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高水平、保送生普通高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
《2023 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基本要求》(下稱《要求》),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根據相關要求進一步完善省級統考科類設置,優化統考科目和內容,提高省級統考水平和質量。
藝術類文化課成績要求提高
《要求》指出,高校藝術類專業選拔應重視考查考生的文化素質和專業能力,根據考生高考文化課成績和藝術專業考試成績,綜合評價、擇優選拔錄取。
藝術類本科專業高考文化課錄取控制分數線,原則上不得低于本科第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 75%;在僅保留一個普通本科批次的省份,原則上不得低于合并后本科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75%。適度提高藝術學理論類、戲劇與影視學類(不含表演)等有關本科專業高考文化課錄取控制分數線,不得低于普通類專業所在批次控制分數線,設計學類專業參照執行。藝術類高職(專科)專業錄取控制分數線不得低于本省(區、市)普通高職(專科)錄取控制分數線的70%。錄取期間,各省(區、市)和高校不得為了完成招生計劃而降低初次劃定的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
對社會需求不足、培養質量不高的專業應予以調減或停止招生。對于藝術學理論類、戲劇影視文學等不組織專業考試的藝術類專業,鼓勵相關高校商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安排在普通類專業相應批次錄取并執行相應批次錄取規則;對于已經按高考文化課成績錄取或使用省級統考成績作為專業成績錄取的專業,鼓勵相關高校2023年繼續采取相同招生辦法。同一高校同一專業(包括下設各招考方向)應采用同一種錄取辦法。
藝術類本科專業不得設專業方向,確需在招生考試環節加以區分的,有關高校可設立招考方向,如:舞蹈表演(民族舞方向)。凡設立招考方向的專業,高校還應公布各招考方向的招生計劃。同一高校同一專業應采用同一種錄取辦法。但是,經教育部批準的部分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含部分藝術類本科專業參照執行的少數高校)的藝術類本科專業,可繼續試點不編制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面向省級統考合格生源組織專業校考、高校自主劃定高考文化課成績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下簡稱自劃線),自劃線原則上不得低于生源省份藝術類同科類本科專業錄取控制分數線。
高水平:藝術團不再從高校招生環節選拔,11個體育項目實施全國統考
《要求》指出,部分高校試點建設的高水平藝術團招生主要招收藝術團首席表演者或對幼功要求高的相關專業項目的藝術團成員。已開設有藝術類專業的試點高校不再單獨招收相應專業項目的高水平藝術團考生,美術、書法、播音與主持專業不得納入藝術團招生范圍。2024 年起,高校高水平藝術團不再從高校招生環節選拔,由相關高校從在校生中遴選培養。
藝術團錄取考生高考文化課一般不低于本校在生源省份本科第一批次最終模擬投檔線下20分。在高考綜合改革省份,試點高校應將“不低于本校在生源省份本科第一批次最終模擬投檔線下20分”的高考文化課成績最低要求方案。
對于高水平運動隊,《要求》強調,對于不具備相關師資、設備、場地等組隊條件、退隊率超過 20%的高校,和非奧運會或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項目、未設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生源嚴重不足且連續兩年錄取數為零的相關項目,不再安排運動隊招生。本校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已涉及的運動項目,原則上不安排運動隊招生。要大力加強從在校生中選拔培養運動隊成員。
合理安排并公布運動隊各項目(分性別、分位置或小項)招生計劃,其中集體項目每年招生人數不得超過該項目賽事規定的一方最多同時上場人數(如排球項目男女隊每校每年最多各招 6 人)。高水平運動隊招生規模控制在試點高校上一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總數的 1%以內,并須在教育部核準公布的運動項目范圍內招生。
其中,專業測試采取全國統考、高校校考等組織方式。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田徑、武術、跆拳道、擊劍、棒球、沙灘排球、冰雪等 11 個項目實施全國統考,與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招生的體育專項考試統一組織,統一采用體育總局相關體育專項考試方法與評分標準進行評分,各高校不再組織相關項目的校考。
本校運動隊錄取考生高考文化課成績一般不低于生源省份本科第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對于少數體育測試成績特別突出的考生,高校可適度降低文化成績錄取要求,但不得低于生源省份本科第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 65%(對于合并本科批次省份的情況,高校可適當提高要求),高校公示的此類考生人數不得超過學校當年運動隊招生計劃的30%。
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集訓隊成員等4類人員具有保送資格
《要求》指出,根據相關規定,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集訓隊成員、部分外國語中學推薦優秀學生、公安英烈子女、退役運動員等人員具備高校保送資格。高校可以從上述人員中招收保送生,其中公安英烈子女按有關規定只能保送至公安類院校。
《要求》鼓勵高校重點安排與學生特長相關的基礎學科專業招收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集訓隊成員保送生。高校招收外國語中學推薦保送生專業范圍為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繼續加大向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發展所需語種專業及國家急需緊缺語種專業傾斜力度。
2024 年起,除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外交學院可繼續招收一定數量的外國語中學推薦保送生安排在英語語種相關專業,其他高校招收的外國語中學推薦保送生均安排在除英語以外的小語種相關專業,鼓勵高校培養“小語種+”復合型人才。
保送選拔流程
保送生是應屆畢業的省級優秀學生、全國中學生奧賽集訓隊及國內國際著名大賽獲得者,按條件或程序、相關政策保送到高等院校,并在其所在學校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已錄取的保送生原則上不再參加高考。
第一步:在各地規定的高考報名時間內,學生參加高考報名。
第二步:高校制定招收保送生計劃、專業、辦法和簡章,并通告省級招生辦(或教育考試院)及有關中學。
第三步:保送相關中學將推薦考生材料寄送有關高校。
第四步:每年4月10日前,高校對學生進行資格審查、測試,確定擬錄取名單,并將有關數據上報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同時報送省級招生辦(教育考試院)。
第五步:每年4月20日前,省級招生辦審核、公示擬錄取名單,并辦理錄取手續,4月30日前將保送生錄取名冊寄至相關高校。
第六步:每年9月1日前,省級招生辦(或教育考試院)將有關高校招收保送生名單報教育部備案。
清華大學保送條件
1、應屆高中畢業;
2、志向遠大,心態陽光,學業優良;
3、高中階段取得以下條件之一,具有教育部規定的保送生資格:
(1)省級優秀學生;
(2)在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數學、物理、化學、信息學、生物學)中獲得一、二、三等獎;
(3)在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數學、物理、化學、信息學、生物學)省賽區復賽中獲得一等獎;
(4)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含全國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或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中獲得一、二等獎;
(5)在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或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
(6)經教育部批準具有推薦保送生資格的外國語中學所推薦的思想品德和學習成績優秀者。
最終獲得保送生資格的名單以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公示名單為準。具備上述資格的學生,只有通過了校的選拔之后,才能被校保送。
哪些學生具有保送資格
根據教育部等有關部門規定,4類人員具備高校保送資格,分別是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集訓隊成員;部分外國語中學推薦優秀學生;公安英烈子女;退役運動員。
保送生的招生流程包括初審、測試、認定三個階段。
對于在規定期限內寄達且內容和形式符合要求的申請材料,學校將組織專家組進行書面評審,確定通過初審參加保送生選拔測試的名單。
測試分為筆試和面試。其中,筆試科目分為三個考試科類:數學+物理、數學+化生、閱讀(中、英文)+人文與社會。考試科類的選擇不受中學文理分科的限制,考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科特長及專業興趣進行考試科類的選擇和專業志愿的填報。
保送名單將根據筆試和面試的綜合成績擇優確定,認定結果由高校招生領導小組討論通過,并按照教育部規定予以公示后生效。
特招和統招有什么區別
以體育特長生為例,體育特長生和統招生的區別主要有四個方面:
1、報考科類不同。體育特長生的報考科類為普通類,錄取到高校后就讀于文理工農醫等普通專業,在學習自身專業的同時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學校的體育訓練,統招考生的報考科類為體育類,錄取到高校后就讀于體育教育、民族體育和社會體育等體育類專業。
2、報考條件不同。體育特長生的報考,對考生的年齡、取得運動員等級證書的級別以及體育比賽的等級和獲獎名次都有具體要求。統招生的報考條件為:符合普通高校招生報考條件,具有一定體育專長者均可報名。
3、專業考試內容 、時間和形式不同。體育特長生測試著重考察體育專項能力,統招生測試則兼顧考生的身體基本素質。
4、錄取政策不同。體育特長生對文化成績的要求較低,特長突出的可按情況降低錄取分數,統招生錄取條件較多,比較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