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多少分能上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時間:
舒淇
分數線
高考多少分能上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根據2023年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在各省的錄取分數線推測,山西的理科考生分數線須達到465分以上才可以上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文科考生分數線須達到451分以上才可以上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大部分省份須達到400-550分左右才可以上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具體應以實際錄取情況為準。由于招生規模的限制,每個省能夠考上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的學生數量有限。
2023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錄取分數線是多少
2023年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在河南文科本科二批錄取分數線為542分。
2023年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在四川文科本科二批錄取分數線為523分。
省份 | 批次 | 理科最低分 | 文科最低分 |
山西 | 本科一批B類 | 502 | - |
山西 | 本科二批A類 | 465 | 451 |
內蒙古 | 本科二批 | 409 | - |
河南 | 本科一批 | 571 | - |
河南 | 本科二批 | 517 | 542 |
四川 | 本科一批 | 563 | - |
四川 | 本科二批 | 521 | 523 |
云南 | 本科一批 | 538 | - |
云南 | 本科二批 | 507 | 523 |
陜西 | 本科二批 | 446 | 479 |
青海 | 本科一段 | 385 | - |
新疆 | 本科二批 | 382 | 422 |
2022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錄取分數線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在山西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為:473分、; 文科最低錄取分數為:510分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在廣西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為:447分; 文科最低錄取分數為:505分
省份 | 錄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廣西 | 本二批 | 文科 | 505 |
河南 | 本一批 | 理科 | 517 |
甘肅 | 本二批 | 理科 | 440 |
新疆 | 本二批 | 文科 | 417 |
山西 | 本一B | 理科 | 496 |
陜西 | 本二批 | 理科 | 453 |
黑龍江 | 本二批 | 理科 | 453 |
山西 | 本二A | 文科 | 510 |
廣西 | 本二批 | 理科 | 447 |
云南 | 本二批 | 理科 | 522 |
甘肅 | 本一批 | 理科 | 470 |
云南 | 本二批 | 文科 | 579 |
云南 | 本一批 | 理科 | 547 |
四川 | 本二批 | 理科 | 514 |
四川 | 本一批 | 理科 | 546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簡介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始建于1952年,學校現已建設成為以航空宇航為特色,以工為主,工、理、文、經、管、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是遼寧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三方共建高校,是遼寧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工局共建高校。學校先后獲評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優秀易班共建高校等榮譽稱號。
學校占地面積1731.63畝,建筑面積82.96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23.49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6.42億元。圖書館入藏紙質、電子圖書共計210萬余冊。校園教學基礎設施齊備,生活后勤保障完善,校園環境優美,可高質量保障各類在校學生2萬余人的學習和生活。2020年,學校投入使用航空工程綜合實訓中心,可容納近千人開展各類實訓。2021年投入使用的研究生新宿舍樓,最大可入住近3000人。2023年將投入使用的新能源航空器教學實驗科研綜合樓,設置九個科研平臺,可容納13240人開展教學活動。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開設專業好不好
序號 | 專業名稱 |
---|---|
1 | 金屬材料工程 |
2 | 功能材料 |
3 | 通信工程 |
4 | 機械電子工程 |
5 | 電子信息工程 |
6 | 復合材料與工程 |
7 | 焊接技術與工程 |
8 | 消防工程 |
9 | 工業設計 |
10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11 | 交通運輸 |
12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13 | 物聯網工程 |
14 | 網絡工程 |
15 | 軟件工程 |
16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17 | 日語 |
18 | 英語 |
19 | 保險學 |
20 | 金融學 |
21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22 | 物流管理 |
23 | 工業工程 |
24 | 人力資源管理 |
25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26 | 應用物理學 |
27 | 安全工程 |
28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29 | 工程力學 |
30 | 自動化 |
31 |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 |
32 |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
33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34 |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
35 | 飛行器質量與可靠性 |
36 | 飛行器適航技術 |
37 | 飛行器動力工程 |
38 | 飛行器制造工程 |
39 | 航空航天工程 |
40 | 環境工程 |
41 |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
42 | 大數據管理與應用 |
43 | 機器人工程 |
44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45 | 人工智能 |
46 | 智能制造工程 |
47 | 跨境電子商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