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高考一分一段
對高校今年錄取分數的判斷,專家建議用錄取線差來表示。比如這個院校在一本錄取,屬于一本院校,它今年的錄取分數可能比一本線高出多少分,我們以什么為依據呢?應該根據往年的情況來分析,所以我建議要分別計算一下往年這所高校的分數線差是多少?找3年、5年的分數看一下。 第二個,對于這個院校往年錄取線差的穩定性進行判斷。比如說錄取線差高出一本線50分,高出一本線80分,高處一本線70分,有一個波動,這個波動越小他們互相之間差值越小,這就說明它越平穩,所以我們選擇院校應該選擇錄取院校比較穩定的院校,尤其是第一志愿選擇這樣的院校,這樣會更有把握。
有錄取線差了,我們對穩定性也有判斷了,報考的時候我們還要留有一定的余地,保險的空間,假設錄取線差很穩定,08年高出一本線50分,07年高出一本線55分,06年高出一本線53分,即使這樣,那么我們也要留一定的余地,今年你報考它應該在它平均錄取線差的基礎上加上10分或者15分,留一定的保險空間,這樣才能保證最大限度錄取。即使今年發生一點小的波動也可以保證我們被錄取。
供大家參考,但這項工作我建議各位考生要做一下,一定要按照定量分析的方法去做基本的分析。然后再進行其他的定性判斷和綜合考慮,這樣會更把握。
相對于平均分,錄取線差更具參考價值,而且是高考填報志愿的重要參考依據,所謂錄取線差是該院校當年平均錄取分數與其在所在招生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差值,中國教育在線建議考生用“錄取線差”來分析。由于每年高考模式不一、高考試卷難度有別,造成各個院校各年度的錄取分數可能發生較大的變化。但是通過大量的統計和分析,我們發現,對多數院校來說,盡管錄取分數波動較大,但其錄取線差一般波動不會太大。所以應該逐年計算目標院校往年的錄取線差:
某年錄取線差=當年平均錄取分數-當年相應批次控制分數線
下面以某重點大學在北京招生情況為例,計算錄取線差如下:
例:某重點大學(理工類)在北京——錄取情況簡單線差法分析示例:
平均錄取線差=(62+70+69+69+64+58)/6=65
很顯然,根據往年的情況來看,報考此大學平均需要65分的線差,最高的年份需要70分的線差。為保險起見,報考該校還必須根據錄取分數區間大小、錄取人數在各分數段分布情況留出足夠的保險空間,建議考生至少要留10分以上的余地。
內蒙古高考一分一段【篇2】
第一,要了解自己的興趣
據專家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對某種工作有興趣,他能發揮其全部才能的80%~90%,并且能長時間保持高效率而不知疲憊。相反,如果他對某種工作沒有興趣,則只能發揮全部才能的20%~30%,還容易精疲力竭。所以在進行專業選擇時,對于自己興趣的考查,主要看當前潛在的職業興趣和對各門學科的學科興趣。
第二,要認識自己的性格
性格對專業選擇的影響,相對來說不起主要作用,但是,在選擇專業之前對自己的性格有所了解,對今后選擇和專業有關的職業是很有必要的。一些心理學家建議:熱情、善于言談的學生,比較適合選擇師范、法律、旅游等專業和職業;細心、同情心強的學生,適合選擇醫生專業;獨立性、自制力、堅持性果斷性強的學生,宜選擇工科類的專業;組織協調能力俱佳的學生,宜選擇財經、管理、數理等專業。
根據霍蘭德教授六角型職業人格的劃分,人的性格可分為研究型、工具型、藝術型、管理型、服務型和事務型。
研究型性格:樂于解決抽象問題,喜歡運用詞、符號和觀念來進行工作。好奇,寧愿思考問題而不愿意動手去處理問題。喜歡獨立的和富有創造性的工作。不愿意受人督促,也不愿意督促別人。
工具型性格:愿意從事“看得見、摸得著”的工作。喜歡使用工具,特別喜歡操作大型機器。做起事來手腳靈活、動作協調。但不善言辭交際,在社交場合往往覺得很不自在,最不喜歡教育工作與接待他人的工作。
藝術型性格:喜歡能以寫作、作曲、繪畫、攝影、建筑等各種藝術形式表現自己的工作環境。樂于創造新穎的與眾不同的東西。比較敏感,喜歡獨立工作,而不過多關心社會糾紛。對單調的或經營性的工作不感興趣。
管理型性格:喜歡競爭,敢冒風險,精力充沛,樂觀自信,善于交際,能說會道,具有領導才能。喜愛權力、地位與物質財富。一般不擅長科學研究,對系統而復雜的思維工作很不耐煩。
服務型性格:喜歡從事為人服務和教育他人的工作,喜歡參與解決社會問題。善于交際,人際關系很融洽,渴望發揮自己的社會作用。一般缺乏技術特長,不喜歡從事需要運用勞動工具的工作。
事務型性格:喜歡按計劃辦事,樂于完成指令性任務。總希望知道別人期望他干什么,自己從不謀求領導職務。不喜歡冒險,對復雜的人際關系不感興趣。
理科男生若是研究型性格,可選經濟學、金融學等;工具型可選金融工程、偵查學等;藝術型可選農藝教育、印刷工藝教育等;管理型可選國際經濟與貿易、貿易經濟等;事務型可選保險、信用管理等;服務型可選保險、信用管理等。
文科男生若是研究型性格,可選哲學、經濟學等;工具型可選醫學校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等;藝術型可選電腦藝術設計、影視編導等;管理型可選國際經濟貿易、中文等;事務型可選文秘、會計等;服務型可選空中乘務、航空服務等。
理科女生若是研究型性格,可選經濟學、金融學等;工具型可選文物保護技術、地理科學等;藝術型可選農藝教育、園藝教育等;管理型可選國際經濟與貿易、貿易經濟等;事務型可選保險、稅務等;服務型可選社會工作、國際事務等。
文科女生若是研究型性格,可選經濟學、教育學等;工具型可選口腔醫學、醫學校驗技術等;藝術型可選中文、外語等;管理型可選中文、歷史等;事務型可選商務英語、國際貿易等;服務型可選空中乘務、航空服務等。
第三,澄清自己的職業價值觀
職業價值觀在選擇專業時是個較為復雜的因素,它既受社會文化環境、性別和年齡等方面的影響,又受個人的性格、興趣等內在的影響。一般說來,職業價值觀與理想基本是一致的,但無論是以什么專業作為理想專業的人,職業價值體系中均應以充分體現自己的興趣,發揮個人能力及個性為第一位,然后,再考慮一些外在因素,如這個專業將來對應職業的工資、社會地位、穩定性等。在進行專業選擇時,考生家庭中的成員最好就這個方面的問題進行認真的討論,澄清個人和家庭的核心職業價值觀是什么,再作出專業和將來的職業選擇。
第四,考生需要考慮自己的能力水平能否達到該專業的學習要求
考生對自己的能力要有一個充分的了解,知道自己能夠在哪方面取得成就。能力可以分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思維力、想像力等,它是人們從事一切需要一定智力水平活動的必要條件。特殊能力是在特殊活動中發生作用的能力,如繪畫、作曲等。可見,個人能力與專業的關系是相當密切的。
具體在選擇專業填報志愿時,考生需要知道的是,有些專業是需要考生具備一些特殊能力才能報考和學習的,如美術、音樂、表演等。但是就其他大部分專業來說,對學生能力的要求是不超出一般范圍的。另外,在學生所處年齡這個階段,可以說,他們能力發展的空間是相當大的,尤其進入大學階段后,隨著眼界的擴大,知識的擴展、鍛煉能力機會的增加,他們的能力會不斷得到提高,所以,在專業選擇時,雖然能力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但是不宜作為一個絕對化的考慮因素。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事實上,我國的高考制度經過近幾年的改革,已越來越表現為是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考察,也可以說主要對學生進行的是基本學習能力的測試,只不過高考這種能力測試是隱含在各門學科的考試中的,例如語文考試,主要測查的就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辨證思維能力等。而考生的高考成績,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當前各科知識積累和學習能力狀況,同時在我國目前的招生政策下,也決定了考生能否順利升入大學,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因此,在選擇專業,填報志愿時,考慮到能力的因素,主要的參照點還是學生的高考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