的影子會繼續蔓延。
我選擇明鏡來照亮自己,讓它呈現一個真實的自我,哪怕丑陋,哪怕是痛苦;
我選擇明鏡來照亮自己,讓它真誠地告訴我,瑕點在哪里,哪怕是苦難;
我選擇明鏡來照亮自己,讓它變成一個過濾器,讓我不停地完善,不斷刷新自己。
是的,為自己選購一面鏡子吧!要明亮得能射出光線的那種,讓它照射在自己潔白的心靈。
看,鏡中花開,鏡外花謝。
湖北高考語文作文(精選篇6)
夜夢百萬雄兵,感于兩宋風云舊事,有此作,當屬幻想也
汴梁將軍老他鄉,萬里漂泊在蘇杭。蘇杭清泠冷寒霜,淡煙疏雨間殘陽。歲月如流可無恙?一夜青燈白發長。但見平生淚兩行,蒼生美人不能忘。憶昔夜宴高臺上,誰可與我訴衷腸?夜來秋風響回廊,枕上江南夢徜徉。游絲飛絮滿眼望,孤帆高懸去瀟湘。翠柳風清紅杏香,黃鶯碧樹春草芳。風塵天外卷飛沙,日暮塞外啼寒鴉。不見群雄紛逐鹿,千年烽煙觀走馬。回首卻恨西洲曲,已誤故侯東陵瓜。誰把哀箏入素弦?小憐纖指撥琵琶。橋邊綠水映桃花,落雁佳人傾天下。年年長安新柳發,征人斷魂繞胡沙。為何紛爭辨戎夏?飄搖故園惟殘瓦!干戈寥落憶繁華,千里萬里帝王家:紛紛往事隨流水,江山亙古美如畫。看取新人眉似柳,魂夢相依為君守。已作雁門太守客,不慕燕京萬戶侯。團扇新置掩雙眸,美人久病形神朽。西風裊裊是金秋,江上飛來雙沙鷗。本是年少展風流,豈知怨慕滿汀洲。紅酥手捧黃藤酒,飲罷清淚不能收。
君當揮戈下河洛,切莫呢喃酣高樓。不取故土守邊關,西湖歌舞夢猶酣。不向關中興霸業,閑來湖濱尋釣船。清笳聲起清宵半,楊花落盡楊柳岸。宴飲飲罷人盡散,長夜未央倚欄桿。長恨此生已蹉跎,回首淚下望霄漢。霄漢蒼茫空浩嘆,臨事方知死生難。攬鏡自照鬢斑斑。出師一表可曾諳?關山遠隔漫胡塵,塞上落雪滿雁門。壯士雄心泯江南,已負社稷負此生。我族發祥自昆侖,洪荒從來皆無痕。中原萬里虎狼奔,河洛至今少行人。蒼穹一嘆笑沉淪,乘舟日邊學垂綸。血色漫漫月黃昏,舊鬼掩泣泣新魂。英杰隕落如星辰,飛沙走石天地渾。何年一雪靖康恥,今朝重見越王孫。王孫遠游隨鐵蹄,黃龍府變煙雨迷。
帝都故宮黍離離,神舟夢里雨凄凄。戰殘白骨與草齊,丹楓葉落烏夜啼。西湖湖邊岳王墓,千古遙指采石磯!悲風呼嘯繞戰旗,將軍拔劍南天起,長城泣血江山一。不叫九鼎與狼子,鐵索千尋沉江底。人生短促駒過隙,烏衣巷口夢依稀。新亭墮淚何時已?青磷白骨夜夜哀,幾人重登越王臺?盤馬彎弓踏故土,時窮節現忠魂在。敵軍已自歿邊塞,長城南北生新麥。野芳自發無人采,夷狄潰散不復來。煙消云散見蒼翠,月明星淡凈塵埃。桑田已復化滄海,惟有壯心永不改。事事無成身老也,青山到老頭亦白。白馬長嘯西風里,書生投筆何慷慨!塵埃落定一孤鴻,余得江上幾清風。錢塘幾番潮水空,孤月夜夜冷蒼穹。
千古烽煙往事,縱使幻想,亦屬壯懷,往昔如此,今何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