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填報志愿思路與步驟
2017高考填報志愿思路與步驟
“填報志愿首先要確定自己的大方向,簡單來說,就是想學什么?想去哪?”賈天友表示,考生應該根據自己的興趣,結合各個專業的發展前景和父母的意見來選擇填報志愿的大方向。家長在填報志愿時要注意多與孩子溝通和協商,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選擇,爭取與孩子形成報考學校的共識,并發揮自己經歷和閱歷的優勢,幫助孩子全面了解報考學校的詳細情況、錄取規則,為孩子選擇學校和專業提出有益的指導意見,但不要包辦代替。而且,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僅僅作為考生的一種參考,而且不宜征求的太多,最后是自己無所適從。
方向確定后,下一步就應該選擇合適的學校。賈天友表示,考生可以根據分數、專業和地域,篩選出一些中意的大學。在充分考慮分數合適的條件下,可按地域優先、學校優先或是專業優先的原則進行篩選。“有時候,在一所好的大學的非重點專業學習,還不如一個次一點的學校的重點專業。”賈天友說。在選擇專業方面,賈天友建議考生可根據自身情況按以下幾種原則選擇。升學優先的原則,以保證被錄取為第一目標,其他因素放在其次,適合高考成績不大理想(貼線生)又希望盡快升學的學生。就業優先的原則是把將來畢業后求職是否方便放在第一位,其他因素次要考慮。興趣優先的原則,主要是以滿足考生的興趣、愛好、特長作為主導目標。成本優先的原則適合家庭經濟困難的考生,如果估計自己能夠被錄取,可以選擇收費標準相對較低或獎學金、助學金條件較好的院校和專業,把其他因素放在其次。家庭條件好的考生甚至可以考慮聯合辦學的專業。賈天友表示,考生在選專業時也可以幾項原則兼顧,如果考生沒有某一方面的特殊條件和要求,可以將升學與就業,或興趣與成本等幾個因素適當兼顧,綜合考慮。
“基本確定了要去的大學后,考生可以找該大學的學長了解具體情況,或者去該校的貼吧上了解。重點應該放在以下幾個方面,該專業在學校的重視程度,該校的學風建設,學習風氣等”賈天友說:“未來有考研打算的同學也可以關心一下喜歡專業的保研或者考研率,甚至以后的就業率等等問題。”此外,賈天友還提示考生與家長要注意查詢高校有無體檢方面的補充要求,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相應的專業,如果體檢結論為:“合格,專業限報”的,選專業時要避開受限專業。
“考生要在規定的時間內盡早上網填報志愿,沒有特殊原因,千萬不要等到服務器快要關閉時才報志愿,以免到時因上網人數太多引起網絡堵塞或出現網絡故障等偶發事故而無法提交志愿信息。”賈天友建議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先要認真閱讀填報志愿界面上的有關說明和要求,按規定的程序操作,準確輸入學校代碼和專業代碼,仔細檢查信息表中的學校名稱和專業名稱,確保志愿信息的準確無誤。
2017年高考填報志愿秘訣
正確認識分數,為志愿作好準備。
志愿填報前,第一步就是要搜集和比對目標院校、專業往年的錄取數據,認真對它們進行科學地分析、整理,準確對自己做好定位,以增加被心儀院校和專業錄取的幾率。
通常,需要考生和家長關注的錄取數據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院校錄取數據,包括高校近年在川錄取所有考生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等;另一方面是專業錄取數據,包括該專業在某地錄取所有考生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等。
錄取分數不是人為劃定的。
不同高校和專業的錄取分數是截然不同,于是常會有家長和考生存在這樣的疑惑:錄取分究竟是由誰劃定的、在劃定的時候依據的是怎樣的原則?事實上,各高校和專業的錄取分并不是由學校或者省級招生部門自主劃定的,而是根據學校的招生計劃、該年報考學校的考生人數和分數分布自動生成的。它是各高校在各省(區、市)的招生錄取狀況最直接的數據反映,盡管每年會有變化,但是縱觀多年的情況仍具有一定的規律和參考性。比如與某一階段省控線的分差一般會在一個區間內,各專業錄取分數的高低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專業的冷熱。
分數高低與高校、專業實力不能劃等號。
一般來說,一些社會認可度比較高的院校、專業,可能由于考生報考熱情高、高分考生多,于是錄取分就會偏高。而一些考生和家長不太熟悉的院校、專業,就算院校本身辦學歷史悠久、實力雄厚,專業也屬院校優勢專業,也有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而導致報考熱度不高、錄取分偏低。因此,分數的高低并不能直接作為判斷院校、專業的好與差的依據。
看過“2017高考填報志愿思路與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