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復旦大學外語類保送生體驗營招生計劃
2023年復旦大學外語類保送生體驗營招生計劃
一、招生計劃
本次體驗營招收的保送生計劃數為80名,寧缺毋濫。招生專業包括英語、法語、德語、日語、俄語、朝鮮語、西班牙語。
二、招生對象
學生注重全面發展,熱愛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具有顯著的外語學科特長,具備教育部外語類專業保送生資格,有志于在外語類學科潛心發展。
所在中學為教育部批準的具有外語類專業保送生推薦資格的外國語中學,具備外語類專業保送生資格,符合2023年高考報名資格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可通過以下方式向我校申請參加本次體驗營:
(一)校薦。我校參考近年外語類保送生生源質量及生源分布情況確定各中學推薦名額。各中學根據本簡章要求推薦優秀學生,并按教育部有關要求公示推薦方案及學生名單。
(二)自薦。其他學生可通過自薦方式報名。
三、報名方式
校薦學生和自薦學生均須于2022年12月10日至12月20日登錄特殊類型招生報名平臺按要求準確、完整地完成網上報名。12月26日左右可以通過報名系統查詢材料審核結果。
學生提交上傳的報名申請材料及中學推薦材料應當清晰、真實、完整,該材料將直接作為面試材料。材料中若存在虛假內容或者隱匿可能影響全面評判學生的重大事實,一經發現,取消繼續參與后續選拔認定程序的資格;已經獲得保送生入選資格的,取消相應資格;已經入學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關規定處理。
四、選拔程序
(一)報名材料經我校審核通過的學生獲得入營資格。
(二)體驗營期間將線上舉行初試和復試。
初試為綜合測試,測試科目為語文和數學(語文占60%、數學占40%),于2022年12月31日舉行。
自薦學生須參加初試,經我校審核通過的校薦學生免初試。校薦學生和通過初試的自薦學生可入圍復試。
復試由筆試(英語基礎測試占70%、中文寫作占10%、英文寫作占20%)和面試組成。筆試于2023年1月1日舉行,面試于1月3日舉行。
根據復試總成績(筆試成績占50%、面試成績占50%)擇優確定保送生入選名單及不超過30人的遞補名單。復試總成績相同時,按筆試成績排序。
(三)保送生入選名單及遞補名單由我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定。若有放棄保送生入選資格的,我校將在遞補名單中進行一輪順次遞補。如再有放棄者,不再進行遞補。
(四)預錄取名單報送學生所在省級招辦審核,并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進行公示,審核、公示合格后辦理錄取手續。
(五)此類學生入學后不得轉至非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
五、體驗營安排
營期為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3日,期間將線上舉行初試(自薦生須參加)、復試以及名師講座、外語交流等活動。體驗營旨在傳播復旦大學人文精神,深化營員對外語類等人文學科的了解,培養其對相關學科的學術興趣,并通過初試和復試進行選拔。營員可于2022年12月28日左右登錄報名系統下載準考證及體驗營詳細安排。如受新冠疫情影響須調整選拔測試安排,我校將另行通知。
六、監督保障機制
(一)我校在實施本簡章的過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開、選拔方法公平、錄取結果公示。
(二)復旦大學外語類保送生體驗營招生工作全程接受復旦大學紀委監督檢查室監督。
(三)我校未委托任何個人或中介組織開展外語類保送生等特殊類型考試招生有關工作,不舉辦任何形式的輔導班。
復旦大學王牌專業滿意度排名
專業滿意度說明:由普通本專科學生對本校本專業的辦學條件、教學質量、就業情況以及綜合情況進行實名投票得出。投票結果僅代表學生對本專業的個人意見。
排名 | 專業名稱 | 專業滿意度 |
1 | 歷史學 | 5.0(14人) |
2 | 數學類 | 4.8(25人) |
3 | 通信工程 | 4.8(14人) |
4 | 社會學 | 4.8(21人) |
5 | 統計學 | 4.7(13人) |
6 | 廣告學 | 4.7(19人) |
7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4.7(35人) |
8 | 經濟學類 | 4.7(12人) |
9 | 朝鮮語 | 4.6(11人) |
10 | 廣播電視學 | 4.6(14人) |
復
旦大學優勢專業推薦指數排名專業推薦說明:由普通本專科學生根據本校各專業辦學情況,推薦優勢專業或特色專業。推薦結果僅代表學生對本校相關專業的推薦意見,不代表官方的專業排名。
排名 | 專業名稱 | 專業推薦指數 |
1 | 物理學 | 5.0(25人) |
2 | 中國語言文學類 | 5.0(23人) |
3 | 英語 | 5.0(8人) |
4 | 歷史學 | 5.0(8人) |
5 | 漢語言 | 5.0(8人) |
6 | 法醫學 | 5.0(7人) |
7 | 經濟管理試驗班 | 5.0(7人) |
8 | 生物醫學工程 | 5.0(7人) |
9 | 材料物理 | 5.0(6人) |
10 | 歷史學類 | 5.0(6人) |
復旦大學最好專業推薦人數排名
專業推薦說明:由普通本專科學生根據本校各專業辦學情況,推薦優勢專業或特色專業。推薦的專業范圍包括所有在校學生所學專業和上年度新增的招生專業。
排名 | 專業名稱 | 專業推薦人數 |
1 | 數學類 | 4.8(90人) |
2 | 經濟學類 | 4.7(89人) |
3 | 新聞傳播學類 | 4.5(88人) |
4 | 哲學類 | 4.7(61人) |
5 | 工商管理類 | 4.5(60人) |
6 | 金融學 | 4.8(57人) |
7 | 會計學 | 4.8(54人) |
8 | 臨床醫學 | 4.5(48人) |
9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4.7(43人) |
10 | 法學 | 4.4(40人) |
復旦大學介紹
復旦大學創建于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創始人為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家馬相伯。校名“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中“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強不息,寄托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1917年復旦公學改名為私立復旦大學;1937年抗戰爆發后,學校內遷重慶北碚,并于1941年改為“國立”;1946年遷回上海江灣原址;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后,復旦大學成為文理科綜合大學;1959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
上海醫科大學創建于1927年,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醫學院校。建院時定名為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1932年改名為國立上海醫學院,1952年更名為上海第一醫學院,1959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1985年改名為上海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