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考分數線
一、填報志愿的時間
從各地報考志愿來看,報考時間大體分為三種,一種是考前填報,如上海和北京。第二種為考后估分填報志愿如黑龍江、山西等省(區市)。第三種方式是考后知分填報志愿,這是大部分省(區市)采取的志愿填報方式,如河北、廣東、安徽、浙江等省(區市)。
作為考生要對自己所屬省(區市)填報志愿的方式及特點要準確把握。如果是北京或上海考生在填報志愿時,要注意的一個重要環節首先是準確定位,即根據幾次模擬考試成績以及在學校或所在區里的名次來找準自己的位置。這里還需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當年的招生錄取比例和往年相比的變化,二是根據自身情況,對自己還有半個多月的提分空間做一個大體的估計。而作為家長,應在填報志愿前做大量的基礎準備工作,并在此基礎上與孩子一起設計出兩到三套志愿方案,最后由孩子做出決斷。家長的準備工作要細致,但當孩子確定志愿時要快速決斷,因為在備考復習關鍵階段不能猶豫不決,以免影響孩子正常復習。同時,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幫忙不添亂,既要服務到位但也不能越位,謹防家庭成員因志愿方面的分歧,造成孩子情緒波動,從而影響考試的正常復習。
而對那些考后估分填報志愿的考生而言,就要了解估分填報志愿的特點,科學準確估對分數就是填報好志愿的關鍵。在估分時除了要進行專項訓練、把握技巧之外還要特別注意情緒的影響。感覺自己考得比較順,當自己情緒好時要謹防估高,因為人在得意時往往容易“馬失前蹄”,當自己感覺發揮不理想、情緒低落時,易人為壓低自己的分數。一般來說,男孩外向,感覺考得比較順的考生易把分估高,而性格內向的女生則容易把分數估低。因此,對于感覺自己估分不準的考生在估分時可以請教相關科目老師,老師們對高考試卷的判卷和得分點比較熟悉,估分相對比較客觀、準確,從而可以幫助考生準確對自己進行定位。
而對考后知分填報志愿的考生而言,知道了自己的分數,甚至知道了自己在全省(區市)考生中的排名,省去了估分環節,但也要看到這種志愿填報方式容易造成考生志愿填報扎堆、撞車。因此,考生填報志愿參考分數時就不要參考學校往年錄取的最低分,而應是平均分。參考學校錄取數據時也不能只看某一年的,而要至少參考院校連續三年的數據,是五年,因為你參考院校錄取數據的年份越多越能發現院校的錄取規律。
二、是否實行平行志愿
從填報方式上來講,主要有平行志愿和傳統順序志愿兩種方式,平行志愿又分為完全平行志愿和不完全平行志愿。完全實行平行志愿的主要有湖南、江蘇、浙江、上海、重慶等22個省(區市);實行不完全平行志愿的主要有北京、山西等7個省(區市)。仍然實行傳統順序志愿的主要有黑龍江等省(區市)。由于各省(區市)在填報志愿上的方式差異性,就決定了各地填報志愿的規律性也有所差異,考生必須要把握好自己所在地的填報方式,熟悉該種方式的特點,從而規避志愿風險。以四川考生為例,在本科一批共有五個平行一志愿,這樣就會使本科一批的院校滿足率提高,降低了考生的風險。由于高分段考生落榜率降低,同時由于高分段考生落入本科二批的人數減少,會使二批一些學校分數很高的現象也隨之減少,招生錄取中的“大小年”現象大為降低,因此考生只要按照平行志愿填報的規律,平行A“沖一沖”、平行B“穩一穩”,平行C“保一保”,平行D“墊一墊”,在準確定位的基礎上,按照考生的興趣和特長選擇學校的專業,就能填出一個相對比較理想的志愿。
而采取傳統順序志愿填報方式的考生,要重點填好第一志愿,兼顧第二志愿,關注征集志愿。相對于那些實行完全平行志愿的考生而言,這些考生只有一個第一志愿,因此這個一志愿就格外重要,它是填報志愿成敗的關鍵,必須給予格外的重視。考生在填報第一志愿的院校時,必須認真分析擬報考院校往年的錄取數據,最穩妥的方式就是填報往年錄取分數比自己的高考分數或者高考估分略低的院校,并服從專業調劑。這樣報考的第一志愿院校相對比較穩妥。而如果想保證專業,所報的院校層次就要稍微降一點,以達到自己上心儀專業的愿望。報考第二志愿時,考生就選擇那些往年錄取分數比第一志愿院校錄取分數低并且往年招收過第二志愿考生的院校。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合理拉開梯度,考生志愿填報的風險也會降到最低。
廣東高考分數線【篇2】
1、確定自己的興趣愛好方向,不妨想一下自己對哪些領域比較感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才有可能學好它。
2、提前了解理想院校的相關信息,在選定了自己的理想院校以后,就需要具體了解院校的一些情況了,包括近三年的最低錄取分數,所在省份的招生人數,學制年限,專業所學的具體課程,院校地址等信息。
3、了解所報院校對單科成績是否有特殊要求,一些學校的專業不光對總分有要求,對某些單科成績也會有一定要求,常見的是數學和英語兩科,一些專業會要求必須達到一定分數才可以報考,所以自己在填報志愿時候,一定要了解清楚這方面的內容。
4、注意體檢情況與所報院校要求是否沖突,有一些院校如軍校,警校或者關于飛行員等專業會對體檢情況作要求,最常見的是身高、體重和視力。
5、考慮家庭經濟情況,當大家對院校專業情況都料及額的差不多的時候,就要進一步了解費用問題了,也就是所說的關于家庭經濟情況的問題了。